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2007,(20)
对现在的英国人来说,日常生活中什么问题最令人感到头痛?英国人的答案竟然是自己的邻居。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一份报告显示,英国人在过去的一年中向各部门提出了600万份针对邻居  相似文献   

2.
正【人物名片】艾利克斯(Alexander Grubb),80后,英国人,2013年从英国来到温州,一直从事外教工作,温州市国际传播通讯员。"吃天光了嘛?"这是艾利克斯经常与人打招呼的一句话。艾利克斯是地道的英国人,来温州已经7年了。在这7年里,他学会了中文,也学讲温州话;他在温州成家,在温州立业。对于他来说,温州不仅是家,而且是心之所向。他说:"在这里,让我很温暖!"  相似文献   

3.
古代英国人只有一个名字或绰号。姓是一种族号名称,每个人所用的名或绰号并不代表家族,不能父传子,子传孙,世代相传。英国人使用姓是从日尔曼人入侵后开始的,日尔曼人使用姓比英国人早。在1066年征服英国前,日尔曼人就已经有了世袭的姓和教名,征服英国后,大批移民到了英格兰,他们把姓传给了英国人。  相似文献   

4.
城市幽默     
青青 《社区》2002,(1):46-46
比酒好 有一天,英国人和法国人比酒量。英国人说他们的酒最好,找了一只老鼠,给它喝,醉了一个小时。法国人说他们的酒最好,又给老鼠喝,醉了两个小时。他们见一个中国人喝二锅头,就笑中国人酒差劲,中国人听了,拿出二锅头给老鼠喝,老鼠喝了没醉,冲进洞里提了两块板砖,冲出来说:“猫在哪儿!’,纹身 一位水手打算在身上刺花纹,于是便请人在他的背一卧」上了一幅世界地图。 有一天,他病了,去看医生。 “你哪儿不舒服?”医生问道, “巴西···。二”裁缝的手艺 一位顾客来到一家服装加工店,生气池对裁缝说: “穿上你做的衣服,别人都捧腹大笑。’, …  相似文献   

5.
在英国学习生活已经一年了,在这段学习生活期间感触最深的是英国人的礼貌。虽然随着英国的发展及日益的国际化,英国人已经不再是那整天一套深色西服、腋下夹着雨伞、头顶圆顶小礼帽,在暗灰色的天空下不苟言笑的“绅士”形象了。但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却不曾根本改变。不经意间,体会同绅士面对面的感觉问路初到英国时,人生地不熟的我时常会迷路,手边又没有地图,只好频繁地问路。英国人少,特别是在小巷  相似文献   

6.
京源 《社区》2005,(22):36-36
唐先生是华裔英国人,家住英国南部某社区。周末的早晨,唐先生起床后就感到头脑有些昏昏沉沉,他担心自己是感冒了。如今各种各样的流感闹得厉害,唐先生也不敢怠慢。经过电话预约,唐先生知道,他的family doctor——琼斯医生今天在社区医院值班。唐先生穿了件厚衣服,就去社区诊所就诊。说到“family doctor”,国内不少人将其译为“家庭医生”。这一译名既不准确,又易引起误解——有的人就以为这类医生是某个家庭专有的医生。一些词典将其译成“家庭特约医生”,中国人还是不知所云,甚至不少人说,因为西方经济发达,所以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家的专职…  相似文献   

7.
马建国 《可乐》2011,(3):38-38
2005年7月初,在一家俄罗斯咖啡馆里,希拉克当着施罗德和普京的面嘲笑英国人的饮食。他说:"英国人对欧洲农业的唯一贡献就是疯牛。这是世界上除了芬兰饭以外最糟糕的食品,你怎么能相信饭烧得这么差的人呢?"在施罗德和普京的一片笑声中,希拉克还提起前北约秘书长、布莱尔内阁的国防大臣罗伯逊请他吃过一种令他胃口大伤的东西——苏格兰特产“哈吉斯”。他说:“这正是北约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8.
正有人问我在剑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说是人。那些历史上的名人不必多提,只说在平时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去学院餐厅吃饭,对面坐过来一位长者,英国人,已经90岁,一口流利的汉语,说自己1947年曾在北平工作,后来在剑桥东亚系做了汉学家;酒会上偶遇  相似文献   

9.
正俗话说,赚钱去美国,居住到英国。意思是,美国商业发达,是挣钱的好去处。而说到宜居国家,英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风景怡人,是享受生活的好地方。人在伦敦,我立即就深刻地感受到英国人对于环境的爱护之心,让我对英国人的"微环保"生活,大加推崇。英国的垃圾箱共有4种。颜色不同,易于辨认。所以,虽然每个箱子上都写着相应的说明,但其实不看也无所谓,只要一看颜色,就知道哪个箱子是  相似文献   

10.
英美MBA比较     
近年来,国内到英国和美国学MBA的人数日渐增加,成为一个新时尚,还有更多的人正在努力做各种各样的准备。但是,到底是到英国还是美国读MBA好呢?很多人对这个问题都举棋不定。那么,美英两国的MBA到底有什么区别?哪一个留学设计更现实一些?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下面的内容做一番参考,相信会得出自己的结论的。英国的MBA和美国的MBA可以说各有特点和优势。其中,一个最大的区别是两者的学习时间不同。美国的MBA需要2年,而英国1年就可以毕业了。所以,很多人选择到英国读MBA,其实看重的也就是1年就可以学成毕业这个优…  相似文献   

11.
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租界作为列强侵略中国的跳板,严重侵害了中国的主权。可是谁知道它的出现,竟然是一名英国领事和一名中国地方官交易的结果。英领事“挤”进上海城《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条约签订之初,散居在上海的英国商人和传教士只有25人。但参加条约签订的英国侵略军头子璞鼎查却认定中英贸易会迅速增长,来华英国人将大幅增加。于是,他决定预选英国人在上海的居留区。1842年12月,璞鼎查推荐巴富尔上尉为首任英国驻  相似文献   

12.
面对高科技时代的到来,西方许多有识之士纷纷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资源,以求为人类探索一种新的文化模式。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教授如此说:“中国提供了别的出路。时间可能对中国有利,因为我们一向习惯的爆炸式的生产发展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人可能比中国人更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未来的生活。”英国科学史家  相似文献   

13.
在今天美国土地上居住的人民大部分都是英国移民的后裔。美国的历史著作中有这样一个专门名词:WAS 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意指祖先是英国新教徒的美国人。他们构成了美国人民的主体。据1790年的统计,当时的美国人口除印第安人和黑人外,按其民族成分来说,其分配约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08,(11):7-7
沃尔特·罗利爵士是个著名的英国旅行家。他生活在16世纪伊丽莎白女王时代。他曾几次从英国航海去美国。他在美洲海岸探险的时候,看到印第安人抽烟草的叶子。他自己也想试试回了一些烟草叶。英国人还从未抽过烟,看到罗利吸烟,人们都觉得很奇怪。  相似文献   

15.
公元五世纪初,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辞去了彭泽令的官职,回到浔阳江边躬耕自给,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生活。此时,在遥远的英伦三岛上,英国人的祖先盎格鲁撤克逊人还在北欧原野上漂泊,英国诗歌之父乔叟要到近千年之后才开始创作他的伟大诗篇《坎特伯雷故事》。然而,到了十九世纪初年,在英格兰西北部风光旖旎的湖区,出现了一位大诗人——威廉·华兹华斯。他和我国东晋时代的诗人陶渊明都是诗歌领域里的开拓者,并各自在本国诗歌发展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们同样力求摆脱传统的束缚,以清新朴素的语言,白描的艺术手法,深邃的思想内涵,创造出崇高的诗歌意境,尤其是他们二人在气质上坡为相似,表现为对大自然的神往,对山峦与溪流的迷恋,对羊群与飞鸟的喜爱,可以说是超越了时间与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六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门肯(Henry Louis Mencken,1880—1956)发表了一篇作品,题目叫《美国语》(TheAmerican Language).这种提法很特别,颇具迷惑性.我们都知道美国人讲的是英语,也知道美国人使用的英语与英国人使用的有些差异,所以称其为“美国英语”.可门肯提出了“美国语”一说,似乎美国人使用的语言已经不是英语了,而是独立于英语的另外一种语言.其用心确实良苦.  相似文献   

17.
谈到美国英语及英国英语,很多人认为美国和英国是同文同种的国家。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既不同文,也不同种。美国是一个人种极为复杂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美国历史告诉我们英国殖民者真正开始成批地越过大西洋,定居北美洲,是在欧洲“文艺复兴”的后期。早在此之前,美国这块土地上已经有了来自欧洲的殖民者。美国(America)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8.
1963年8月20日到26日在华盛顿召开了第17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53个国家的2,044位心理学家。会议历时一星期之久。与会者探讨了当前和今后心理学工作的情况。他们绝大多数是北美洲人(加拿大148,美国1,480),有很多英国人(80)和法国人(52),也有相当数目的荷兰人(28),意大利人(24)和波兰人(18),以及较少的德国人(16)。大多数会议是在“五月之花”举行。在33个讨论会上,发表了140篇论文报告(并不是每篇都当众宣读的)。那些作为大会上公开宣读  相似文献   

19.
<正> 英国人和美国人以及其它英语国家里,人名一般由两个或三个字组成,如William Shakespeare和Franklin Delano Roosevlt;也有少数人名是四个字组成的,如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后两个是双姓).不管是两个、三个还是四个单词组成的人名,其第一个字总是名字,也就这个人的正名,英语中叫做firstname或given name或Christian name;其最后一个则是姓,英语叫做last  相似文献   

20.
幽默小品     
《今日南国》2006,(17):79-80
英国文豪萧伯纳是个瘦子,这是尽人皆知的。一天,他遇到一个有钱的胖资本家,资本家讥笑着对萧伯纳说:“萧伯纳先生,看到您,我确实知道世界还存在闹饥荒的现象。”萧伯纳也笑着回答:“而我一见到您,便知道世界闹饥荒的原因。”在一次制定美国宪法的会议上,有位议员说:“在宪法里要规定一条:常规部队任何时候都不得超过5000人。”华盛顿平静地说:“这位先生的建议的确很好。但我认为还要加上一条:侵略美国的外国军队,任何时候都不得超过3000人。”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揭露斯大林的暴行时,台下有人递条子上去。赫鲁晓夫当场宣读了条子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