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理性与非理性的纷争构成了现代投资决策理论演化的主要脉络。本文从古典经济学对理性的最初描述开始,系统讨论了博弈论框架下的理性特征、理性预期对现代金融理论发展的影响、有限理性修正、凯恩斯批判、噪音交易的存在性以及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解释,最后分析了理性与非理性的经济学本质,对现代金融决策理论发展的脉络进行了全面理论梳理。  相似文献   

2.
非理性恐慌是与正常心理状态恐慌不同的,由非理性因素引起的非正常心理状态,构成公共危机事件的常态现象和基本场景,是政策决策机制不健全导致非理性因素运用不当的反应,无论对决策者应急决策能力,还是对应急政策决策体制机制,都是严峻挑战和考验。应站在政治的高度对待非理性恐慌问题,弘扬人类理性精神,正确发挥理性因素的指导作用,并以此合理规制非理性因素运用,优化常态化的、有利于正确发挥非理性因素正向作用的理性化政策决策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在于它不仅是各经济人的信心、预测、期望、决策及其自利行为的集合体,同时还是经济人之间以及经济人同外部市场环境互动的结果.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反映了市场行为主体的 价值偏好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场运营的效率.在市场与经济人之间.经济人的行为受制于 自身预测、决策能力而充满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往往成为"市场自动出清"的制约.从经济人的道德理性和非理性出发,来理清市场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弱点,对于全面把握"市场万能"的真实含义,以理性制约非理性,强化政府对市场秩序的规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论认识中的非理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认识论向微观领域的不断开拓,人们对认识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越来越倍加关注。要探求非理性因素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首先必需了解非理性因素自身。因此,全面揭示认识中非理性因素的内容、特征、本质、基础及其与理性因素的关系,就非常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一、非理性因素界说、主要内容及其特征非理性因素作为当代哲学和认识论中的一个常用词,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定义,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当然这也从反面说明,对非理性因素界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本文认为,对非理性因素界说之所以困难,是由于人们对区分什么是理性因素与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理想国》依据"对立原则"进行的灵魂划分把灵魂的三种欲求分别归属于灵魂的三个不同部分。许多研究者认为,《理想国》的这一灵魂划分在肯定灵魂非理性部分和非理性欲求存在的同时,会导致灵魂统一主体的缺失。但细致考察依据"对立原则"划分出的灵魂的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的关系,发现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并不独立地与灵魂的理性部分共在;相反,非理性部分代表的非理性欲求只在与理性发生冲突时才会出现。如此,《理想国》灵魂划分建构的正是理性的统一主体。这样来理解《理想国》的灵魂划分,不仅能够更好地解释人类的行为,也能与近代观念相比,彰显柏拉图乃至希腊哲学家强调理性能够独自构成一种行为动机的理论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6.
何大安 《浙江学刊》2012,(3):130-138
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会引发投资者决策行为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部分来源于市场运行的内在机制,部分发端于政府调控市场的法规、政策等制度安排.面对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证券投资者的决策存在着行为属性的界定问题.探讨投资者的理性和非理性并分析其心理情结,需要对证券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有一个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包括行为决策的属性界定和过程揭示两大方面.在理论上建构这样的分析框架很重要,它可以让投资者明了自己的投资行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以及与此相关的心理情结,可以提醒政府关注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投资者决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基于投资者理性、非理性及其心理情结贯穿于证券市场运行的始终,我们有必要围绕市场价格波动分别对投资者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情结及其行为效用等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羊群行为与有限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对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本文探讨了羊群行为的发生与有限理性的关系,决策行为人采取羊群行为在主观上并不完全是非理性的表现.但由于受到内外部约束条件的影响,其决策行为必然表现为有限理性,而此有限理性是导致羊群行为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李璀 《学术交流》2012,(2):6-10
面对20世纪初科学理性发展带来的危机以及在客体化世界中价值等级次序颠倒的状况,抗击由此所导致的无根基的虚无主义成为重大课题。虚无主义是人类难以摆脱的精神困境,对它的克服方式激发了晦暗不明的难题,因此引起人类的极大关注。别尔嘉耶夫通过非理性的方式直接参与主体的内在生存,通过对理性藩篱的突破实现对虚无主义的抗击。他抗击的弊端在于没有深刻认识到虚无主义正是消解和绝对否认理性、积极贯彻非理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因此他用非理性的方式并不能真正地实现对虚无主义的抗击,因为彻底的非理性主义是以理性的方式去表达和实现对非理性理解的。对虚无主义的抗击只能来自理性的自觉,理性自觉可以使人抵挡虚无主义的侵袭,最终摆脱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9.
神经经济学:一种新的经济决策理论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经济学的产生源于人们对在经济决策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的思考。它以实验研究为主,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和观察人在进行决策时大脑活动的基本规律。神经经济学认为,人的经济行为源于大脑活动,人们在经济行为中产生的非理性决策,与人脑的神经生理结构相关。神经经济学的贡献在于,它放弃了主流经济学用以解释人类行为的各种过分简单的模型,在切实了解人脑精神活动的真实方式的基础上,重建经济学对经济行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当代西方哲学存在论的总体特征是:反对传统实体性的存在论及其具有的理性与非理性、个人和社会、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等二元对立,转而强调它们在语言活动、非理性和现实生活基础上的相互融合;其理论缺陷则表现为以非理性活动为基础的意识哲学倾向,以狭隘的认识论意义上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实体论倾向,抽象的缺乏社会历史性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11.
文凤华  马超群  胡春艳 《探求》2005,5(1):50-53
不确定性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世界的复杂性与人类有限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矛盾,是二者交互作用的产物。行为金融的产生是人们对不确定性决策研究深入的结果,因此对不确定性决策的研究将推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将能解释投资者非理性的群体心理学以及将数学领域对模糊集合的研究成果引入金融市场研究,这可能是行为金融学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何大安 《浙江学刊》2007,2(2):137-145
人类的选择行为属性涉及到理性和非理性两大方面,但经济学家在描述理性或非理性选择时经常流露的非理性或理性选择的思想却没有引起学人的关注;将这种思想理解为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倒是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品味价值。本文试图在高度概括的理论层面上对新古典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等流派有关理性与非理性选择之融合的思想痕迹予以揭示,从效用最大化角度讨论这些流派理论体系中对这种融合的失察、敏感及其暗含的思想内容,以说明人类行为中存在的理性与非理性选择的实际给经济学家的理论探索所提供的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13.
决策的非理性研究──决策行为的跨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决策科学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领域。然而传统的理性方法往往停留在抽象的分类形式中,严重脱离实际。文章分析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对决策的影响,揭示了现代决策在实践中的整体性和决策过程的非理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李越 《唐都学刊》2003,19(4):133-138
依据艾里斯提出的"非理性观念与情绪困扰的ABC理论",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情绪困扰的内在认知因素--非理性观念进行本土研究.从两性对比的角度,对非理性观念在大学生认知方式中存在的现状、特点和差异进行调查,以期为消除情绪困扰和重建认知方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对策.结果表明(1)大学生普遍存在非理性观念且自我意识不足.(2)非理性观念是导致他们产生大部分情绪困扰的原因.(3)男女大学生的非理性观念诸项目因子无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原始生产劳动是人类理性的源头,而原始文化是人类理性萌芽的深厚土壤,即原始非理性心智向理性演化的契机。文章通过对西方哲学史中三种理性形式演变的考察,得出了有关人类精神发展的一个规律性认识:即理性的优越和道德的人格,并不在于不包含非理性,而是在于扬弃和引导非理性,使人的非理性形式日臻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的高尚境界;同时,使人不断反思既存的理性形式的局限,构建出新的理性形式。最后,文章把西方关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悖论放到了以观念为核心、制度为中层、器物为外层的文化系统中加以考察,进一步论证了构建适应我们时代特征的新理性形式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何颖 《求是学刊》2002,29(3):38-43
在原始精神和原始思维中 ,非理性先于理性、非逻辑思维先于逻辑思维而产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它们浑沌地统一在一起 ,这其中非理性在人类早期精神和思维的进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成为理性及逻辑思维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原始社会后期及文明社会初期 ,伴随着语言的产生和工具的使用 ,原始思维中的逻辑思维逐渐产生并从浑沌中分化出来 ,使人类的认识和思维的发展有了本质的飞跃 ,但这并不意味着非理性的消亡 ,相反它标志着非理性从人的本能意识发展成为一种非逻辑的认识的表现形式 ,即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 ,从而使人类的自我意识具有了本能与理性的双重结构 ,同时也说明人的非理性的作用领域和形式发生了变化 ,非理性不再独立地存在 ,它作为理性的补充形式 ,在理性及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发挥着作用 ,这表明理性与非理性在更高的层次上获得统一  相似文献   

17.
从微观基础研究到宏观基础研究:后瓦尔拉斯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微观经济学经历了三次融合.在微观基础研究中,新古典主义把预期形成机制理论作为连接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桥梁,而新凯恩斯主义则通过工资-价格粘性的原因解释和不完全市场结构的分析来构建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他们关于代表性主体、理性、均衡以及协调问题的观点都是不合理的,因此必须研究微观经济学的宏观基础.早在宏微观经济学分立之初,凯恩斯对这一问题就有所关注,西蒙开创性地提出了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满意决策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则从制度上来研究宏观基础,其协调失灵学派还提出了协调失灵理论.对宏观基础进行系统研究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后瓦尔拉斯主义,其学者指出,具有有限理性的微观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经济系统方程具有多重均衡解,从而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但宏观制度的协调功能会使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8.
郭景萍 《学术交流》2006,(2):131-135
曼海姆指出,现代西方社会危机根源于理性与非理性在社会发展中的失调,主要表现在:人类控制非理性能力发展的不均衡与分配的不平等;工业社会的功能理性导致实质理性的丧失;大众政治的非理性对现代民主的威胁;个人和社会处在一种“有组织的不安全”状态。曼海姆基于批判理性主义的立场,试图通过弘扬教育、实施民主、制定计划,来重建一种理性与情感协调的社会,以解决社会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
立足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典型性发展事实和实践特征,本文探究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丰富内涵,包括合作共赢、平等发展、投资意愿、满足供需和契约精神等方面。在内在逻辑上,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多元化主体间形成了多维度关系,并以微观、中观和宏观合作平台作为运行机制,最终实现各自的利益预期。第三方市场合作中的经济理性体现为,各主体兼顾多方利益、达成理性合作目标,通过利益机制博弈、获得理性合作行为,通过比选贸易投资发展路径、形成理性合作模式。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内涵规范了其内在逻辑,内在逻辑形成了其经济理性。对其内在逻辑和经济理性的阐释,有利于完善第三方市场合作内容,推动其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泡沫经济与就业的理论关联   (一 )资产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资产市场 ,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在一个以货币作为衡量财富尺度并受到控制的经济社会里 ,社会资产的货币总量是可以计量的。金融资产总是以实物资产的某种比例以价格的形式予以发行、流通和交易。因此 ,虽然金融资产的价格在短期并不象理性预期学者们所说的 ,以未来预期的收益作为其定价的标准 ,有时候市场的供求关系和非理性的交易可能使得价格会偏离这一标准 ,甚至这种偏离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资产市场的这种持续的、过高的偏离基本价值运行的时期就是我们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