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日本历来重视东亚战略的制定,战后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和经济国际化集团化的形势下,日本制定了新的东亚经济战略,即谋求以日本为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并逐步实现区域经济集团化。这是日本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强化其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基于东亚各国(地区)经济上存在优势互补关系和合作意识的增强,日本的战略有其可行性的一面,但也存在矛盾:除了历史伤痕犹存,还有政治经济上的现实因素。最重要的是作为经济大国日本真正树立合作意识,从而建立平等互利的东亚经济新秩序。日本的东亚经济战略对东亚乃至世界将产生深刻影响。我国是东亚大国,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对日本的战略应认真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东亚经济合作趋势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亚地区以其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 ,成为 2 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和世界经济的增长点 ,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大趋势下 ,面向 2 1世纪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显现出它的必然性。本文集中分析目前东亚合作的内涵以及东亚经济合作的挑战和机遇 ,并简要分析了东亚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最后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客观现实及东亚区域合作应采取的立场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东亚经济合作从 2 0世纪 60年代起步 ,以其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 ,已取得积极进展 ,成为 2 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和世界经济的增长点。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大趋势下 ,面向 2 1世纪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显现出它的必然性。东亚经济合作是提升亚洲经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将成为东亚经济合作的目标。本文介绍了东亚基础合作的形成机制 ,集中分析东亚经济合作的进展、现状 ,简要分析了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亚太经济合作是九一十年代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区域经济合作,它是建立在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和相互依赖进一步密切的基础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一年一度的APEC首脑会议汇聚了亚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首脑,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关注的对象。虽然在1997年发生了东亚金融危机,也影响到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但人们仍然认为亚太地区是最有希望的地区。亚太地区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面上开展。亚太地区一方面加紧地区的合作,同时也积极开展跨区合作。本文从亚太地区的现状出发,结合东亚金融危机,探讨中国在亚太经…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区域经贸组织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对于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经济最具活力的东亚地区,虽然存在经济一体化的诸多困难,但成立区域经贸组织是东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首次欧亚会议把欧盟和东亚经济合作推上一个新台阶,欧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区域经济集团,而东亚则是当今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在当今有利的国际大环境下,在双方共同的经济、政治利益的推动下,处于同一板块,地缘相连的欧亚两大洲的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并向世人展示了其可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与经济全球化并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中国作为东亚区域内崛起的大国,对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当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象与全球化进程并存.当今世界欧美亚三大经济圈的经济一体化是全球经济中鲜活的亮点.亚洲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相对较晚,水平较其他两大经济圈较低,关系也更错综复杂.中国作为崛起中的东亚大国对亚洲区域合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东亚(包括东盟和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关联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加强东亚货币合作,构建东亚单一货币区是大势所趋,有必要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进行分析,进而明确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和我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区域合作是当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乃至政治格局变化的一种重大的推动力量。以欧盟为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努力,它早已超越经济合作的单一功能,成为推动欧洲政治稳定与和平发展的核心机制。反观东亚,从二战结束时的极度落后到1990年代“东亚奇迹”的形成再到当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可以说东亚创造了一个人类历史的增长奇迹,不过,为这一成就作出基础性贡献的主要是自发的市场力量,而非自为的区域主义。尽管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的区域合作也逐渐加强,特别是诞生了世界上最多的双边自由贸易区,但总体看,区域合作一直未能超越仅限于经济领域的功能主义,而使其成为推动地区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相反,区域合作甚至被一些国家拿来作为政治博弈的筹码和工具,从而严重损伤其推进区域和平的应有之义。那么,东亚区域合作目前的现状到底是怎样的?影响东亚区域合作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有哪些?各国应该如何努力突破现有阻力,推动区域合作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本期策划刊发的三篇文章,将从不同侧面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有更多学者参与到这一重大问题的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10.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陈奉林在《东亚区域意识的源流、发展及其现代意义》来稿中指出:近代以前,东亚地区同西亚、北非、南亚、中美洲一样,是世界最重要的文明地区之一,存在独特的国际关系秩序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有明确的区域意识。经过千百年曲折发展之后,东亚  相似文献   

11.
东亚的经济合作进程虽然很快,但仍然面临着诸如合作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主导国家、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国的产业结构及分工趋同、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及复杂的战略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合作的顺利进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国也在着力协调解决这些问题,努力促使东亚经济出现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合作发展趋势,并为实现东亚纯粹的一体化"东亚共同体"合作机制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2.
东亚经济一体化格局下台湾经济的边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90年代末以来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发展的新格局。中国台湾地区除在APEC中有一席之位外 ,基本上游离于亚洲内部区域经济合作之外。如果台湾当局继续奉行其“去中国化”的政治取向 ,排斥两岸经济一体化 ,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就存在着“台湾经济边缘化”的危机。借重两岸经济一体化渠道尽快融入东亚区域整合浪潮 ,是台湾经济防范边缘化危机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各区域经济合作中,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处于制度推进的初级阶段。在东亚合作约束条件序列中,经济整合度和贸易开放约束较小,主导国和主导力量约束次之,政治和文化约束最大。与欧洲和北美区域经济合作不同,东亚文化背景殊异;百年殖民历史伤痛犹新;放弃国家主权疑虑重重,还没有形成能够协调各方利益和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稳定制度机制。在内部和外部条件限制下,东亚经济一体化只能通过三个相互割裂的“东盟10 l”机制“迂回”推进,而且在相当长时期合作采取的是自由贸易区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各国都曾努力促进和加强东亚金融合作特别是货币合作。但碍于各种原因,东亚货币合作目前仍处于较低层次,且总体进展缓慢。随着东亚经济整体走向复苏,对区域经济与货币合作的要求也不断加强。回顾和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的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东亚货币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应当树立实践控制意识王朝增人们通常认为,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积极能动地改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具有天然合理性和绝对权威性。但实践在现代的发展愈来愈向人们显示,它在对客观世界改造时,也会产生负效应,它在对人的本质力量肯定时,也会产生反主体化。在造成实...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及其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新的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或理念。它有历史的演变、发展过程。第二亚欧大陆桥全线开通及沿桥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客观基础,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是有现实根据的,这个大区域的经济合作是一个可期待的目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目标,必须做长远规划,分期、分段来实现这一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池田大作认为东亚和平是东亚国家繁荣、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也是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他提出:东亚和平的思想基础是人性革命,经济基础是东亚经济一体化,历史基础是文化的相似性,国际条件是建立亚洲的国际组织,对话、交流和教育则是东亚和平的重要实现方式。池田大作东亚和平理论是亚洲和平思想发展过程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东方文化的明显特点,是东方文明对世界和平思想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地区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国际政治发展的潮流,东亚地区主义同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亚地区主义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而东亚由于历史、文化、宗教等原因,其在区域内的合作有着自身的困难,针对这些困难,东亚国家应转变观念,寻求国家利益和区域利益的结合点,培育东亚意识。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怎样地实现东亚经济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从经济成长阶段的演进及国际经济变迁的角度,分析东亚经济增长的原因、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并就东亚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略论当前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今天 ,中国和东盟逐渐从冷战中走出来 ,日益重视地缘关系和双边贸易。历史上的亲善、经济上的互补、冷战格局终结及东亚经济腾飞等因素为双边经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最佳机遇 ,同时在双边合作道路上又存有种种障碍和阻力。本文较为客观地分析了影响双边经贸合作的正面和负面因素 ,将有助于双边经贸关系沿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