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钊  孙洋  李晅煜 《城市》2012,(6):65-69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经济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按照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理清人、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提出的研究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系统评价理论——能值分析理论,通过尽可能全面地整合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定量分析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真实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度量区域"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及货币流动对可持续发展贡献的难题,对科学评价区域发展中自然环境的作用及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习谏 《职业时空》2008,4(3):49-5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既是对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类在20世纪末所取得的最关键的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循环经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从实质上看,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都是追求资源、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持久转换与发展。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陈涌波 《老年人》2005,(11):4-5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所谓全面,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  相似文献   

4.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兴起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土地退化、森林锐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贫富不均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严峻的现实形势下,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价自身的社会经济行为和所走过的历程,认识到通过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的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发布的以大规模的行动保护环境,包含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5.
高等院校加强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随着人类对生态危机、生存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使用各种手段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规模空前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大会,通过了“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为在全球、区域或各国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了行动纲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虽然成绩显著,但是环境状…  相似文献   

6.
钟可 《老年世界》2006,(21):22-23
节约资源是“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核心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足党中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7.
陈烽 《社会学》2008,(3):1-4
三十年来,中国的发展观发生了两次较大的转变:第一次是改革初期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第二次是近些年来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到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转变。“科学发展观”要求从中国国情和世情的实际出发,强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环境的可承载力,突出发展的适度性;“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将生产力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动力的同时,更将其视为服务于人类自身发展的手段,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尺度并不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而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用生态的观点进行居住区的布局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类对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认识与关注。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发展与限制的矛盾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从现代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应当以最小的生态冲突  相似文献   

9.
人类有史以来,就不断改善居住条件,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人类居住区的发展必然与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必须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相协调,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使其可持续地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都市人越来越向往人居与自然的和谐。住宅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形态,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绿色生态住宅之路,已成为世界潮流。“绿色生态住宅”是近一、二年来新兴的居住理念。国际上有的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等等。它…  相似文献   

10.
刘星 《职业时空》2008,4(3):80-8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展深化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安全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安全发展观是针对目前中国社会所遭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而提出的。安全问题引发了中国社会对安全活动的广泛的道德讨论与党和政府对“安全伦理”的关注。胡锦涛曾指出:“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以下简称“三个不能”。)其中关于“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和发展“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等“生命安全”问题,既是一个关于社会发展的“安全伦理”命题,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安全道德观。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 四、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朱妍 《社会学》2008,(1):17-2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作为衡量与评估各国民众生活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HDI主要包含寿命指数、教育指数和经济发展指数三方面内容。据此标准,十余年来,我国的HDI呈稳定的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增长是主要推动力。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社会成本,如城乡二元结构的持续凸显和地区差异的不断扩大,这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整体提升能级的瓶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周银知  吴琳 《现代交际》2023,(11):1-8+1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生态理论中蕴含着一种价值理论,其价值核心规范就是正义。其生态正义思想是一种积极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这个“中心”并不违背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从唯物史观的维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维度透视现代全球性的“生态非正义”,指出其根源在于资本逻辑主导下的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基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提出以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政治变革和社会解放三条路径建构生态社会主义,来避免生态非正义。  相似文献   

14.
朱建营 《职业时空》2007,3(1):58-59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地理学作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课程,却在职业教育中被忽视,这对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全面发展带来严重损害。如何使地理教学在职业教育中摆脱困境,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目前地理教学面临的困境21世纪是一个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新世纪,随着经济迅猛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日益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21世纪议程》旨在从整体上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中学地理教材的教学内容,是以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为主线,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协调论”的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资源观、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新思想,新路线,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经济,政治,教育,社会活动中尊重人的平等地位,强调人权和社会地位平等。"人"为经济政治生活的中心,国家为人民之本;"人性原则"提倡人性解放,万物平等,个性自由,尊重人权;和谐原则,即天人合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合作,人口与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从人本主义来审视城乡一体化,就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与政治,更多体现在思想和文化,生态与环境的统筹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生态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最新走向。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借鉴生态文化理念,致力于校园文化生态的建设,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构建良好的管理生态、学术生态和信息生态,以推进新世纪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元分析:“企业文化”与“青年文化”现象自人类存在于社会开始,其进化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实物资料的生产和文化信息的生产。实物资料的生产旨在维系人类自身的繁衍生存,而文化信息的生产则在于维系人类社会文化的传递与演进。故此,上述两类生产对人类社会来说都是必不可缺且相互依存的。一般说来实物资料的生产包括“体能文化”与“物质文化”这两种形状。文化信息的生产则包括“社会权能信息”的生产与“社会智能信息”的生产这两个系统质。前者主要是对社会生产起协调、控制和规导的作用,它具有“规范文化”的特征,后者几乎囊括了一切不具特定流动方向的文化信息,如科技、宗教、艺术、哲学等等。因此社会智能信息的生产创  相似文献   

18.
司蕊  刘海霞 《现代交际》2023,(11):17-24+121
“两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内含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经济思想,体现了对现有生态理论和经济理论的双重超越。其对于生态理论的超越在于化解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对经济理论的超越在于发展了传统生产力理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理性和经济理性的辩证统一。“两山论”对生态理论和经济理论的双重超越的意义在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和生态与经济的相互转化、融合发展等。  相似文献   

19.
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这是我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福华 《职业》2006,(7):52-53
以科学发展观办教育教育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非常密切。有资料表明:我们消耗了全世界26%的钢、30%的石油、60%的水泥, 才创造了全世界GDP的4%。这与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职业教育的落后是有密切关系的。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考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