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翻译标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中西方翻译领域近代以来关于翻译标准的主要流派及观点,回顾了中西方翻译标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中西方翻译标准的趋同性,即西方译者重"对等"或"等效",中国译者重"信",究其本质都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或原作者。最后指出了中西翻译标准从经验到科学,从规范到描写,从一般到特别、从笼统到具体的发展特点和中西翻译标准伴随翻译理论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并逐步借鉴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从科技翻译特点,通过例证来寻找科技翻译的标准;并从科技翻译的角度来思考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对科技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译论工作者只是局限于引进、效仿西方译论。目前,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逐步推行,笔者认为有必要强调中国译论学派在理论研究上的个性,注重从中国人特有的视角对翻译的基本问题进行审视,以便对西方译论进行补充。然而,由于任何一种传统译论总是产生于某种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要发挥好传统的优势,就必须对传统译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合理的现代转化,即将传统译论与现代译论及西方译论融会贯通,从而为中国翻译研究联接古今与会通中西做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以案例法为特征的英美法系,其语言特征的形成有其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拉丁语、法语以及盎格鲁—萨克逊语的共同影响使法律英语成为特别风格的职业语言。虽然现代法律英语有着不断简化的发展趋势,但它仍旧是高度专业化、具有专门特征的英语文体。文章通过对法律英语历时演变的主体特征的历史解读,透视其法律语言的规约性、严谨性、专业性以及去个性化特征,这些特征使得法律英语的翻译须遵循“忠实、精确、统一、简洁”这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5.
翻译标准是古老而热门的话题,也是翻译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自翻译活动开始以来,就有了对翻译标准的各种阐述与争论,但他们都是以理想的、一元的标准去衡量译文的。而建构主义翻译标准打破了这种传统,是多元的、开放的,体现了翻译标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翻译学科建设和翻译理论发展的介绍与分析,提出中外翻译学研究的相互适应性。从中国传统翻译研究到西方描写译学以及其它流派对翻译学的理论体系的阐释,论证了纯翻译理论研究的超语言特性以及翻译理论对不同语言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从中西翻译学发展的相似经历证明了中西译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功能主义目的论、解构主义等后殖民理论的兴起,以"信"为价值取向的翻译标准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然而,翻译过程和语言功能表明,翻译从本质上讲是以语际转换为特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语际转换意味着翻译标准应体现文本对照特征,而跨文化交际则要求翻译标准具备较强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8.
翻译标准众说纷纭,各有千秋。本文尝试从旅游文本的翻译特点,通过例证来寻找旅游翻译的标准;并从旅游翻译的角度来思考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对旅游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目的论和信达雅看中西译论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达雅和目的论是世界翻译史上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在分析两种理论异同的基础上,本文重点讨论了中西译论的发展轨迹。中国翻译理论始终没有跳出信达雅的藩篱,而西方翻译理论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核心理论目的论的基础上引进了语言学、信息论、符号学、文化人类学、交际功能学、接受美学等学科成果,朝着科学性、新颖性、严谨性和理论概括性的方向发展,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使用符合译文的语言表述习惯,把握符合译文读者表述的标准,寻找译文读者熟悉的对应的表述,注意传达原文思想时的技巧,充分考虑读者的可接受性,是翻译出好作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翻译标准既是翻译活动需要遵循的准则,又是翻译成果进行鉴定的尺度。翻译标准之争自有翻译以来就存在,贯穿了整个翻译史。翻译家们提出的不同的翻译标准或原则,如同不同的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得出不同的译品,形成了翻译艺苑里百花齐放的盛观。其中,在翻译实践中,最具代表性和影  相似文献   

12.
从读者因素看翻译标准之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译标准不仅是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依据,而且是评价翻译质量好坏的原则。以往的翻译标准几乎都是针对语际转换质量而言的,很少有翻译理论家把译文读者纳入到翻译标准的选择中来。不同的读者对译文的接受能力不同,根据读者而确定具体的翻译标准,并选择适宜的翻译方式,才能达成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13.
歪译现象是翻译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其内容涉及语意、文化、文体语体、语言规范和风格诸方面。中国传统翻译标准理论因其模糊性而远未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翻译实践中的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导致了部分翻译作品的严重信用危机。达意、传情、得体、规范、合格等五项翻译原则的提出,旨在克服上述弊端。  相似文献   

14.
早期的文学翻译活动中,译述和意译风气盛行,虽然"信达雅"自提出后在晚清有较大影响,但实践者往往把"达"抑或"雅"放在首位,翻译主张和实践相脱节.伴随文学翻译中文学意识的自觉,"信"的标准被提出和实践,但译者往往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刻划.五四运动爆发后,特别是随着翻译文学价值不断得到认可,文学翻译标准被屡次提出.经过广泛的讨论和实践的检验,"信"的内涵得到拓展,"达"的地位得以确立,文学翻译总体呈现出由重形似向重神似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翻译标准和西方翻译标准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除了中英文本身语言形式上的差异以及概念表述方式等影响因素外,中西方哲学观念上的不同也是造成翻译标准差异的一个深层原因。本文对中西哲学与翻译标准之间的关联以及对翻译标准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中国翻译理论和西方翻译理论中有较大影响的"信达雅"理论与"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做一粗略比较,认为:中国翻译理论具有"言简意赅、洗炼含蓄"的特色,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多是主观经验归纳,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西方译学理论重理性分析,讲究科学性和系统性,但实际操作性稍有逊色.中西译论各有所长,进行中西译论比较,融合中西译论之长,不仅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也是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针政策的提出,我国的典籍翻译事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典籍翻译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局面。翻译著作,尤其是典籍翻译作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正确传播中国文化思想内涵,影响到以文学著作为媒介的中外思想交流。因此,翻译批评必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衡量翻译批评活动以及翻译理论的一个尺度,翻译批评标准的确立尤为重要。文章从王维诗的两个英译本出发,探讨典籍英译的翻译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文化背景是由鸦片战争前的封建传统文化单一模式逐步转向西方文化强势进入模式,然后转向当代多元共生的模式.这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背景的演变对翻译选材和翻译标准的影响,认为在其影响下翻译选材经历了由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文学等所有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翻译标准经历了由"信、达、雅",向"宁信勿顺"、"化境",而至"一定制约性,一定自由度"的过程,指出文化背景对翻译有着巨大的制约和推进作用,新的翻译标准应该包括"顺应社会文化背景"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文化背景是由鸦片战争前的封建传统文化单一模式逐步转向西方文化强势进入模式 ,然后转向当代多元共生的模式。这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背景的演变对翻译选材和翻译标准的影响 ,认为在其影响下翻译选材经历了由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文学等所有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 ,翻译标准经历了由“信、达、雅” ,向“宁信勿顺”、“化境” ,而至“一定制约性 ,一定自由度”的过程 ,指出文化背景对翻译有着巨大的制约和推进作用 ,新的翻译标准应该包括“顺应社会文化背景”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翻译学从某种角度来讲是发展得很不平衡的 ,这体现在重口译、轻笔译 ,重外译汉、轻汉译外等方面。而且在汉英笔译中 ,译者们又往往各持己见 ,顺着自己的习惯、长项自定标准翻译 ,缺乏严谨的翻译要求、标准 ,这一点在汉诗英译中尤其表现突出。鉴此 ,笔者提出汉诗英译翻译标准应遵循的 5条逐级递进的价值取向 :形式吻合 ,内容准确 ;文字优美 ,照顾双语 ;音韵协调 ,体现诗美 ;意象传达 ,力求完整 ;神韵难求 ,不可不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