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儿童社会技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的社会技能问题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起西方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课题。西方关于儿童社会技能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儿童社会技能研究的早期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六七十年代儿童社会技能研究的停滞阶段和20世纪70年代后儿童社会技能研究的迅猛崛起与发展阶段。但我国关于儿童社会技能的研究起步较晚,亟待拓展和加强。  相似文献   

2.
乡村社区的研究一直是人类学理解文化和社会的基本路径.20世纪初人类学被引入中国后,乡村人类学的研究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期和1979年到21世纪初.这三个发展阶段都有一批代表著作问世,同时显示了中国乡村人类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战后西方自由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50-60年代的冷战阶段、70-80年代的内部分歧加剧阶段和90年代的革新阶段.每个阶段关注的重点都反映了该阶段的主要社会矛盾,因此每个阶段的自由主义思想都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文学史研究方法的变化 ,可将 2 0世纪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历史考据和实证主义时期 ,时间大体从世纪初到 5 0年代初 ;第二阶段是庸俗的社会学模式 ,从 5 0年代后期到 70年代末 ;第三个阶段是多元发展时期 ,从 80年代到世纪末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美感思想在中国当代的研究,从20世纪50-60至80年代初的美学大讨论,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美感思想的阐释与运用,从总体来看,这一阶段美学研究者们是重在从哲学的层面来探讨美感的本质,并在唯物辩证观、实践观和认识观等几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美感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美学在引进西方美学的过程中,研究者们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美感理论为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原有的比较单一的哲学认识论思维模式,开始注意从生理学、发生学、尤其是从心理学美学等角度对美感经验、审美心理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全方位考察,马克思主义美感研究逐步走向深化。  相似文献   

6.
义训法研究是训诂学的一项重要内容。20世纪我国训诂学义训法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40年代的开创阶段,对义训法的定义和分类都比较粗疏、零乱、芜杂;二是70~80年代末的发展阶段,定义和表述更加通俗明确,但仍嫌粗疏,不够科学,分类也不全面;三是90年代以冯浩菲先生《中国训诂学》为代表的渐趋完善阶段,该书所建立的义训法体系全面、系统、科学,独树一帜。综观20世纪我国义训法的研究,走过了一段从粗疏到严密、从零散到系统、从芜杂到科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的清代散文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20世纪初到1949年的初创期;二、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冷落期;三、80年代以来的繁荣期。初创期的研究以激烈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为主要特征;冷落期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而且多政治批评色彩;繁荣期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海南黎族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是黎族的主要聚居地,20世纪初至今,海南黎族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纵观国内的学者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40年代,国内黎族研究兴起,对黎族“志”和族源的探讨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以民族识别和社会历史调查为主的黎族研究,沿着“志”、“史”两条线索展开;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黎族研究蓬勃发展,多领域、宽视角的民族文化研究越来越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方公民社会组织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的嬗变,并彰显出迥异的实践特征。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的萌芽阶段,公民社会组织混沌萌生,呈现出鲜明的"济危扶困"的慈善捐赠色彩;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勃兴阶段,公民社会组织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元领域蓬勃发展,其运作模式也日趋专业;20世纪20~60年代的艰难曲折发展阶段,公民社会组织在原有的医疗卫生等领域大幅收缩,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处于生存境遇的危机边缘;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复兴阶段,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驱动下,公民社会组织发展势态日趋繁荣与鼎盛,在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民众文化史在西方的兴起,以读写史研究为核心的民众文化水平研究逐渐发展起来。学者们从宣誓记录、灶税报告、结婚登记记录、遗嘱和教会法庭证词中发掘出大量有价值的史料。从19世纪后期的尝试性研究开始,经过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和20世纪70年代以后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民众文化史已经获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全文从研究资料、研究进程、研究焦点三个维度对近代英国民众文化水平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以期对国内学者开展这一领域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对本土心理学与本土化心理学的关系、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中国心理学与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关系等问题加以阐述,以期澄清这些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中易混淆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化与西方心理学对人格概念理解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西方心理学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人与美国人在基本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上是不同的.要进一步推进人格研究的中国化,就必须突破西化心理学的框架,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关人格心理学的问题,采用多取向多方法开展创造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概述当前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公民的政治心理状态,分析了对其政治心理进行引导与调适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具体实现途径——设立心理咨询和矫治机构、建立社会预警和疏导机制、健全协调保障和控制机制、完善消融机制和缓冲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论西方理论心理学复兴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心理学的分裂与破碎、哲学方法论的对立与斗争、实证主义的失败与衰落、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响与回应等角度,重点分析了当代西方理论心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过程,认为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复兴是过去心理科学发展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心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基础上,文章还简要分析了西方理论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探讨多元文化论思潮成因、发展的基础上,梳理了其基本思想,并对它作了简要的评价,认为它的发展是心理学研究中文化转向的深入,在促进多种研究方法的整合的同时,它的发展也面临重重阻碍.  相似文献   

16.
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科学哲学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判定密不可分.围绕二者内在的关联,文章从科学划界问题、科学发现模式、科学理论评价和科学发展模式四个在科学哲学争论中起核心作用并反复出现的问题切入,探讨科学哲学对西方心理学演进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心理学对这些问题的反响.传统科学哲学为心理学的科学理性扫清了道路,现代科学哲学的人文理性将继续清扫心理学道路上的理论崎岖.  相似文献   

17.
《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描写贵族男女冲破世俗观念和封建礼教,并争取自由恋爱的催人泪下的浪漫悲剧,但折射出中西方在思想意识领域悲剧审美情趣的差异。本文就这两部剧作所展示的中西方悲剧心理作对比阐述。  相似文献   

18.
指出民族政治心理是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极其重要的因素,为了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认识到消极民族政治心理的表现及其产生和依存的土壤,采取相关的对策,优化民族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如何看待青年学生的逆反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德育工作中青年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消极和积极作用,并对如何消除青年学生的逆反心理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说明文化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是一个主导着心理活动各个方面的、可以集文化与个人于一体的概念,通过对文化与自我关系的研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化对人的心理过程与行为的影响。在以理学伦理自我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自我心理学体系中,中国人的自我具有伦理的、关系的、无我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