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儿童文学园地的老园丁张天翼同志在谈到他写作儿童文学作品的宗旨时说过:“一切为了使孩子们受益和爱看。”①“受益”和“爱看”精辟地说明了从事文艺创作、写作儿童文学作品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为我们评价儿童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以散文创作的卓越成就蜚声文坛的作家秦牧同志也是从这一艺术原则出发,积极为少年儿童创造精神粮食的。建国以来,秦牧同志在散文丰收的同时,先后出版了《回国》,《在化妆舞会上》、《蜜蜂和地球》及《巨手》等童话故事集,为丰富少年儿童的精神生活,培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我们深深地感到:对于柯云路同志的长篇小说《夜与昼》也可以这么说:“自有《夜与昼》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一在建国后的二十几年中,我国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写法,即总要有一个中心情节,而活跃于中心情节中的则是中心人物——作品的主人公。这种情况在十年浩劫中,经过“四人帮”的改造,就成为“三突出”的僵死模式。新时期十年文学,在很多方面打破了这种模式,但仍然离不开写中心情节和中心人物。当然,笔者毫无贬低这种写法之意,只是说除了这种写法之外,难道我们再也找不出第二种写法了吗? 《夜与昼》使我们耳目一新了。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的中国儿童文学已经出现后现代文化现象,通俗儿童文学正迅速地从艺术儿童文学中分化出来,其产业化势头越来越猛。在中国儿童文学产业化进程中,需要警惕“数字崇拜”和电视“图像”化写作这两种倾向,因为前者消解思想和艺术的创新,后者难以养成儿童的“阅读”能力,难以由此生成自我意识、想象力和批判能力。作为应对,中国儿童文学应该加强艺术儿童文学的修为,同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张扬“经典”思想、“文字”力量和“深度模式”。  相似文献   

4.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应当以赏析课的作品选讲为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从专业的针对性出发,在选择篇目和讲授重点上,侧重于蕴含“情境冲突”等“戏剧性”原理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解读,帮助学生掌握与文学表达相通的剧作技巧以及作品得以调动读者情感的原理,使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作品中蕴含的人物细腻、含蓄之情感,为学生以“人物-情节”互动模式创造角色、构想情节,对建立现实主义的剧作理念起到积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戏剧、理解艺术。  相似文献   

5.
实验缘起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儿童文学概论,区别于中文专业所开设的同名课程。这主要在于建构儿童文学理论框架的目的不仅是以文学理论评价儿童文学,而是从儿童接受的角度去感受、品味、评价儿童文学,这就决定它对儿童文学的处理是从幼儿教育的维度而不单从文学的维度来感受、理解和批评。这种理解与批评是以“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鲁兵语)的独特视角切入儿童文学作品的。本课这一要旨要求学生学之先要具有熟悉儿童的心理和语言,能  相似文献   

6.
这个时代非常关心重新估价问题。批评家关于创作过程的性质,以及批评家职能的理论指导了它的莎士比亚批评。艾略特把艺术家的创作进展形容为“一种非人格化的过程”,而诗则被说成“不是解放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由于这些概念强调作品主要是诗人情感的表现或象征化,这就使人把注意力从人物转移到人物在它的创造者情感中象征了什么的问题上去。尼特之流的批评家于是从“情节”、“人物性格”下面和整个作品中去搜寻作者的“情感”图案,而这种图案则是“诗人灵魂中追求和谐的行动和斗争”的结果。但是这种研究方法非但没有找到情感的图案,反而把图案拆散了,使我们看到的颇有点象一张现代抽象绘画。这个时代的莎士比亚批评的特征是它忽视了莎士比亚使他的人物具有独立生命的最高才能。和在象征派诗歌里一样,所有的人物都只是面具,或者是诗人情感的客观化象征。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也给这种艺术理论添上一种医疗色彩。人们都假定艺术所要表现的情感是隐晦的、矛盾的、痛苦的;人物和情节都成了寓言,或者是作者内心悲剧的投影。在心理学的猛攻下,连小说本身也在放弃对人物的兴趣了,一个例于就是伍尔芙。  相似文献   

7.
“陌生化”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的俄国形式主义特征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形式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为“陌生化”下了这样的定义,即“艺术能使我们对生活和经历产生新鲜感”,“新鲜感是通过艺术这种形式把那些已经习惯成自然的事物陌生化而产生的”。这种习惯与陌生化的对立,按当代英国著名学者、牛津大学法语博士安·杰斐逊对形式主义的评析,不仅存在于实际语言与文学语言即文学与非文学的差别中,而且还表现在已经自然化了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传统艺术手法上并使之陌生化,使文学作品更生动,更感人。  相似文献   

8.
萧平虽与同时代的作家在意识形态化的解放叙事和革命抒情上有着不少相通之处,但在个人阅历、审美追求和艺术观念上却与同时代的儿童文学作家大为不同。他的儿童文学作品多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战争,多把战争作为人物成长的背景和人物思想情感得以生成变化的情境。对人物的塑造更重视从心理和情感体验入手,多以追忆与反思引出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萧平儿童文学作品尤擅塑造女孩形象,这为十七年的儿童文学增加了几多柔婉和清丽,也使他的作品多了一种轻盈、圣洁、素净的审美情调。  相似文献   

9.
唐代小说以其独特的情节结构、高超的艺术成就引起元、明、清戏曲作家的重视 ,它在后世戏曲作品中出现了很多改编之作。就结构艺术而言 ,唐代小说与后世相关戏曲作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于三个层面 ,即 :线状结构的不同、“戏眼”的设置、“贵剪裁”与“密针线” ,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小说在元、明、清戏曲中的改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小说不仅在内容上有循环内指的特点,而且结构模式也带有一种循环美感。其作品呈现出艺术完整性,富于艺术韵律,也易于为读者所接受。张爱玲小说整体的结构模式需要用一种全知视角来加以表现,这使她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成为一种“精神样本”。用全知视角是张爱玲的“有意为之”,这种视角的选用甚至使其小说结构模式所产生的美学意蕴超出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本身的意义。在自我反思意识的关照下,文本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娱乐功能,有助于新的自我意识的生成,更有助于培养理性的读者。情节的周而复始并非原地不动,而是经过一个否定又否定的过程,其中既蕴含一种独特的美学意蕴,又对其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实质上构成一种强化。  相似文献   

11.
《玩偶之家》巧妙地运用了“前情回顾”法艺术结构。“前情回顾”绝不是“倒叙”,而是一种“补叙性”方法,或称之日“补叙性的戏”。作者将这一结构法交给剧中人物林丹夫人去编织。她和剧中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及瓜葛,引出了几条矛盾线索,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完成了“前情回顾”,进而揭示了作品的妇女解放主题。“前情回顾”法使《玩偶之家》的情节结构极为紧凑而经济,使这部剧作产生了永恒的魁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专论《三国演义》的情节“移植”。文章认为,情节“移植”是《三国演义》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段,不仅在揭示主题、刻划人物、安排结构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力和审美效果,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创作才华,而且为后世刨作历史题材的作品提供了极为可贵的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13.
儿童文学可以被归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因为它拥有一群特殊的阅读群体,即儿童读者。儿童作品不同于成人的文学作品,儿童拥有自己特殊的品味和鉴赏能力。为了帮助读者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并且满足他们的要求,任溶溶的翻译作品不仅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同时使得文学作品达到"形神兼备"。本文主要以《小飞侠彼得·潘》为例,从语言和文化角度研究任溶溶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所采用的策略,以此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文学作品与成人文学作品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作品的艺术魅力是指作品的一种美感效应,它能给人带来一种快感。古往今来,我们发现,凡被称为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在一部文学作品中,影响其艺术魅力的因素又是多重的,其中一点就在于作品的情节设置和叙述过程中,期待遇挫与顺向相应之间度的把握,既有顺向相应又有期待遇挫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比较优秀的。路遥的小说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有着广大的读者群,也正是由于他的作品在情节的发展、主题的呈现、人物命运的走向、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很好地把握了期待遇挫与顺向相应之间的度,从而使其作品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的少年儿童文学,突破了一些陈规老套的束缚,日益拓展了自己的题材、主题范围,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表现手法上都有新的探索和追求,呈现出一种奋力开拓、刻意创新的趋势,这是令人欣喜的。然而,就儿童文学创作的总体来看,富有思想、艺术独创性,真正激动人心的优秀之作还是太少了。为数不少的小读者,特别是少年读者,读了当前的作品,总觉得不过瘾,不解渴,审美要求得不到满足,于是把兴趣转向成人文学作品,这是一个值得深长思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零符号在莎士比亚的时代被人们大量使用,其能指形式在《李尔王》中主要有三种:数字0、货币和女性身体私处,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悲剧的成因。但综合来看,零符号的主导作用是勾勒戏剧的结构和轮廓,并形成了以“nothing”为核心的元语言,与另一个以“nature”为核心的元语言构成“解释的漩涡”。莎士比亚的这种变化与发展的思维方式,使该剧显得抽象而难以理解。  相似文献   

17.
《终成眷属》的表层存在“爱情与偏见”的冲突。但从结构、情感两个层面分析后,我们可以从表层的冲突中发现伊瑟尔的“召唤结构”,这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审美空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当前儿童文学的几个问题韦苇一、社会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问题有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作了这样一种预测:“未来世界是审美的世界”。这种在一般人听来颇有超前意味,甚至觉得有某种夸张意味的判断,其实不乏道理。今天,审美活动与我们的生活的联系已经越...  相似文献   

19.
[提要]人工智能不纯粹是一种人工机器,但也不能等同于具有独立思维活动的主体,这种无法归类的溢出现象,正是技术革命导致文化调适过程中的挣扎心态之真实写照。基于当下的实践现实与技术期待,人工智能只能是一种“类人”智能,借助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因而只能是“类人艺术”。不过,人工智能艺术的兴起,挑战了我们对于既有艺术创作过程以及艺术观念的理解。从创作过程来看,人工智能艺术突显其“非媒介性”;从创作主体特征来看,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是“互动共生”的结果;从创作意图来看,人工智能艺术主要探索艺术的“创造性”问题,它是一种“观念艺术”。  相似文献   

20.
对于艺术这样一种开放性与限定性并存的人类精神现象,任何一种只肯定其中之一而否定另外一者的做法都难免有失偏颇。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兼顾二者的理解方式,如此才有可能对于何谓“艺术”的问题作出较为合理的理解。“纯艺术”这一概念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为我们理解艺术问题提供一个能够避免二者冲突的理论基点,使一切关于艺术问题的思考都可以毫无障碍地围绕这一理论基点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