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雷成德教授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创作过程概要》新近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此之前,译著者已在1980年到1983年先后翻译出版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过程》和《<复活>的创作过程》,这样,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3部名著的创作过程已经雷成德教授之手而置于中国广大读者面前了。这确是文学界一项功德无量的盛举,它填  相似文献   

2.
在各种文学样式中,长篇小说最引人瞩目,被视为时代精神所居的大宫阙,别林斯基则誉之为“时代的史诗”。其实,长篇叙事诗也是如此。象我国古代的《格萨尔王传》、《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等叙事诗珍品以及《伊利亚特》、《神曲》、《浮士德》、《唐·璜》和《欧根·奥湟金》等西方古代叙事诗杰构,都反映了时代的某一本质侧面,同《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以及《战争与和平》、《唐·吉诃德》等中外长篇小说名著一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记载中,称某人将任令尹为“将知政”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既任令尹为“持国政”(《说苑·至公》)、“为政”(《左传·襄公三十年》),前令尹让贤为“传政”(《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这些表示权能职事的措辞,均突出一个“政”字,这说明掌治内政,乃是令尹的根本要务。 令尹所理之内政,包括哪些方面?综合各种史料,可知有如下数端:  相似文献   

4.
王臻 《延边大学学报》2001,34(2):111-112
1  《三国志·东夷传》的原题为《三国志·魏书· 乌丸鲜卑东夷传》 ,虽然表面为乌丸、鲜卑以及东夷诸族的合传 ,但是在写作时却明显地分出了《乌丸鲜卑传》和《东夷传》 ,无论是内容还是体系 ,都有其独立之特点。因此 ,我们单称《三国志·东夷传》还是很合适的。其实 ,《东夷传》亦是合传 ,故而我们在叙述问题时有时再称《夫馀传》、《高句丽传》等。所谓东夷 ,也称九夷 ,是我国古代华夏族对东方诸族的泛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其具体所指并不相同。据古本《竹书纪年》载 ,与夏朝发生关系的九夷有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  相似文献   

5.
婚姻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受到重视的大事.各个时期的婚姻,既有对前代婚姻习俗的传承,又因受时间因素、地理因素、风俗习惯、社会政治原因等等的影响,而具有各个时期婚姻的独特特点.本文拟就一个横断面──即汉代婚姻这一个案的主要特点作一分析。我认为汉代婚姻,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普遍早婚《周礼·地官·媒氏》中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记载,一般认为这是古代男女婚嫁年龄最为通行的一种说法。《礼记·内则》及《春秋谷梁传·文公十二年》等篇也持此说,后来《尚书大传》、《白虎通议·嫁娶篇》、《诗经·召南·有梅》都…  相似文献   

6.
《桃花源记并诗》与《瑞普·凡·温克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篇名著《桃花源记》与《瑞普·凡·温克尔》的异同点的分析,得出中美短篇小说的发源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一) 研究中亚历史地理,其最大困难在于缺少一部综合性的著述供人们参考。为了了解中亚的历史地理概貌,人们不得不从大量的文献中广泛蒐集各种有关的资料片断,排比考订,进行非常艰巨的、有时是异常繁琐的编辑缀合工作。从汉文材料来说,《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书》卷六十一《张骞、李广利传》、卷九十六《西域传》,《三国志》卷三十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等,到  相似文献   

8.
一我们在阅读古代书籍时,常常可能碰到字词变换、字词空缺、字形残废、词语怪异等等情况。字词变换的,如《尚书·尧典》中的“协和万邦”,在《史记·五帝本纪》里为“合和万国”;《诗经·大雅·荡》中的“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而在《晋书萧子恪传》里引用这句话时则为“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代”;《后汉书·班超传》中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而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简·奥斯汀的名著《爱玛》的两个中译本部分章节的对比分析,讨论了两译成败得失的原因,说明偏重“形似”的直译方法的不可取,而只有注重“神似”的意译方法才是接近利达到翻译标准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三、丝绸路上的穆斯林促进了元朝统一中国的事业 丝绸之路,也是中原通往西域之路。汉唐的史书,如《汉书》有《西域传》, 两《唐书》亦有《西域传》,《元史》虽无《西域传》,但在《纪》、《传》、《表》中,有大量记载“西域”之事。《元史·西北地理附录》和《元史·河源附录》也都概括地记载了  相似文献   

11.
《永乐大典》所载《元一统志·陈亮传》考释邓广铭《永乐大典》卷三一五六陈字韵,首录《宋史·儒林传·陈亮传》的全文,其下紧接着就又引录了《元一统志》中有关陈亮生平的一大段文字,尽管这一大段文字既缺头又缺尾,所载各事也间有不完不备或传闻失实之处,但它既不是...  相似文献   

12.
阿弗里德·马歇尔(1842—1924),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是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初版),被西方经济学界看作是划时代的名著。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它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统治地位,虽  相似文献   

13.
一孔尚任的名著《桃花扇》中,第二十三出《寄扇》点明“桃花扇”的来历,李香君唱了一套哀婉动人、酸心刺骨的北曲。续四十出《余韵》是全剧的总收场,苏昆生以弋阳腔演唱的《哀江南》套曲发抒了强烈的亡国之痛,是全剧的主题所在;文辞艳绝,色彩凄迷,音节哀响,三百多年来传诵人口。然而,这两套在全剧总体构思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北曲,其作者仍有争议。三十年代,卢冀野首先发现孔尚任的友人徐旭旦的《世经堂诗词抄》卷三十有《北双调新水令·旧院有感》一套,与《桃花扇·余韵》中的《哀江南》套曲只在某些字句上稍有差异。十年后,他撰写了《〈桃花扇·余韵〉出哀江南曲之本来面目》一文,肯定《哀江南》是孔尚任借用徐旭旦的《旧院有感》点染而成。此文发表在上海铁路系统办的  相似文献   

14.
托尔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托尔斯泰本人拱形结构说也没有得到学界更好的理解。本文从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聊斋志异》的结构方式“异史氏曰”入手,对《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进行读解,指出并论证了小说中列文故事对安娜故事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形成了小说中望不到拱顶在哪里的拱形结构  相似文献   

15.
清人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右丞年谱》(以下简称“赵谱”)、今人陈铁民先生《王维年谱》(以下简称“陈谱”)均将王维擢进士、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系于开元九年(721),这是正确的。王维于开元九年进士及第,除见《旧唐书·文苑传》外,唐姚合《极玄集》亦有是说;王维及第后释褐为太乐丞,可见《新唐书·文艺传》。以上均有史料为证。然王维于开元九年由太乐丞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二谱却未提出有力的证据。为此,作补证如下。《旧唐书·刘子玄传》曰: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文学巨匠,茅盾的文学才能表现出很大的广度和多面性,他几乎通晓文学活动的一切领域——其中包括翻译领域。而茅盾对儿童文学的关注和培育也同样体现在翻译活动中,他所留下的儿童文学译著足以与鲁迅相提并论。鲁迅早年用文言翻译了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茅盾早年亦用文言译科幻小说《三百年后孵化之卵》、《两月中之建筑谭》、《理工学生在校记》。俄国和弱小民族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鲁迅译有《爱罗先珂童话集》和童话剧《桃色的云》、荷兰望·蔼覃的童话《小约翰》、匈牙利至尔·妙伦的童话《小彼得》,茅盾译有捷克斯洛伐克童话《二个月》、契诃夫的《万卡》、瑞典拉格勒孚的儿童小说《罗本舅舅》、波兰犹太作家裴莱兹的儿童小说《禁食节》、智利巴里奥斯的儿童剧《爸爸和妈妈》、西班牙贝纳文特的幻想儿童剧《太子的旅行》、匈牙利莫尔奈的儿童小说《马额的羽饰》、荷兰台地·巴克尔的儿童小说《改变》。至于苏联的儿童文学名著,鲁迅译了班台莱耶夫的《表》,茅盾译了卡达耶  相似文献   

17.
一、《诗品》正名《梁书·钟嵘传》云:“嵘尝评汉、魏、六朝五言诗,名曰《诗评》。”《南史·钟嵘传》则称此著作为《诗品》。《隋书·经籍志》有著录,云:“《诗评》三卷、梁钟嵘撰。”注云:“或作《诗品》。”《新旧唐书·艺文志》则承《隋志》之旧。南宋以还,官私书目著录则仅署《诗品》之名,不复有《诗评》之称。是书名称沿革,大致如此。《梁书》作者姚思廉、《隋书》作者魏征等,均初唐间人,而此两书同时在唐贞观三年  相似文献   

18.
米舍尔·艾冈·德·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1533—1592年),是16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他的代表作《随笔集》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继《巨人传》之后最重要的一部人文主义作品。如果说,拉伯雷及其《巨人传》是法国早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和著作,那末,蒙田及其《随笔集》所代表的,就是发展了的、深化了的后期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9.
四、濮人族属辨析 濮人,先秦时称为濮,秦汉时称为濮或僰,魏晋后多称为僰。其族属,有种种说法:古代,《史记·主父偃列传》、《汉书·伍被传》及《扬雄传下》作“羌僰”,意“僰”为“羌”;《盐铁论·备胡》、《后汉书·杜笃传》作“氐僰”,即“僰”为“氐”。概言之,“濮(僰)”是源于“羌”或“氐”。至近代,一些民族史研究者,(47)大都从此二说;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辞彭泽令后写了《归去来兮辞》,在该篇的序中叙述他辞官的原因,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但他仍然“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想任满一年,待公田收获后再辞官。促使他居官八十余日就自辞的原因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而萧统的《陶渊明传》及《宋书·隐逸传》、《晋书·隐逸传》、《南史·隐逸传》都说促使辞官的直接原因为“岁终,会郡遣督邮主县,吏请曰:‘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