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兰西社会的文化透视──读《法兰西文化的魅力》许平在五彩纷呈的世界文化宝库中,法兰西文化优雅迷人、热情浪漫,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与魅力。在其文化发展进程中竖起一座时代丰碑的19世纪中叶的法国文化,更为世人所瞩目。当时的法国文化百家荟萃,精品迭出。罗丹雕塑...  相似文献   

2.
法语专业     
中国海洋大学法语系成立于2001年.由国家二级教授、山东省名师、三获法兰西金棕榈文化勋章的李志清教授带领成立.2003年开始在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下招收法语方向的研究生.2006的获批法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30日,人类文化史上的一颗巨星陨落了。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著名人类学家、哲学家,结构主义思潮的主要创始人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啨vi-Strauss)逝世。作为战后法国“民族思想英雄”杰出代表及20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他将结构主义方法带入传统人类学中,其研究范畴涉及社会结构、亲属关系、神话、宗教、艺术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中国学:汉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意义上的汉学是东方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可以说从东西方初次相遇的时候就开始萌芽了.但是汉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得以建立,还是比较晚近的事.1814年,法国法兰西学院首次在欧洲开设汉语讲座,并任命第一位教授,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正式诞生.从此,它以法国为中心,以注重对中国历史、文学、语言、典籍等古典文化的研究为特点,在欧洲各国相继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在担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文化部长的十年中推出了一系列文化保护政策,为法国现行的文化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历史语境下的法国文化政策不仅渗透着马尔罗式的文化哲学思辨,而且富有鲜明的戴高乐主义色彩,承栽着二战后法国民众重塑"法兰西文化大国"梦想.  相似文献   

6.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在担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文化部长的十年中推出了一系列文化保护政策,为法国现行的文化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历史语境下的法国文化政策不仅渗透着马尔罗式的文化哲学思辨,而且富有鲜明的戴高乐主义色彩,承裁着二战后法国民众重塑“法兰西文化大国”梦想。  相似文献   

7.
焦点北京     
浪漫法兰西,撩动北京城 10月9日,中法建交40周年,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之际,以"以人为本和革新"及"浪漫与创新"为主题的法国文化年在北京隆重拉开帷幕。 中法文化年开幕式由世界电子音乐界的先驱人物--让·米歇尔·雅尔的北京紫禁城音乐会打头阵。通过选择故宫这样具有象征性的地方举办音乐会,雅尔把过去和现在、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示中国永恒的一面,同时展示非常现代化的法国与中国。"叱咤风云的伟人--戴高乐生平展"在中华世纪坛现代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洋大学法语系成立于2001年,由国家二级教授、山东省名师、三获法兰西金棕榈文化勋章的李志清教授带领成立。2003年开始在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下招收法语方向的研究生,2006年获批法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几经发展,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已有任课教师12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9名。本系9位讲师中,已  相似文献   

9.
戴密微 (PaulDemi啨ville ,1 894.9.1 3-1 979.3.2 3) ,法国著名汉学家、佛学家 ,“二战”后法国汉学界的带头人。 1 92 4年底至 1 92 6年 6月任厦门大学言语学教授。戴密微出生于瑞士 ,就读于巴黎大学 ,获文学硕士学位。后来进入巴黎国立东方语言学院和法兰西学院学习 ,亲受著名汉学家沙畹的指导 ,并从著名印度学专家烈维学习梵文。 1 92 0年被聘为设在安南河内的法兰西远东学院学侣 ,1 92 1年 6月至 1 92 2年 1月到中国进行考察。1 92 4年 ,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弥烂陀王问经〉的汉译本》以长文的形式发表。这部著作对《弥…  相似文献   

10.
法国汉学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交流的一条大动脉 ,曾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法国汉学界十分重视对丝绸之路的研究 ,成立法兰西远东学院 ,吸纳了一大批很有名望的学术英才 ,推出了一大批在国际上很有份量的丝路研究学术成果 ,造就了一大批丝路研究的汉学家 ,他们的成果始终居欧美之首。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法国强制遣返罗姆人事件,一方面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但另一方面也有其内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其中法国的单一民族国策是导致这一事件的深层次原因.通过该事件,可以发现法国这一国策所具有的两面性.首先,它与欧盟强调保护少数民族(尤其是保护没有国家的少数民族罗姆人权利)政策、同欧洲委员会<欧洲保护少数民族框架公约>的精神以及同国际社会对于国家在少数民族保护方面的期望和要求之间,存在强大张力.其次,它又是法国的立国之本、维护法国统一的保障;它是法国民主制度的基石,也是法兰西人民自由、平等、博爱的前提;它是法国维持社会稳定、增强人民团结,促进法兰西文化繁荣的有效工具.因此,法国的单一民族政策对于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及对欧盟少数民族保护所造成的影响,都值得进一步展开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法国漫画反映法兰西民族气质,具有生动可爱的形象,夸张幽默的情节,丰富多样的表达技巧,超凡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人文底蕴,引起人们对法国民族文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巴金曾经三次踏上法兰西的国土,通过文学、景观、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亲密接触法国文化的多个侧面,所以他无论在创作和革命思想以及人格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深受法国文化的影响。文章认为巴金作为一个主体,他不仅被动接受了法国文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在中国本土文化特点、当时的社会现实、个人的经验和追求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对法国文化作出了个性化的阐释和重构,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挖掘出他者形象对自我文化的迂回式反观,主要探讨了在巴金对法国大革命和法国平民社会的阐释,以及“文革”后巴金对法国文化关注重点的转变中所深刻透析出的他对中国革命及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化形态、源流和内核三个方面对法兰西精神文化与文化精神进行了观照与剖析。法兰西文化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延续性,前者构成了它的横切面,后者构成了它的纵切面。法兰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融合中前进,其源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既有自身的传统与遗产,也有外在的渗透与影响。人性论是法兰西文化的内核。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其生成过程与基本特质,指出作为一种资产阶级的认识观,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危机与社会危机。憧憬与迷惘交织、求索与规避伴行、欢乐与痛苦共生乃是法兰西文化精神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5.
曾听说“欧洲文化与商务学院”是上海师范大学下属的中法合作学院,但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在这样一所学院里真的能学到法国商务知识的精髓吗?真的能感受到法国悠久文化的魅力吗?访欧洲文化  相似文献   

16.
福柯(M.Foucault)曾于1971年至1984年在法兰西学院执教,主讲思想体系史。他不喜欢公开授课,而喜欢一种不那么正式的、默默无闻的工作形式:内部的讨论班。但法兰西学院的章程却禁止他这样做。福柯的课堂犹如实验室,他在实验,开辟新领域,指明新方向。也许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文化形态、源流和内核三个方面对法兰西精神文化与文化精神进行了观照与剖析。法兰西文化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延续性,前者构成了它的横切面,后者构成了它的纵切面。法兰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融合中前进,其源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既有自身的传统与遗产,也有外在的渗透与影响。人性论是法兰西文化的内核。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其生成过程与基本特质,指出作为一种资产阶级的认识观,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危机与社会危机。憧憬与迷惘交织、求索与规避伴行,欢乐与痛苦共生乃是法兰西文化精神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大国的光荣与梦想--法国外交的文化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革命以来 ,法兰西民族形成了“以天下为已任”的政治传统。这种普适主义兼有革命性和侵略性。“大国梦”长期萦绕着法国人。一百多年来 ,保持大国地位为法国外交的重点。冷战期间 ,戴高乐将军曾成功地利用美苏矛盾来加强法国的地位。冷战后 ,美国的单边主义与法国的大国雄心产生了冲突。法国人的“反美情绪”有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 ,法国人不能接受全球化 =美国化的观点。如今 ,心有余有力不足是法国的最大矛盾。为摆脱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包袱 ,法国正朝着更加自由化的道路探索。尽管法国政治家仍难以放大国的光荣与梦想 ,但他们也感到 ,法国的目标和理想只能在欧洲一体化的框架内实现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2004,(8)
法国ECAM工程师学院院校简介法国ECAM工程师学院于1900年创建,是法国精英院校协会成员学院之一。ECAM工程师学院于1948年获得了法国工程师学位委员会的认证,于1962年获得法国国家认证。学院为法国及欧洲企业培养了大约5600名工程师,一百多年的高品质教学和学院严谨的学风让毕业于ECAM的工程师们倍受欧洲工商企业界的青睐。学院所在城市概况里昂是法国第二大城市,法国重要的工业、商业、经济、文化中心,是法国南北、欧洲大陆、索恩河和罗纳河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乘坐TGV(高速火车)到巴黎、马赛只需两小时的车程。在里昂,你可以感受法…  相似文献   

20.
夏尔·戴高乐(1890—1970年)是当代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在欧洲和法国进入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即两次世界大战引起欧洲政治地图两次重划,法国政权频繁更迭及其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的严峻局面下,造就出来的一位传奇式历史人物。他为了法兰西民族的利益和命运,为了为法兰西寻找到通向尊严、自由和强盛的道路,曾两次上台执政,又两次自动辞职。纵观戴高乐一生的政治生涯,可以发现他始终坚持了“对于外交活动总是比对国内事务更加关心。他研究法国历史,基本上是研究法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本文就戴高乐的外交理论、制定政策依据及成就进行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