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比较文化视野中的汉学和汉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学是国外学者在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门独特的学科 ,而汉学研究则是中国学者对汉学成果进行再研究的反馈行为。二者都是在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而应具有自觉的比较文化视野。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 ,由于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 ,汉学、汉学研究、比较文学这三个原来互不相关的学术领域正在不断地靠拢 ,相互借鉴 ,并将为新世纪的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乾嘉早期,惠栋融个性、家学和时代思潮为一体开创了吴派汉学,成为乾嘉汉学的典范性人物,堪称一代师。他对于乾嘉学术乃至整个晚清学术的开创性贡献,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若经学则断推两汉"的经学立场;二是"识字审音乃知其义"的训诂学方法;三是认为唐宋《易》《书》皆不足传,别立清代经典注疏之新体例;最后一点则是至关重要的,提出了以"理欲相兼"之理欲观为核心的一套新义理学。惠栋上述治学理念及思想主张,皆可视为乾嘉学术集大成者——戴震治学及其反理学思想之嚆矢。  相似文献   

4.
任何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需要及时进行反思,以正方向。国内对海外汉学的研究已经开展了近四十年,规模宏大、成果辉煌。但瑜不掩瑕,学界对于汉学-中国学的学术发展史尚有认识不清之处,在研究实践上也有所偏颇;所从事的汉学研究尚未能在东方学的大框架内充分展开,只是就汉学而汉学;汉学研究的路径也应充分考虑海外汉学"外国学"的本质,拓宽研究思路,吸纳外语学科的进入。  相似文献   

5.
汉学研究在瑞典[瑞典]罗多弼一瑞典对中国的了解与研究,至少可追溯到17世纪。1654年瑞典人席欧平随荷兰商人首次到达中国的福建,回国后发表了其撰写的旅行报告,盛赞中国的文明与富庶。17世纪瑞典还出现了两篇以中国研究为课题的博士论文,即《长城简述》和《...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近代汉学研究史是世界汉学研究史上独特而又重要的一章, 与近代东南亚历史发展的特点如西方入略、沦为殖民地、大批华人侨居等密切相联系, 出现了由来到东南亚的西方人、华人和从当地人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和目的出发, 进行汉学研究的复杂情况。其中, 西方人在东南亚的汉学研究, 由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16 ~17 世纪开其端, 而法国学者则将其推向高峰。华人的汉学研究, 则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古代经典和小说为主。在东南亚当地居民中, 以越南人的汉学研究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国际上的汉学研究,过去多少年来,一向着重探讨中国的过去,自先秦汉魏直至宋元明清;而且以人文科学为中心,老庄孔孟、诗易春秋、李白杜甫、杂剧传奇各方面,东西方各国汉学家都有不少有关的论著。到了1948年,有几位年轻的欧洲汉学家,其中包括德国汉学创始人之一,研究我国明代历史的国际权威傅吾康(参看本刊1980年第四期181页),对汉学与老一辈的汉学家有了不同的研究方向、范围及方法。这些年轻的汉学家志趣相同,为了互相切磋研讨,成立了欧洲青年汉学会,后曾改名为“欧洲中国学术讨论会”。第一次创立会议于194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龙彼得教授家中举行,是一次非正  相似文献   

8.
尚永亮 《中州学刊》2005,(5):193-195
日本汉学研究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重视文献资料的整理,注意编制各种别集索引和文人年谱;二是重视文本解读,深挖细探,以保证字句文义的准确无误,并培养研究者的实证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注重运用比较学和传播接受学方法,对重点作家、作品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研究.日本汉学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它告诉我们,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早已跨出了国门,逐渐形成了全球化趋势.国内的学者应打破固守城池的旧观年,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及时吸收外国先进的研究成果,以使中国古典文学这一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实现高效率、高水准的当代益用.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汉学是外国人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哲学、历史、语言、文学等方面的学问。而汉学研究则主要是指中国学者对汉学本身所进行的研究。汉学是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互相碰撞、交流、融合之后诞生、成长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其历史可谓悠久。  相似文献   

10.
对失去汉学中心的焦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桦 《北方论丛》2005,(1):49-51
法国巴黎曾是国际汉学首都,产生过伯希和、马伯乐、葛兰言等一批汉学大师,其中伯希和的汉学曾经影响到陈垣、陈寅恪、吴宓、傅斯年等人;20世纪后半叶,国际汉学的首都迁往美国.自本世纪20年代.阿恒、胡适等人就在不同场合纷纷表示出汉学中心不在北京的焦虑.这种焦虑直到今天并没有得到改变.它需要我们今天的学人立即开始脚踏实地的汉学工作,以期早日使汉学中心重返华夏大地.  相似文献   

11.
一、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一)知识经济对智力资源及其无形资产的占有和反置.实际上是指对各类人才、知识以及各种信息、技术、发明和创造的拥有和配置。(二)知识经济对知识产品的生产,既包括对理论类和经验类知识产品的生产,也包括对技术类知识产品的生产。(三)知识经济对知识产品的消费(使用),实际上就是指对以上各类知识产品的消费或使用。二、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挑战知识经济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对“知识边缘说”的影响;(二)对知识创新”的影响;(三月J高等教育0社会经济功能”的影响;(四)…  相似文献   

12.
刘丽丽 《河北学刊》2020,40(6):104-109
美国汉学家海陶玮对中国文学的兴趣,是在1930年代浓厚的意象派文学氛围影响下,阅读了庞德的中国古诗译本引发的;因华裔学者方志彤的缘故,他与庞德建立了实际的联系。这种相互引发和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东方因素,即东方对西方、东方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颖 《江西社会科学》2020,40(10):219-227
受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女性研究已成为海外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外汉学中的中国古代女性研究层出不穷、成果颇丰。该研究打破了女性为受害者的传统观点,解构了西方女性主义的"差异观"。与此同时,其将中国古代女性置于特定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加以评论,重构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对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性别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15.
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研究迄今已经有67年的历史.文章简要介绍和评述了其汉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清代,汉学对史学有重要影响。汉学对宋明理学空疏学风的批评,导致了史学领域重考证、轻议论的治史风格的形成。经学上反对空言义理、主张训诂明而义理明,与史学上反对横生议论、主张史实真而是非见的观点在思维模式上是相同的。汉学治经的方法被运用到史学上,丰富了治史方法,使史家克服了以往依靠个人的学识主观先验地凭事理推测、鉴别史料方法的局限,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对于史学的客观化起了推动作用。在历史编纂学上,史家反对宋儒所重视的《春秋》笔法和正统论,也是受了汉学的影响,折射出宋清间史学由重阐发向重事实的转变。由于受汉学的影响,乾嘉时期的史家在解释历史发展时,已很少再执著于“天理”、“心性”这种纲常名分标准来评价历史事物。当然,汉学过分强调考证辨伪为“实”、分析评论为“虚”,也严重限制了史家宏观把握历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美国汉学源于欧洲汉学传统,虽然没有深厚的根源,却在1950年之后发展出自身注重文本解读、资料和理论阐发的特点.一部分华裔学者将这种美国汉学的特点运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解构性和颠覆性的观点,对中国大陆的现代文学研究造成了冲击.中国的现代文学研究与美国汉学在学术中立、如何对待传统、现代性等一系列问题上出现了错位,需要我们对其中的得失进行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8.
佟健  宋小宁 《兰州学刊》2012,(2):150-153
大学治理机制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分配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一直是教育政策制定时永恒的主题。中国大学的"行政化"治理严重地阻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视角对西方大学治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介绍和评论,为中国大学破除"行政化"治理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教授治校并不是有效的大学治理模式;有效的大学治理要求大学内的不同利益群体控制不同类型的决策,决策权的分配取决于不同利益群体在决策时面临的激励和信息约束;与学院和专科学校相比较,综合性研究大学更趋向于民主治理。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的美国汉学,还处于起步阶段;然而,到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已成为汉学重镇,发展到今天更是世界汉学引领者。美国汉学之所以能够由蛮荒之地发展为无可否认的世界汉学重镇,与基于现实需要转变汉学模式、雄厚资金的注入及其合理利用、重视知识移民所带来的汉学知识及方法等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汉学的这些成功经验和举措,对于今天中国文化发展具有深刻而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高等教育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鉴于教育的特殊性 ,将其完全纳入市场经济轨道或是由政府一方办学都会阻碍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产业化改革 ,能促使教育真正地提高质量、保证数量 ,实现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本文主要探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必要性以及支持产业化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