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何其芳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1930年代无疑是何其芳在艺术上最为雕琢、用心的时期;而1940年代进入延安之后,何其芳的创作心态和诗歌风貌都产生了明显的改变,同《预言》集相比,他的《夜歌》集的确显得有几分拙朴。许多人把这种转变归咎于时代,并认为何其芳从1940年代开始逐渐背弃了艺术上的追求,在艺术上开始退步。而实际上,何其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都体现了他对诗艺的探索和追求,他始终自觉地遵从诗歌的关学要求,坚持诗歌的艺术品格,在这个前提之下来进行创作,而没有把诗歌降格为政治宣传的工具。这种“艺术自觉”的意识是贯穿他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创作活动甚至是整个创作生涯当中的。  相似文献   

2.
大诗人艾青复出后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了巨大的思想魅力;同早年的创作一样,艾青依然善于创造鲜明准确的形象,依然善于运用象征手法深化主题;同时,艾青的语言体现着一种“大味必淡”的朴素之美。由于饱经沧桑,由于诗人一生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艾青复出后的诗歌创作,在思想和形式上,都无可争议地达到了“化境”这一艺术家艺术创造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文论的思辨基点。其核心是强调:“作家主观能动性在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和运用,是作家接触生活的激情和敏捷的感受力及主动的进取精神,是自觉积极的创作意识。” “主观战斗精神”在创作里需要通过创作主体的“自我扩张”,才得以充分运行或体现。“自我扩张”似与当下流行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有相通处。 由于“自我扩张”的是“主观战斗精神”,所以,“自我”非“唯我”、“小我”,而是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得到社会性时代性实现的“大我”。 “主观战斗精神”的负面正是“精神奴役底创伤”。  相似文献   

4.
浅议唐传奇之"诗笔"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辉煌时期,也是传奇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诗赋取士"使得当时文人几乎人人能诗。文人在创作传奇时,潜意识中的诗歌创作方法和技巧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传奇的创作中去,这就使传奇中或隐或显地体现出诗的特质,特别是在"虚白"、意境的营造、抒情等手法的使用上,表现得较为明显和突出。  相似文献   

5.
灰娃是中国当代诗坛的一个“异类”,“文革”期间她曾一度患上精神分裂症,却意外因此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灰娃的诗歌更多的是在表达她个人内心世界的冲突与挣扎,诗歌写作对她来说是释放内心焦虑的一个出口,是一种治疗病痛不可或缺的“良药”。灰娃的诗歌记录了她灵魂的独语,因为写诗,灰娃神奇地从精神分裂的危机中恢复过来,完成了生命和灵魂的自我拯救。通过把灰娃及其诗歌创作作为研究对象,可探究灰娃的创作心理和创作历程,对其诗歌的艺术特征作出综合评价,并探讨她的诗歌创作在中国新诗史中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丁成 《南都学坛》2003,23(4):122-123
<正> 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维多才多艺,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的山水诗创作之所以成就卓著,独具一格,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主要在于他能兼得诗画之美,在诗中体现了浓郁的绘画美。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对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作了十分精到的总结和概括,从此,“诗中有画”便成了王维诗的定评。具体说,王维的“诗中有画”主要表现在他能自觉地、有意识地把当时的绘画技巧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将绘画的表现方式与技巧和诗歌的表现艺术交融渗透。  相似文献   

7.
冉冉的诗歌创作以强烈的主题意识和自我重塑精神,从地域、民族和性别三个维度纵深地拓展了诗歌空间的主题内涵,表现出自觉而鲜明的空间意识,不仅对丰富当下语境中现代汉诗的书写空间具有启示性价值,而且也使得诗人在进入“中年写作”阶段后实现了诗歌艺术和精神追求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盛唐诗人对诗歌“意境”已有自觉认识,并在其创作中自觉追求,深化了“意境”创作实践与理论,直接影响了中晚唐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9.
南岳佛教诗歌创作从南朝时期开始,创作尚处于发韧期,到了唐代,终于迎来了异彩纷呈的时刻。同时唐代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高峰,诗歌创作的高峰往往会带来诗歌品评和理论总结的高峰,唐代诗学有着风骨和情韵并重的审美取向,诗学发展可以分为“载道”一路和“取境”一路。此外,近体诗对声韵的营造也承接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对格律的探究。文章结合这些诗论,采用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从普遍到个别地将唐代南岳佛教诗词的艺术特点做出较为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声律:汉语言文学的听觉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对汉语音调之美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从模糊朦胧到自觉清晰的过程。六朝时期 ,“四声”的发现及其在创作中的尝试应用 ,诞生了声律论 ,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成。声律论强调五言诗的创作要凸显语言声调的规律变化。从深层意义上讲 ,这一理论暗合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的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薛能诗歌渊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能口头上对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作出尖刻的评论,但在实际诗歌创作中却自觉地向这些“前辈名家”学习。其诗歌渊源复杂,在诗歌思想、风格上受李白、杜甫、陶渊明影响最大;在诗歌创作题材上受白居易、刘禹锡影响最深;在诗歌创作态度、艺术技巧上颇受贾岛等影响较深。最终形成豪健和英逸并存的诗歌风格,但未能超越这些“前辈名家”。  相似文献   

12.
陈丹燕的“非虚构写作”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从写作方式和作品风貌来考量,青少年题材的创作阶段是传统的小说写法;欧洲游历系列是正统的随笔散文;上海城市系列真正开启“非虚构写作”之路,并逐渐形成其诗性质感、史料研究与新闻采访相融合的写作方式和作品风貌;近年的长篇新作又显示出她在人事的历史真实与小说艺术的虚构本质之间寻求平衡的探索努力。陈丹燕从自我身份的焦虑出发,展开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认知与探寻。她三十年创作历程中的推动力来自于对自我的执着,以及这个自我伴随时代走向丰盈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从南朝梁代开始,宫廷成为诗歌的创作中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初唐。本文认为:贞观时期宫廷诗风较之前代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诗歌意境的拓展,表现出对“大”的事物的普遍兴趣;其次,诗歌中体现了南朝宫廷诗所缺少的强烈个性色彩;第三,不少大臣开始自觉地用诗歌来干预政治。这些变化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穆旦40年代的诗歌创作自觉追求“思维复杂化、情感线团化”的西方现代派诗歌表达方式。但其诗歌的主旨、立意和内在精神却与纯正的现代派风格有差异,表现出与浪漫主义的相通。穆旦诗歌中有明显的英雄崇拜,坚强的乐观精神以及对浪漫主义本质特征“自然”的推崇。这些浪漫主义因素成为他创作的深层精神资源,影响他诗歌风格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探讨穆旦从浪漫主义转向现代主义以及他的现代主义诗歌中包含浪漫主义特质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冯至在思想和诗歌创作方面经历了脱胎换骨之变,由早期的表现自我、抒写个性,变为对存在主义的现代性追求,这一转变为其在40年代《十四行集》巅峰时期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艺术基础。冯至三十年代诗歌中的人称话语则亲历了这一转化过程,由早期诗中的“我”开始变为“我们”,诗性表达也由早期诗中的抒写自我变为对存在主义的言说,这种人称话语嬗变是诗人与时代相遇、对话的结果,是其诗思独特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各种文艺作品,都以其整体美而引起欣赏者的审美愉悦之情。所谓“珠圆玉润”、“天衣无缝”就是指的整体美。 艺术整体之所以美,不是指表面上布局谋篇的完整性,也不是指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而是指文艺家根据彼时彼地的艺术感受,自由自觉地将艺术的构成因素和转换规律,组成程序来表达特定目的系统结构。如果作家艺术家不能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领悟和掌握艺术整体的构成规律,往往导致平庸的或残次品的出现。因此,研究整体论就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17.
学是一种具有补偿功能的艺术。李德懋进行诗歌创作,既基于内心的缺憾,将学创作视作消解内心苦闷的工具,同时,他也通过自我省察,努力使自己具有一种人格美,求得自我人格理想的实现,并藉此追求一种自我人格。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发现了“个人” ,从而使“五四”时期的散文创作从内容到形式发生了蜕变。“五四”运动解放了“散文的心” ,注重人的自我价值的体现 ,为现代散文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同时它也影响了其他艺术的发展。“五四”时期“散文的心”也为当代影视创作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9.
精深的冯至与博大的艾青--中国现代诗两大家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冯至与艾青现代时期的诗歌创作成就及其文学史意义。认为冯至和艾青在抗战时期以其或精深或博大的创作使中国新诗臻于成熟的现代诗。冯至从20世纪20年代的青春抒情到40年代的存在沉思皆独步一时,对中国诗歌的“言志”传统作出了现代性的拓展。尤其是《十四行集》完美地融合了深刻的沉思和精湛的艺术,将中国现代诗的水准提升到可与伟大的中外诗歌经典相比美的境界。艾青在抗战爆发前后十年间的创作成功塑造了一个诗的“现代中国”的总体形象,这是百年来中华民族从深重的危机中艰难崛起、通过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创建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在诗歌中的创造性表现,虽不是史诗而胜似史诗,允称杜甫之后中国诗歌的又一丰碑。  相似文献   

20.
清初诗论的几个问题赵永纪清代之初的顺治、康熙两朝八十年,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创作比较繁荣的一段时期。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有着直接的关系,任何一位作家,自觉不自觉地,都要受到某种理论的影响,都会以一定的理论原则作为自己创作的指导、清初时期对诗学理论的研究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