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在我国理论界很少论及。本文从马哲史的角度,着重探讨一下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以期抛砖引玉。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促使马克思研究认识论问题。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哲学家所特别注意和强调的中心理论,决不取决于其主观的愿望,而必然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由于无产阶级革命运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近几年来,哲学界不少同志对此提出了异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重新进行了探讨。但是,要真正建立一个在逻辑结构上反映宇宙总体及其各个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的哲学体系,除了要认真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就外,更主要的是要认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逻辑,使逻辑再现历史,把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统一起来。马克思指出:“与其他建筑师不同,科学不仅要描绘出空中楼阁,而且它要在打下大厦的基础之前建造起大厦的各层”。如果说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座理论大厦,那么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就是这座理论大厦的各层。而其中,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部分,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枢纽和焦点。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才谈得上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一在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上,我们面临着一个难以超越的二律背反:一方面,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释义者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框架去同化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种以物质本体论为基点的自然理论,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理论还原为目然理论;另一方面,具有历史主义倾向的释义者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框架去同化辩证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种以实践本体论为基点的历史理论,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理论改装成历史理论。于是,我们便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图象:一个是作为自然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心脏是物质本体论,它的骨架是辩证唯物主义;另一个是作为历史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心脏是实践本体论或“人类学本体论”,它的骨架是历史唯物主义或“人学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目前我国哲学界人体有三种回答:一种认为是辩证唯物主义(把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在辩证唯物主义之中);一种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把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中);还有一种认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由于这三种不同的回答,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上和在体系、内容的安排上都有不同。 上述不同的回答反映了人们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都没有作出统一的、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因此各自可以作不同的理解和使用。其中,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尤其是这样。因此,我们应该把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概念的含义首先搞清楚。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相船已久的看法: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里的推广与应用,即,辩证唯物主义是下半截,历史唯物主义是上半截,二者合成“一整块钢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看法似乎具有权威性,因为据说它源自列宁。毛崇杰同志在与陈荣富同志商榷的文章中就重申了这种看法,并以列宁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为佐证。但是我们认为,列宁这句话的意思恰恰不是象毛崇杰同志所理解的那样。本文拟就此谈起,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与基础、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等重大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就教于毛崇杰同志。  相似文献   

6.
<正> 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对历史唯物主义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我认为,这样表述历史唯物主义是值得重新探讨的。理由是:(一)这个定义不能确切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历史过程。斯大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义同他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有关。他说:“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  相似文献   

7.
<正> 现行哲学教材,通常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我们认为这样说是不确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它的科学体系应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包括辩证逻辑等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 斯大林曾经说过:“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24页)很多人据此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辩证唯物主义首先产生,然后运用到历史领域,才有了历史唯物主义。如李达主编的《唯物辩证法大纲》中写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2—1846年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过程中,根据当时自然科学提供的资料,首先形成了辩证的唯物的自然观。”(《唯物辩证法大纲》第131页)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马克思是在研究黑格尔法哲学、研究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中,即首先在社会历史领域走向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们的哲学界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问题时,都是说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然后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推广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于是实现了历史哲学的根本变革,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参阅艾思奇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78年重印本,第195页)。有的著作说得更加具体,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2—1846年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过程中,根据当时自然科学提供  相似文献   

10.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哲学体系改革的讨论中,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问题。有些人用辩证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的人用历史唯物主义指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人用实践唯物主义来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就提出了如何看待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以及怎样理解这三种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不同地位这样两个根本问题。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谈些看法,以求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1.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是辨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可事实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并不是简单的“包含”关系,而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三位一体”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不仅仅是辩证唯物主义,同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也是实践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三位一体”的世界观。因此,在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时需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也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将三者的关系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这是不妥的;将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仅仅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这种观点不免具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12.
历史唯物主义被恩格斯誉为马克思一生。JI两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标志着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诞生。但我们目前如何看待历史唯物主义的地位?很多版本的哲学教科书和文章都给予了错误的回答,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传统推广论”,即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即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的结果①。第二种观点是“逆向推广论”,即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是历史唯物主义应用到自然领域的结果。第三种观…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对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认为这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我们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孕育、形成的实际历史过程,并不存在“从辩证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顺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哲学居于领先地位,缺乏哲学,便无从认识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问题,无从组成它们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和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的最高概括。学习它和掌握它,才有可能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世界上万事万物的问题。学习它和掌握它,才有可能正确地确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不会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中迷航。  相似文献   

15.
《摆脱贫困》蕴藏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道理,或者说它是活生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鲜活的价值意义就在于:当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时,主观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就体现在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此过程而凸显生命力和持续丰满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及处理宗教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群众争取社会主义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指南。它是马克思、思格斯在创立科学世界观和领导无产阶级从事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过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宗教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历史上各种无神论和宗教理论体系的优秀成果后创立的,列宁则在领导工人阶级建立苏维埃政权以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以自己的新贡…  相似文献   

17.
<正>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现在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哲学,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他们的理由就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相对于整个客观世界来说,它研究的是特殊的规律,因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哲学。这种观点是值得讨论的。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如果不创立历史唯物论,就不能完成哲学上的根本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捍卫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核心,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局限性和形而上学性。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以前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是对人的“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在中国具体历史环境中的运用与发展。它是被中国革命的实践所证实的真理,是我们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我国人民的伟大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直接继承。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以观察中国革命的实际,并适应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通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本,其体系的建构来源于《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四章二节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我认为这一体系的逻辑不能很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也很难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的本质特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经”,才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所以我认为应该对通用的体系进行深刻地反思,正本清源,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面,提出了理论哲学,应用哲学等多层次、多学科、多结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在这种多层次、多学科、多结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究竟应该处于一个什么地位呢?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仍然属于理论哲学,另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应该属于应用哲学。我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既不是理论哲学,也不应是应用哲学,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中介牲学科。 我们认为,理论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全部发展过程中最一般的规律,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知识领域的系统概括和总结,辩证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哲学。它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正如恩格斯所说:“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25页)而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不同的,其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