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经济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障财政收支失衡与欧债危机密切相关.欧洲国家刚性的养老金替代率在人口持续老龄化和经济增长缓慢前提下必然导致养老金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国家财政债务危机不断升级.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实际上反映了代际负担的不可持续性,所以合适的养老金替代率的确定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未富先老的中国应该坚持带有生产主义特征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构筑多支柱、多来源的退休金体系,适当降低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并构建养老金负担与给付的自动调整机制,从而保障养老金财政的长期平衡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人口老龄化呈加速增长态势,其中尤以中国和韩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最为明显.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后果之一是老年抚养率急剧上升,这对中韩两国现行公共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为此中韩两国都在寻求新的养老金模式,以应对未来几十年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压力,其中名义缴费确定型养老金制度备受青睐.通过深入分析名义缴费确定型养老金制度的潜在价值,以及名义缴费确定型公共养老金制度为中韩两国提供的公共服务上的差别可知,名义缴费确定型公共养老金制度为中国提供的公共服务多于向韩国提供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养老金支付的可持续性,养老金替代率需要适应人口结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收入水平不同的人群养老金替代率应该不同。对于高收入人群,应适当降低统筹账户养老金替代率,对于低收入群体,应提高统筹账户养老保险替代率,这有助于缩小两个群体养老金领取水平的差异。当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变化到一定程度或超过临界阈值时,要实行减缓养老金收支水平波动的调节机制,既兼顾经济增长、代际公平又关注养老金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影响了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挑战。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支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养老保险支出则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在养老保险支出正向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负向调节效应,且当人口老龄化跨越门槛值时,养老保险支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减弱。异质性分析中,人口老龄化的负效应、养老保险支出的正效应均呈现东—中—西部地区逐渐弱化的趋势;老龄化的负向调节作用在西部地区的促进效果反而不显著。从长远考虑,应尽快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质量;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支出体系,促进基金收支平衡,实现地区间养老保险支出与经济包容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增长乏力和养老金财务可持续性风险的双重压力挑战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一方面,由人口数量产生的"第一次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另一方面,不断增加的养老金支出导致财政负担不断加重。激励相容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可以通过改善劳动力供给、促进储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等途径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为减少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应引入弹性退休制度、激发自愿性养老储蓄、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加快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由此推动中国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兼顾物价上涨、工资增长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根据我国现行养老保险政策,由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精算模型出发,推导出基本养老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模型,克服了前人此项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许多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我国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这种“超分配”现象直接影响着我国当今经济体制改革的命运。因此,从各个方面去分析和探索克服此现象的有效途径,是经济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尽管造成这种“超分配”的因素甚多,但其中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劳动定额工作管理混乱,水平落后,丧失其调节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之间保持合理比例关系的职能作用。所以,系统地考虑劳动定额在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中介作用就极为必要。 在生产过程中,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处于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之中。因为工资在产品和劳务生产总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工资开支的增长,意味着产品中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兼顾物价上涨、工资增长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根据我国现行养老保险政策,由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精算模型出发,推导出基本养老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模型,克服了前人此项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劳动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自动调节机制的缺失是导致我国目前贫富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我国现有的要素市场,隔断了劳动力价值与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内在联系,压低了新条件下劳动价值,妨碍了生产力进步成果向劳动收入的扩散。在我国,需要建立市场条件下工资跟随社会生产增长的劳动报酬机制,促使劳动力价值回归正常。这种劳动力价值形成以及劳动分享生产进步成果机制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市场建设避免贫富差距过大、保持社会稳定、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从微观角度对未来养老保险资金缺口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工资增长率与个人养老保险积累基金投资收益率的相对差异大小、退休年龄和个人帐户缴费率等均对养老金缺口产生影响,而工资增长率与个人养老保险积累基金投资收益率的相对差异大小影响更明显。未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及养老金缴费来源存在压力的情况下,提高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是缓解我国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压力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