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是李贽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梳理李贽书信、史传、笔记、杂著中对"义"的阐述可发现:李贽"义"观念的根本属性是"义固生于心",基本要求是"真"与"自然",是人本心的"有激而为".因此李贽《忠义水浒传序》中的"忠义"需从"心"上解,"忠义"与"侠义"作为李贽"义"观念的具体表现被赋予新的内涵.李贽"义"的观念是特殊的政治环境与学术背景的产物,融通了儒墨两家的思想并有所新变.  相似文献   

2.
李贽是明代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他因为非孔非圣,遭到残酷的迫害,最后死于狱中。三百多年来,对于李贽及其学说的评价,由“毁誉参半”而渐趋统一,一致认为他是向传统的儒家圣教举行发难的志士仁人,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异己。但在基本统一的认识中,对某些具体问题的认识还存在着分歧。例如李贽的政治思想到底是什么?是法家的、道家的抑是儒家的?李贽既然非孔非儒,当然他的政治思想就不是儒家的了,这是国内大多数研究者的结论。“批林批孔”运动中,“四人帮”也据此说李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但是从李贽的主要著作看,并无法家理论的色彩,说他是法家…  相似文献   

3.
贾新奇 《唐都学刊》2013,29(4):6-11
德才观是李贽思想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李贽贬抑德性,强调才智因素的社会价值,从而大大提升了才智的价值地位。这种重才轻德的德才观,是对儒家德才观的偏离,其背后隐藏的是李贽对儒家秩序取向社会哲学的质疑。  相似文献   

4.
李东升 《创新》2009,3(12):48-52
科学思想存在于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具有历时性特点。然而对科学思想的这种历时性的理解一直存有两种似乎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思想的发展是连续的,而另一种观点则主张科学思想的发展是观念不断更替的革命过程。如此一来,就出现了孰是孰非的问题。对科学思想的理解可以在采取断裂观的同时,承认连续观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在明末名教桎梏和市民社会的催逼下,李贽为恢复儒学的真精神和探究性命下落,借用佛教“真空”观取代传统儒学的“道器”论,将性善论的“赤子之心”置换为自然之性的“童心”,通过“童心说”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真”的本体论地位,在心学范式下艰难维护儒学道统的同时开启了前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然而,由于在农业文明时代道统维护与思想启蒙的悖结,李贽不仅因其“童心说”而成为儒学“异端”,还被由其催生的明清启蒙思潮所扬弃。  相似文献   

6.
朱星瑶 《学术交流》2012,(3):135-138
康乾时期家庭小说所展示出的伦理观念,较之明代,呈现出逐步深化的、更加合乎人性人情的思想动向。不止是对欲望的肯定,更多了对情理关系、理欲关系的理性思考,对"天理"的诸多不合理性予以展示和批判。文学领域的这种变化,是这一时期社会文化思想转型的结果和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7.
历史地理思想与文明传承观念,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统一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地理思想的角度宣扬大一统政治观与历史观的传统由来已久,而宋、元、明、清时期的表现则更加突出.中华文明不断传承的观念深入人心,则是这一社会现实在史学领域的一个突出反映.无论是全国各族统一时期,还是地方割据政权并列时期;无论是汉族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政权,只要是建立在中国疆域之内,无一例外地都以中华文明的传承者自居,历史地理思想与文明传承观念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宋、辽、金时期学者对于"正统"问题的讨论,元代统治者注意从历史地理角度认识元朝所处的历史地位,以及明清时期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认识的深入,都是对这一观念的诠释.而这一观念的深远影响,反过来又对维护祖国统一与国家稳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庄子的音乐思想主要表现在"天籁""天乐"观上,这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一种普遍的观念,也是一种很朴素的"自然音乐观"。而这种观念是建立在人道本于天道,即"天人合一"基础上的。这种观念自产生之日起,就对后世的儒、道两家学派的众多学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成为后来中国文化艺术的根。  相似文献   

9.
<庄子·渔父>篇提出"法天贵真"的思想,追求自然无为、超脱世俗之情.李贽<童心说>主倡"真心",批判社会之"假",以尊重个人性情欲望为出发点,追求"八世"之"真",使"童心说"对<庄子>"法天贵真"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从<庄子>到李贽,尚"真"思想表现出一条由"无我"到"社会之我"再到"个体之我"的轨迹,从中不难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主体意识也逐步增强,民主意识渐趋觉醒,个人对社会的依附日趋削弱,社会对个人的束缚也在逐步减轻.  相似文献   

10.
在俄罗斯法治进程中,受国家制度变革的影响,不同时期主导性法律观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从十月革命前到苏联时期,再到当代俄罗斯联邦,主导性法律观在历时态上展现出一个演变过程。宗教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十月革命前法律观念,政治因素则成为苏联时期法律观念的风向标,当代俄罗斯受理性主义法律思想的影响,社会因素成为法律观念考虑的主要成分。与前两个阶段相比,当代俄罗斯法律观根本性的转变,基于理论基本立场变化,法律工具论色彩淡化,法律的阶级属性让位给社会性,人本化的法律价值取向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1.
陈明珠 《浙江学刊》2023,(6):193-201
作为德国启蒙时代重要思想家、剧作家,戏剧的情感激发和道德功能是莱辛戏剧思想的核心关切。在《悲剧通信》时期,莱辛坚持颇具卢梭色彩的“同情说”,而到了《汉堡剧评》时期,则完全服膺于亚里士多德《诗术》的“净化论”。本文尝试梳理、分析和理解莱辛戏剧思想中从“同情说”到“净化论”这一今古之变,尤其侧重这一思想发展的特色所在,即在各种近现代观念掺杂的论辩逻辑背后,始终夹缠着莱辛对亚里士多德《诗术》的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12.
当五四新文学以崭新的风姿和异乎传统的独特面貌出现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五四作家群体创作观念上的巨大变化,追求真诚、崇尚理性,表现“人的文学”这种体现人文精神的创作思想,已成为五四作家文学创作观念上的显著特征。一五四作家创作观念上人文精神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从本质上说,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在这场运动中,虽然各种思潮纷至沓来,但是毋庸置疑,科学与民主才是其中最鲜明的主旋律,它是我国近代、现代价值体系与思想观念的基石。科学与民主是划破西方中世纪黑暗夜空…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5,(9):118-122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人才管理思想日臻成熟的时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领导人才管理、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培养途径以及人才管理方法等问题,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人才管理思想。影响延安时期毛泽东人才管理思想成熟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又有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中国封建传统经济观念——农本工商末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全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论述先秦两汉时期“重本抑末”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由此形成历代地主政权奉行不替的经济指导思想;两晋南北朝时期“贵本贱末”思想的出现和强化,则是本末思想发展史士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历史现象;从唐代起,传统本末思想基本上趋于教条化,相反,新的工商观点应运而生,并在南宋时期揭开本末问题上传统与反传统斗争的序幕;到明清时期,反对传统本末教条斗争的继续发展,在客观上适应了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最后在近代资产阶级重商、重工思潮的冲击下,封建传统农本工商末教条迅速趋于幻灭。  相似文献   

15.
李西西 《学术交流》2023,(10):181-192
清初江南文坛的盛况,不断吸引他域文人来此交流,这种互动拓宽了江南中下层文人的视野,为他们文学思想及创作的发展与成熟提供了契机。任源祥与侯方域的交往就揭示了这一点。任源祥游宋访侯对他的生活与思想发生了最为重要的影响。任源祥与侯方域交游的缘起:一是侯方域入清以来思想转变及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二是任源祥放弃生员身份后选择“立言”的结果。三是任源祥、侯方域二人文学观念相合的结果。任源祥北上游宋并抵商丘吊唁侯方域,应该说谋生或寻求际遇等现实目的是此行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肖建杰 《唐都学刊》2005,21(1):112-116
日本观既是张学良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又是其政治思想发展的制约因素。张学良一生基本是恨日、抗日 ,但不同时期他对日本的认识又不尽相同 ,正是这种不同直接影响了他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即由激进到退步再到激进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李宝芳 《社科纵横》2011,26(5):115-116,122
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的婚配呈现出几个典型特征:盛行同类联姻,主要在本阶级内通婚;结婚较晚,初婚年龄较大;很多人终身不结婚,独身率高,出现"过剩女子"现象。这种婚配状况是这一阶级独特的婚姻观念和社会处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生产责任制的出现与存在,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马克思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要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他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资本论》第2卷,第44页)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经济时期)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行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各自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工人和他的  相似文献   

19.
<正>黄河河水的涨落影响着中国先民的生产和生活,人们对黄河的感情非常复杂,既依赖黄河提供的诸多便利进行农业生产,又畏惧黄河河水泛滥带来的灾难。在现实因素、万物有灵观念与阴阳五行说等思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先秦及秦汉时期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对黄河河神的祭祀。从殷商到汉代,祭祀河神的活动逐渐规范化和制度化,对河神的祭祀规格、祭祀用品、祭祀时间和地点等逐渐有了详细的规定,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河神祭祀制度。  相似文献   

20.
亓元 《学术交流》2006,(10):17-19
老子由于受到巫风浓厚的陈楚地域文化影响,其美学思想体现为巫史精神融合的特点;随着华夏地域文化大融合的趋势出现,老子又融入了以商文化为特征的《归藏》思想。老子的美学思想体现是巫史精神和《归藏》文化的融合,而这种融合,造就了老子美学思想的神秘观念、重母权尚阴柔的特点,也是老子对其时代审美反思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