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与杜甫是盛唐时期两位伟大的诗人,共同经历了大唐帝国由极盛走向衰落的转折过程,但两人在诗歌创作上的风格却是迥然相异: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两位生活于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伟大诗人在诗歌的创作风格上之所以会如此不同,主要受到思想体系、家庭背景与生活经历以及性格气质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说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这自然是大家都承认的.但是,如果说杜甫也同时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大概总有人免不了要摇头.这种摇头是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看成为:是这个就不能是那个,有这个就不能有那个的形式逻辑的摇头.实践证明,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家,可以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家.高尔基不但说在巴尔扎克、屠格涅夫、果戈里和蒲宁等人的创作中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合流”,而且认为,很难正确地说出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以及果戈里、莱蒙托夫、契诃夫到底是浪漫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杜甫的诗创作证明,他的浪漫主义特质和他的现实主义成就一样的突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杜甫诗的一对矫健的翅膀,都一样的有力,一样的善于飞翔.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作为唐代与李白、杜甫比肩的伟大诗人,他所标榜的"为时为事"的诗歌主张,是对从<诗经>、汉魏乐府到杜甫的以关注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为主旨的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也在一定意义上启迪了"五四"时期"为人生"的艺术观的诞生.由此显示出,白氏的诗歌主张在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传统中承前启后的地位及其属于未来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是被称做诗歌的黄金时代.应当说,把唐代称做诗歌的黄金时代,它是当之无愧.唐代诗人多,作品多,唐诗把古体诗和近体诗都发展到了顶峰,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唐代众多诗人中,又出现了两位伟大的诗人:李白与杜甫.尽管李白生前已经煊赫一时,杜甫在生前反而不大为一般人所重视,随着历史的推移,杜甫的名声愈来愈大,研究注释杜诗的人愈来愈多.从清代仇兆鳌以后,注释、  相似文献   

5.
人们喜欢称唐代为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家,人材辈出,繁若群星;诗篇,绚丽多彩,浩如烟海。在这昌盛的诗坛上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各张一军,双峰对峙。同时,这两位伟大诗人,他们不仅在当时就卓有盛名,在今人的心目中也享有很高的威望。二位诗人的一生都是坎坷不平的。虽然他们曾有过裘马轻肥的富贵生活,但是也有过饥寒丧乱的苦痛生涯。而且一生悲愤多于欢乐。也正因为如此,严酷的现实擦亮了诗人的眼睛,丰富了诗人的阅历,铸成了诗人不朽的诗篇。  相似文献   

6.
胡震亨是明代精通唐代诗学且卓有成就的一位著名批评家。胡震亨批评唐代乐府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唐音癸签》一书中。胡震亨对唐代乐府诗的批评,方法以“专论类批评”为主。在批评对象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新乐府进行了重新定义;二是对唐代雅乐及诗乐关系进行了系统观照;三是对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乐府涛进行了具体品评。认为李白是唐代“乐府第一手”,杜甫则以新乐府见长,并以“尽道胡须赤,又有赤须胡”对二人的乐府诗成就进行了喻比。  相似文献   

7.
诗人的雅称     
周立德  胡文光 《新少年》2023,(11):26-27
<正>很多古人都有“名”和“字”,部分人还有雅称。尤其是唐朝的诗人,他们那些别具一格的雅称,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本期我们来探讨一下。诗圣杜甫“诗圣”原指诗写得好的人,后来才特指杜甫。与李白不同,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领域备受推崇,影响深远。正式称杜甫为“诗圣”的,大家通常认为是明朝人王嗣奭,他曾在《梦杜少陵作》中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8.
“诸葛大名垂宇宙”。自汉末迄今,评论诸葛亮的文章和诗歌极多。从诗歌说,以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歌咏诸葛亮的诗篇数量既大。质量又高。杜甫以人物为题材的诗歌,同时的人,他怀念李白的诗最多;而不同时的历史人物,则他怀念诸葛亮的诗最多。杜甫之于李白声气相通,交谊素重,同为当时出类拔萃的诗人,倾慕爱惜,发为诗篇,篇目既夥,情感至深,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杜甫之于诸葛,生不同时,政事、文学又各异其途,但他对诸葛亮景  相似文献   

9.
在唐代诗歌文学理论批评园地里,论诗诗是一种别具新貌而意义独特的诗评样式。李白与杜甫的论诗诗堪称代表。他们都极其敬慕陈子昂的革新精神与“风骨”之作,都有很深的《风》《骚》情结,认真汲取六朝优秀诗人的创作经验,推崇清新自然与雄健俊逸的诗歌风格。然而,在具体对待齐梁文学的态度上,较之于李白,杜甫的是非观更明确,接受之方法更辩证,既有“恐与齐梁作后尘”的否定,又有“清词丽句必为邻”的肯定。在讲究诗歌的“传神”论、“声律”论等方面,杜甫也有突出的贡献。杜甫创造的论诗绝句组诗体式,影响后世颇为深远。  相似文献   

10.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全世界历代诗人中的巨星.韩愈《调张籍》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万丈光焰不仅照射到子孙万代,也照射到普天之下.使世界各国无不宗仰.李白、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宋朝以来的统治者和封建文人,虽然特别推崇杜甫,而李白却是深深地植根于人民之中,千百年来为广大人民所爱戴.李白所到之处,无不有文物古迹,而且广泛地流传着李白的遗闻轶事.  相似文献   

11.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盛唐时期重要的文章家之一.其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多方面反映了李白的生活与思想;艺术上受庄子散文、纵横家言论、屈原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的影响,以诗为文,张扬个性,骈散兼行,铺排夸饰,风格清雄奔放,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12.
李贺,是唐代以“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著称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伟大领袖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赞扬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值得一读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主要在于李贺的诗歌大都具有“玉峰迎旭日,银海纳长虹”似的奇丽雄扬的艺术特色,为那腐败黑暗的时代挥一面理想的彩旗,为我国诗歌的民族艺术宝库增添了可资借鉴的珍品。  相似文献   

13.
李白、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两位伟大的诗人。李白以浪漫主义特色著称,杜甫以现实主义精神盛誉,双峰并峙,各具千秋,俯视当代,影响深远。然而自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白居易《与元九书》问世一千多年以来,扬杜抑李,扬李抑杜,李杜并重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直延续着。时至今日,难以统一。我认为:无论哪一种观点,虽然可以各抒己见,但切忌固执一端;虽然不必强求一致,但力争作出客观的、切实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杜甫(712—770)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他遗留下来的诗歌现存一千四百余首。许多文学史家集中论述了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却往往忽视了它的浪漫主义色彩。高尔基曾经正确指出:“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好象永远是结合在一起的。”杜甫也正是这样。他的诗篇不仅真实地表现了唐王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的种种罪恶,而且深刻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苦难生活,传达了人民群众的呼声、理想和愿望;它既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又闪耀着浪漫主义的光辉。本文则试图探讨杜诗的浪漫主义特色及其如何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创造社后期诗人穆木天的前后期诗歌创作发生了显著变化,即由早期的追求"纯粹诗歌"的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转向了后期的"为民族斗争服务"的现实主义;由推崇李白"飞翔在天堂"转向了学习杜甫"涉足于人海";由创造幽微飘渺的诗的意境转向了追求直白朴实的艺术特色.考察穆木天诗歌创作的转变及其成因,对于理解和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某些文学现象和历史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白与杜甫     
这两位伟大诗人,可以说不仅是唐代,而且是中国古代诗坛上的两座高峰。这两座高峰并立,很难分别他们的高下。从唐代起,就曾经有人想在他们两人中抬一个、压一个。李白之后不久有个诗人叫元稹,在杜甫的墓誌铭中说,李白好象还没有沾到杜甫的边,更谈不上进到他的屋里去。抑扬太过分,所以当时的韩愈就不同意,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接下去就讥笑:“不知群儿愚,那用相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可  相似文献   

17.
情景交融是中国诗歌最主要的艺术特色。王维诗歌中情景交融写法的运用在唐代诗人中可以说具有鲜明的个性,达到了完美的境界。通过王维诗歌与孟浩然、王昌龄、李白、杜甫诗歌的比较,阐述其情景交融手法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权德舆写给妻子的诗不仅数量众多,引人注目,而且内容也有独特意义。从李白、杜甫以降,唐代诗人的赠内诗都是以男性中心主义的态度,着重描写妻子对自己的眷恋,而权德舆却是站在平等的立场,将妻子作为读者,表达各种情境中的对妻子的爱情,真切感人。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权德舆是“赠内诗”这一诗歌类型的确立者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是被称做诗歌的黄金时代。应当说,把唐代称做诗歌的黄金时代,它是当之无愧。唐代诗人多,作品多,唐诗把古体诗和近体诗都发展到了顶峰,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唐代众多诗人中,又出现了两位伟大的诗人:李白与杜甫。尽管李白生前已经煊赫一时,杜甫在生前反而不大为一般人所重视,随着历史的推移,杜甫的名声愈来愈大,研究注释杜诗的人愈来愈多。从清代仇兆鳌以后,注释、考订、研究杜诗的工作日趋缜密,深入而广泛。反之,对李白诗的注释、考订、研究,却相  相似文献   

20.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最光辉的“双子星座”。他们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一个是浪漫主义的大师,一个是现实主义的哲匠。对我国诗歌的发展,都作出了极其辉煌的贡献。然而生活在一定时代、一定环境和一定阶级的人,他们的审美趣味,往往受到审美理想和功利主义的制约,往往带有情感的因素,特别是那些渗透着理性的高级情感,往往对于审美情趣起着规范和指导的作用。这就是“李杜优劣论”和“李杜并驾论”,“一李九杜”与“一杜九李”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学术界,自从元稹提出杜甫“尽得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