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30多年来的建设实践,参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结合沿海一些大城市空间扩展研究,对我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的一些规律,如城市扩展沿交通走廊轴线发展的脉动规律、城市边缘地区定向开发规律以及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规律制约下的城市空间扩展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索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防止城市用地盲目扩大、用地失控,并促进城市土地开发按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走城市可持续发展、健康城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是当前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即使在现代化城市中交通用地虽已高达城市总用地的30~50%,但也存在着交通阻塞、车祸增多、交通运输日益紧张的问题。根本解决的办法是:控制大城市规模无止境的膨胀,合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从1980年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以来,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大城市的数量仍在增多,规模还在继续膨胀。为了促进我国生产力与人口的合理布局,1989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城市规划法》时,将城市发展方针修改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修  相似文献   

4.
《城市》1989,(4)
一、对传统思路的反思.研究城市化道路的传统思路,是以城市的人口规模为基准,划分大、中、小城市,以此为立足点,从规模效益和利弊对比分析入手,论证孰为发展重点,并据以确定发展的方针。1980年,我国制订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基本反映了这一传统思路的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5.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0):F0003-F0003
加强控管,规范市场秩序,土地利用方式得到根本转变 加大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力度,落实了耕地保护责任制,科学编制了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有效限制了城市批次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控制了衣用地转用规模、速度和结构。深入开展了各种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一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得到了严肃查处,土地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重点保障了符合科技城产业规划、低能耗低污染的优势产业及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把企业投资密度、产出效益等控制性指标审核关,限制了工企业盲目扩大用地规模,土地的粗放低效利用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一、确保大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确保大城市的发展就要确定合理的、有弹性的大城市规模,注意不搞一刀切 许多学者致力于探讨出一个统一的城市最佳规模,至今仍没有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看来,这个统一的标准是不存在的。城市规模是由城市职能所决定的,是城市职能的载体,城市职能等级高低决定着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人口除正常自然增长以外,如果城市为本地以外服务的职能在扩大,城市的规模就必然增大,相反则会停滞。城市职能主要由城市的经济基础、人力资源、地理等条件决定,我国地域广阔,各大城市分布于国家的大江南  相似文献   

7.
孙钰  郝帅 《城市》2012,(4):26-29
天津是一座有着1000余万人口的大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公共交通发展和对私人交通工具增长的适度控制,毋庸置疑是一项基本交通政策.伴随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人口与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8.
对大型居住区配套公共设施供给与管理问题的深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岩 《城市》2008,(10):76-79
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尤其是房地产业发展较快的广州、深圳等城市,一批用地规模较大的楼盘,凭借其良好的小区环境和规模经营的优势,在与单体楼或规模较小的楼盘竞争中占得先机。这些大型住宅小区配备了各种配套公共建筑及设施(以下简称配套公建),如住客会所、学校、幼儿园、医院、购物中心、小区穿梭巴士等。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模效益问题是城市经济理论界一个经常引起争议的问题,而且也仍然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城市规模效益与城市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我国仍处于大城市化阶段,要特别重视发挥大中城市的主导作用和带动作用,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健康地发展。 一、城市规模效益的新证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从宏观层次上看,随着生产组织形式的不断进化,生产要素向生产力水平更高的区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现  相似文献   

10.
陈新  柴秀梅  王魁 《城市》2009,(9):42-44
一、中心城区边缘区形成机制和特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城市的中心区往往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流等各种要素高度聚集的综合环境体,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市区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在这种发展态势下,拓展城市空间成为大城市发展的必然举措。伴随城市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多时相Landsat MSS、TM和ETM 卫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宁波城市多时相的用地信息,分析其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张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1979年以来,宁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扩展速度先升后降而变化强度不断增大.(2)城市用地总规模受自然、经济、社会、交通等驱动力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江汕市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年用地量达数千亩之多。特别其是城市、建制镇工业园区和乡镇场镇的发展扩建,占用地几乎全是高质量的耕地。如何作好这些建设项目用地的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既切实保护好耕地,又有效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便成为该市国土部门必须破解的重要难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规模的经济学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浩 《城市》2006,(3):52-54
一、我国城市规模发展的现状 城市规模就是指城市的大小,它涵盖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3种涵义.经济规模是指城市中聚集的物质与经济要素的数量;人口规模是指城市人口的数量;用地规模是指城市建成区的土地面积.在一定历史时期,在相近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的经济规模、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人口多,经济规模就大,占地就多;反之,人口少,经济规模就小,占地少.因此,人们通常用城市的人口规模表示城市的规模.由于人口、技术、城市化水平、城市的历史沿革不同,世界各国关于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不尽相同.1994年以前,以人口规模为标准,我国的城市规模分为4种类型,即特大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大城市(城市人口在50万~100万人),中等城市(城市人口在20万~50万人)和小城市(城市人口在20万人以下).  相似文献   

14.
《城市》1989,(4)
一、大城市要不要发展大城市要不要发展,长期以来是我国城市建设理论中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有些同志认为,大城市用地不断膨胀,人口过于集中,交通严重拥挤,环境日趋恶化,再加上工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适应,作为载体的城市,无法承受工业、商业、人口、交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凤瑞 《城市》2004,(4):3-4
一、城市建设用地是更集约的用地 中国人口众多,土地稀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基本国策.但在指导思想上要明确,城市建设用地是更集约的用地.我国城市建设人均用地指标仅100平方米左右,而农村居民人均用地一般在150~200平方米,所以因农民进城而增加的城市用地要远远小于因农村人口减少而置换出来的居住用地.  相似文献   

16.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人口密度较高、耕地较少的国家和地区往往特大型、大型城市比较多。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经济实力也较落后,更加需要利用大城市的聚集效应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各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耕地和水。  相似文献   

17.
郭鸿懋 《城市》2002,(1):40-44
中国特大、超大城市的区县,其经济规模都相当于一个中等甚至大城市的水平,它们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目前它们的发展又存在若干方面的制约,集中到一点是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加速  相似文献   

18.
艾杰  刘伯全  白小鹏 《城市》2012,(8):34-36
城市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从发展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到发展相对缓慢的中西部地区,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城市建设天翻地覆、万象更新,城市化使有些城市摊大饼式急速扩张,大量耕地被非农业化.在耕地征收成本远低于农村居住地拆迁安置成本的情况下,利益驱使征收者偏爱征收耕地而非村民宅基地,一些交通条件优越的农村耕地更被优先征收.村庄被城市逐渐包围,耕地逐渐被城市吞噬、蚕食的趋势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9.
任杲  宋迎昌 《城市》2018,(2):3-10
城市化的发展不仅伴随着城市人口总数的增多,也暗含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明晰我国大城市发展现状,笔者借助大城市数量、 大城市化率和大城市平均人口数3个指标,对1980年~2010年20国集团(G20)国家的大城市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大城市发展符合绝大多数国家所呈现的上升趋势,相对于过快发展的大城市数量而言,我国的大城市化率依旧低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且我国的大城市平均人口数较其他国家也并未过度发展.今后我国的大城市发展应重点控制大城市数量,提高人口承载潜力较大的大城市吸纳人口的能力,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相似文献   

20.
杨艳红  朱凤杰 《城市》2009,(5):72-74
一、地下空间环境综述 面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交通拥挤、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用地规模扩展造成生态空间和生存空间用地矛盾等诸多问题的挑战.发展地下空间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途径.并以此作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