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江苏省外国专家局承办的2001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不久前在南京落下帷幕,来自21个国家的300多个专家组织、人才交流公司、境外及港澳台地区培训机构和国内有关单位的2000多名中外代表出席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志出席大会并宣布2001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开幕。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万学远、江苏省省长季允石出席会议并为大会致辞。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国家外国专家局是中国政府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归口…  相似文献   

2.
从国家外国专家局获悉,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把经济搞上去的需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今年以来出现了新势头,无论是从国外聘请专家,还是派员到国外培训学习,人数都有较大幅度增加,并且出现一些喜人的特点。从国家外国专家局直接审批的项目看,仅上半年实际批准的,派到国外培训学习、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和聘请外国经济技术专家的人数,已分别是年计划的177%、130%和103%。  相似文献   

3.
24年来,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成为我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重要渠道和窗口,中以合作项目、哈佛大学培训项目等成为引进国外智力领域的知名品牌。而今如何利用市场化的机制来推动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这项事业,成为协会的又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引进国外智力在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研究。(二)关于在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反渗透、反颠覆、反和平演变问题的研究。(三)关于九十年代我国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引进国外智力的国际机遇和面临的挑战的研究。(四)当前风云变幻的世界政局对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五)关于引进国外智力、外国专家工作法规建设的研究。(六)关于大陆与港澳台人才交流问题的研究。(七)关于推广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的重要意义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研究。(八)关于聘用国外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投入产出”的理论模式、计算方法的研究。(九)关于高校和研究单位聘用国外理工专家的紧迫性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研究。(十)关于聘用国外社会科学专家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14日,甘肃省引进国外智力工怍会议在兰州召开。5年来,甘肃共引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外专家7900多人次,派出培训1790多人次。每年聘请国外文教专家数量增加到440多人次,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的单位增加到105家.  相似文献   

6.
《国际人才交流》2013,(11):16-19
创办于南京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创办于2001年。“当时,我们考虑在全国建立一个国际人才交流的平台,把国(境)外专家组织和国(境)外培训机构请来,直接同各地方外专局进行供需洽谈,这个大会最初被定名为‘中国国际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2001年第一届大会在南京举办。其实,大会并不只是项目洽谈。2002年,大会还增加了‘中国南京留学人员智力交流会’。2003年因为非典,大会停办了一年,2004年大会改名为‘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外国专家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引智工作,除聘请专家来华工作、派人出国培训外,还多次组织召开国际研讨会及技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的引智工作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8年全省的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计划,共有179项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其中经济技术专家项目123项.计划聘请国外专家489人次;出国(境)培训项目56项.计划派遣968人次。日前.河南省郭庚茂省长对全省引智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并在国家外国专家局季允石局长致省政府《关于通报2008年引进国外智力工作项目计划和国家资助情况的函》上作了重要批示.要求:“要抓好落实,争取更大支持!”常务副省长李克、副省长徐济超也分别作了批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沈阳市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每年来沈阳在经济、技术、文教等领域长期工作的外国专家至少在2500名以上,这些外国专家为该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聘请单位与外国专家的劳动合同等纠纷也时有发生。为进一步加强外国专家管理与服务工作,为外国专家及其聘请单位提供方便,高效、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才交流》2004,(2):38-38
本刊讯:受SARS影响,每年10月在江苏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简称“宁交会”)延期至2004年3月28日。此次大会的主题是“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会议将通过交流洽谈,确定一批外国专家引进和人员出国(境)培训重点项目,公布2004年我国引进海外人才的重点领域和政府重点支持的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并对与国内有关单位开展国际人才交流活动的国(境)外机构进行资格审查或年检。  相似文献   

11.
3月27-28日,数千中外宾客再度云集金陵古城,素有“宁交会”之称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如期在南京召开。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万学远在开幕式上回顾说,从2001到2004年,我们已在南京成功地召开了三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前三届大会共达成合作意向9600多项,许多专家引进项目和出国(境)培训项目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海内外的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已成为国际人才交流的重要舞台和中国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2.
从2004年以来,新疆先后实施专家项目672个,聘请专家1162人次,实施出国(境)培训项目183项,组织了2379人次到国(境)外和内地培训,所实施的项目覆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海外智力引进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人才交流》2007,(10):20-22
编者按:《国际人才交流》杂志专访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季局长畅谈党的"十六大"以来,引进国外智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重视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智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省蓬莱市人事局始终把引进国外智力作为服务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项目申报,执行和评估中严格把关,积极帮助企业引进国外智力,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高端疑难技术问题。目前,先后从日本、荷兰、德国等国家引进园林绿化、果树栽培、葡萄酒等方面的著名专家150多人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130多个,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人才交流》2014,(10):26-27
正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等各领域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开展国际合作,取得了辉煌成就,对推动经济、科技、产业和社会发展意义深远。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组织发起引智成果评选活动,根据网上评选和34位专家评委的选票,在32个候选项目中评选出"新中国65年十大引智成果"。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郑大高度重视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从1979年开始聘请第一位外国专家,到目前年聘请长期专家100多人,仅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聘请了4人,尤其是弗朗斯瓦·马蒂院士的引进,更是开创了郑州大学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的先河。  相似文献   

17.
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640名留学人员、9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80名博士后参会,实现项目对接2837项……由人社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举办的山东第七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11月6日在济南落下帷幕,参会留学人员和博士后来源范围、项目对接成功率均创历届之最。“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山东经济”,近年来,山东省紧紧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重组,  相似文献   

18.
山东济宁市走出国门,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国外智力,利用“洋专家”创效益,取得显著效果。 济宁市在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中,注重引智效益,他们紧扣经济建设重点和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对重要项目做到引进一项,成功一项,见效一项,全部项目由于精心调研、科学立项,每年成功率都在95%以上,引进的专家有的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有的自带项目、资金、技术进行贸易合作;有的开发、改造产品结构等,为全市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科研攻关项目的顺利完成、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发挥了关键作用,据统计,全市自1987年以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先后立项从美、德、日、法、英等20个国家和地区聘请国外专家245人次,为90余家企业单位解决技术难题近400个,指导开发新产品230多个,累计增创产值10.8亿元,节创外汇1.3亿美元.全乡变压嚣厂1991年借助国外智力开发出环氧树脂全浇铸工式变压器以来,效益成倍增加,去年实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国家外专局开始组织实施“海外智力援疆工程”。至今已有870个专家项目得到海外智力援疆工程支持,聘请外国专家1739人,组织出国(境)培训项目289项3828人。“海外智力援疆工程”的实施和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深人开展,不仅推动了新疆引智工作的发展,更对新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人才交流》立足中国,博览全球,反映引进国外智力和国际人才交流的最新动态,以新世纪目光推出中外科技、文化、教育、工商等各界人士的纪实报道,介绍各种人才的辉煌业绩及成功之路,充分展示我国引进外国智力取得的丰硕成果,报道工作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外国专家的风采神韵,传递海内外人才市场供求信息,追踪评析国际国内人才交流动向,为各类人才求学、就业提供咨询服务,推动国际人才的交流与开发。 《国际人才交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同时注重刊物的可读性和服务性。在新的一年中,要增强内容的实效性,使引进国外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