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呼兰河传》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呼兰河城人在黑土地上的生活状态。小说没有连续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人物性格,却有很多家园场景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战争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本文从寻找精神家园和批判畸形的集体意识入手对家园场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试图运用拉康的欲望理论和三界理论解读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论述《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亨伯特作为欲望的主体在拉康所谓的三界中挣扎的经历,想象界是他进入象征界的突破口,经过在象征界的苦苦追寻之后,最终回归了真实界。  相似文献   

3.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本诗的遗嘱,其悲剧感和荒凉感充溢全书。萧红是寂寞的,她永远憧憬和追求着温暖和爱,所以书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理想中的、形而上的、诗情画意的“呼兰河”。随着作者小夜曲般顿挫抑扬的情思流淌、文笔舒张,一个无法回避的悲惨世界逐渐展开,那是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是现实中的、血泪斑斑的、失落了的家园。今天,萧红曾歌于斯、哭于斯的故园,已由生死场渐变成欢乐地,愿这篇文章能唤起人世间更多的同情和理解、温暖和关爱。  相似文献   

4.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该书的亨伯特既是主人公、叙述者又是假象中的作者,同时也是罪犯。他在小说里试图将自己和洛丽塔定位成虚构小说中的人物角色,想按照文学作品人物的一般发展规律设计自己和洛丽塔的人生,但这种想法不切合实际,最终势必导致悲剧的发生,这也是《洛丽塔》中的"危险之处"。通过分析这部小说,让读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审批能力",从而获得理解其它虚构小说的"危险之处"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6.
在巴金的诸多作品中,《憩园》同样是一篇引人注目的优秀作品。但是,有的文章却仅仅从社会学的角度便判定它暴露了作家世界观、人生观的错误。其实,只要换一种眼光来看,《憩园》所描写的人性美以及传统文化意识,正是作者人文精神的生动反映。  相似文献   

7.
《大地的阶梯》是阿来在游走西藏的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阿来扮演着观光者、摄画师、写作家,甚至是导游等多重角色。阿来以归来人的独特视角旨在追溯家园写作的历史根源、现实原因以及其未来憧憬。纵观《大地的阶梯》,我们可以看到阿来作为藏族子民对脚下这片故土的诚挚热爱以及厚重责任,他以一种焦虑与担当的心态来正视家园面临瓦解的现实,用自己的文字去绘制美好的家园蓝图,去感召同族人乃至外族人一齐实现这幅蓝图,重建关乎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对杨老三、姚国栋和万昭华三个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文化内涵进行新的探析。  相似文献   

9.
贵州仡佬族女作家王华在创作中始终坚守乡土民间立场,关注贵州村民的生存真实,她的小说《家园》即是其为彰显乡村文化的人文价值而展开的一次文化玄思与表述尝试。《家园》通过安沙文化与山外文化的一系列碰撞、比较,隐晦曲折地诠释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在《家园》中,对自身文化从不敝帚自珍的安沙人,在迁居山外、饱受折磨的过程中,终于逐渐认识到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继而决心用魔幻化的绝望手段来守望安沙文化。《家园》表明王华的乡村文化表述成功地实现了范式超越,其特点就是借鉴“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符号学”等文化研究手段进行民主、平等的地方性文化表述。  相似文献   

10.
巴金《憩园》自问世以来,它的接受可以分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建国后至新时期前、新时期以来三个阶段,可以说,对《憩园》的评论几经起伏和波折。对《憩园》的分歧和争议主要表现在主题、人物和线索三方面,新时期以来,视野的开阔、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及思维模式的变革丰富了《憩园》的接受视野。  相似文献   

11.
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了近5年时间,草堂的安逸使杜甫苦难的心灵有了暂时的栖息之地,草堂成为杜甫思想的憩园,但草堂的闲适并不能改变杜甫漂泊流离的命运,也不可能消弭杜甫的政治热情和情感倾向,闲情雅致、惬意自得的情趣与叹身忧时、顾念乾坤的思想扭结在一起,体现出草堂时期杜甫情感上的矛盾和困惑;另一方面,草堂时期杜甫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思想情感的沉郁老成,使他有机会审视和反思社会人生及诗歌创作,杜甫的诗歌理论在草堂时期逐渐形成并完善,古体诗创作得到延续、近体诗创作(尤其是五律)走向成熟,杜甫的诗艺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草堂成为杜甫的诗艺的家园.  相似文献   

12.
《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一部备受关注与争议的作品,作品当中虽透露了纳博科夫对弗洛伊德精神学说的讽刺,但随着精神分析学内容的不断丰富,拉康的主体理论为研究《洛丽塔》提供了新的视角。男主人公亨伯特的主体心理结构从三个层面展开——镜像时期原始幻想的展露,想象界中精神幻想的欢愉,象征界下肉体需要的餍足,在主体心理结构的映照下,可以窥见亨伯特为了满足其主体欲望,在实在界、想象界、象征界中矛盾扭曲的心理建构历程及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自白结尾他借助“艺术”作为能指符号,将象征界内嵌入实在界,最终回归于实在。  相似文献   

13.
《浮现》通过女主人公回乡寻父这一经历,揭示了女主人公在生态坏境被破坏、人性被遮蔽时的内心感受,即产生了一种失去家园的茫然之感,而这个家园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生态思想家认为家园意识促使人们爱惜环境,营造美好和谐的自然和精神家园,从而得以“诗意的栖居”于自然界.《浮现》通过描写女主人公与自然的融合来倡导万物和谐共处的概念,为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态和精神危机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巴金先生在四十年代创作了《憩园》与《寒夜》。前者描写了先后居住在“憩园”大公馆的杨、姚两家没落、衰败的过程,揭示了钱财不能“长宜子孙”,人活着应有高尚的理想和信仰的人生真谛;后者写的是四十年代所谓“战时首都”重庆一个贫穷小职员家庭的悲剧,一场由母亲、妻子之间的隔阂和经济的压迫造成的家庭悲剧。在揭露黑暗现实的同时,作者展示了两个灵魂的痛苦挣扎,刻画了万昭华、曾树生这两个女性艺术形象。她们的遭遇不仅使我们看到那一代中国女性争取自由解放的艰苦历程及最终以无奈屈服为终结的命运,还揭示了女性自身的悲剧性格和封建思想意识的顽固性。 万昭华、曾树生虽然性格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争取解放自由的坚决程度也不同,但却都是清醒地追求过自身解放的一代。她们已不再是鲁迅笔下蒙昧中求索的祥林嫂(《祝福》)或泼辣又无知的爱姑(《离婚》),而是新一代的知识女性。她们都自觉地接受过“五、四”的新思想,有过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万昭华希望当一名护士,“帮助那些不幸的病人,搀这个一把,给那个拿点东西,拿药来减轻第三个人的痛苦,用安慰的话驱散第四个人的寂寞。”曾树生是学教育  相似文献   

15.
民主革命时期,巴金以他的封建家庭系列小说驰誉文坛.这位辛勤耕耘的作家,几十年写过许多小说散文,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一直是世人公认的代表作.巴金在他所熟悉的题材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感情,喊出了整整一代青年的反封建的呼声.在《激流》完稿以后,隔了十年之久,他又写下了《憩园》,这个中篇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激流》的姐妹篇,不那么为世人熟知,但却别具一格,独呈风采.《憩园》基本上由两个互相平行的故事组成,通过书中人物作家老黎的见闻经历把它们联结贯串起来.这种组接方式,反映了巴金的创作意图:他不准备在一个中篇的有限篇幅内,原原本本地描叙某个封建家庭兴衰盛败的历史,那是象《激流》三部曲之类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了北村小说<施洗的河>中的父子关系,运用心理分析理论,对小说人物的"恋母弑父"情结,以及围绕父子关系所产生的道路和命运选择的重复性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7.
从一次令人匪夷所思的庭审着手,结合爱尔兰英语发展的历史语境和文本语料,本文对《尤利西斯》里频繁使用的爱尔兰英语语料进行文学文体学阐释,探讨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爱尔兰语的生存危机以及它与民族身份认同之间的重要关系。从历史的维度看,爱尔兰英语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种不同意识形态之间长期博弈的产物,体现着二者特定的权力意向和权力关系;从文本的角度看,爱尔兰英语对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话语权及民族身份认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乔伊斯和他的同胞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中从花果山到灵山的故事情节,虽由西天取经的题旨决定,但也由作者的艺术匠心所致。作者可能汲取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桃花源记》、《水浒传》等前代文学作品的营养,从而成功地创造出花果山——孙悟空的自由家园这一理想境界。花果山是嫁接了多种文学因素而构成的一个独特的存在。孙悟空后来却离弃了花果山,走向了灵山,其人生追求的历程,生动地体现出儒释道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西游记》中,花果山和孙悟空的形象最富有中华文化的意蕴。  相似文献   

19.
《飘》中的家园意识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飘》的研究多从小说南北内战的历史背景,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人物的性格分析,以及南北方的文化冲突等等几个方面。更多的人把它当作一个爱情故事看待。家园意识是贯穿于全文的一个重要主题,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且也使小说的叙事结构完整统一。家园意识也是维系斯卡雷特与美国南方传统的纽带。正是强烈的家园意识使斯卡雷特不断获得力量,坚定地在乱世中生存和奋斗下去。  相似文献   

20.
"寻找自我的民族家园"是犹太民族恒定的文化母题之一,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小说《伙计》对这一犹太文化母题进行了移位运用和艺术阐释。从犹太文化角度上说,承载马拉默德犹太观的小店是主人公的精神家园:莫里斯的精神隔都(Ghetto)①和弗兰克的迦南圣地。同时,弗兰克的追寻之旅体现了马拉默德在犹太文化影响下的现实主义创作策略。他对全人类追寻精神家园这一主题颇富见地的哲学思考则表明其文学创作主旨衔接了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犹太性与普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