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硝烟未尽,谁将成为下一个打击目标的传言便已甚嚣尘上。最近各种迹象表明,美国把新的打击目标锁定为伊拉克。 其实早在去年11月26日,美国总统布什便向萨达姆发出了明确的战争威胁。他要求伊拉克允许联合国恢复对其进行武器核查,否则将知道会产生什么后果。今年1月29日,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更是将伊拉克与伊朗、朝鲜一起列为所谓的“邪恶轴心国”。2月12日,萨达姆的死对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公开宣称:“美国目前没有向伊朗和朝鲜开战的计划,但伊拉克属于一种不同的类型,巴格达必须进行一次政权更迭。”美国副总统切尼最近也宣布,3月中旬,他将进行上台以来的首次出访,包括约旦、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等4个伊拉克邻国。显然,他是为了打击伊拉克做战前游说。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9,(23):4-4
《圣经》对布什的影响有目共睹,从来没有哪位总统在处理国家事务时像布什这样强调宗教。在伊拉克战争前夕。布什还很不慎地将这场战争比喻成“新时代的十字军东征”。  相似文献   

3.
枭雄的末路     
2003年12月13日傍晚,大批美军士兵突然包围了伊拉克北部一个叫达瓦尔的小镇,挨家挨户进行搜查。在一个农家院子里,美军发现了一个地洞,里面是一个蓬头垢面、长满灰白胡子的老头。还没等美军搞清楚是谁,这个老头就用英语说:“我是萨达姆·侯赛因。我是伊拉克总统。我想要谈判。”第二天,美国兴奋地向世界宣布,“我们抓住了他”。一代枭雄萨达姆就这样落到了夙敌手里,没发一枪一弹,甚至没有任何抵抗的表示。自从巴格达陷落、萨达姆神秘蒸发之后,全世界一直在猜测萨达姆的下落和下场,萨达姆也在多次录音讲话中鼓励伊拉克人英勇作战,把美国人从…  相似文献   

4.
2004年6月,我造访了西维吉尼亚州的一座不太景气的蓝领小镇——马丁斯堡。在那里,我对一个白人蓝领社区进行了采访。当时,选民们似乎对伊拉克战争与美国经济失去了信心。5个月之后,我在大选前的星期天重回故地,却发现马丁斯堡的大多数选民都支持乔治·布什。据分析,马丁斯堡的选民之所以支持布什。是出于以下两个原因:首先,布什反对同性恋结婚与堕胎,其次,布什发起了反恐战争(一位年迈的残疾人认为:“我觉得布什当选总统令我更有安全感。”)。尽管马丁斯堡的选民支持布什,但他们也同样在抱怨战争、经济以及其他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脸是自己丢的,面子是别人给的。2008年12月15日,大家在电视上可能都看到了以下精彩的一幕:美国总统布什卸任前最后一次访问伊拉克。在一次记者会上,一名仇视他的伊拉克记者连续两次向他投掷鞋子。但好一个布什,在这电光石火的两  相似文献   

6.
第一名:阿布·穆萨卜·扎卡维评级理由:今年在伊拉克和约旦上演的多部恐怖“大片”中,他是当仁不让的导演兼头号主角。美国人搞不清他有多少人马,更搞不清他的下一个目标何在。只有一声声爆炸在提醒世人,这位仁兄明年仍不会让布什与伊拉克政府消停。经典牛言:“你们(伊拉克人)要么选择我们们,要么选择他们(伊拉克政府)。”第二名:艾哈迈迪·内贾德评级理由:他于2005年6月当选伊朗总统。此后半年里,他又不时抡起大锤敲打西方国家。对于  相似文献   

7.
3月20日,美国发动的对伊战争爆发。经过20多天的猛烈打击,4月9日,美英联军夺取了包括首都巴格达在内的伊拉克大部分地区,美国宣称萨达姆政权已经倒台。但伊拉克主要领导人以及共和国卫队的集体蒸发,却使得这场战争又平添了新变数,美国总统布什承认,“战争远未结束”! 每一场战争都会给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伊拉克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布什最近宣布向伊拉克增兵,并且对指挥伊拉克战争的军方领导人进行了“大换血”,希望能够通过人事和战略调整稳定伊拉克局势。但是负责执行伊战新政的美军高官却对目前局势感到十分担忧,他们认为美军在伊拉克的新战略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3月20日凌晨5点35分(当地时间),部署在海湾的美国军舰向伊拉克发射了大约4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继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政府为实现酝酿一年之久的“倒萨”战争终于打响。4月11日,战争开打三个星期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已经不再掌权”。短短21天里,这场毫不对称的高科技战争峰回路转,意外不断,不但让军事专家们大跌眼镜,也让普通百姓如雾里看花。战争刚打响,为了尽快实现“擒贼先擒王”、把萨达姆赶下台的目标,美国军队就在炮火的掩护下,越过伊科边境,大举向伊拉克纵深推进。最初的几天,美军的地面进攻几乎未遇有效的抵抗…  相似文献   

10.
人们曾经想象,美国总统在召开作战会议时再三向其亲信表示,他的军事力量,也就是世界最强大的战争机器不会用来推进“建立国家”。可现在事实却与这种想象大相径庭。 总统布什、副总统切尼、国务卿鲍威尔、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安全委员会顾问赖斯和中央情报局局长特纳特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几乎所有会议上都分别表示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与"布什原则"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之后,布什政府看到了利用美国军事力量建立一个世界新秩序和美国永久领先地位的机会。新的“布什原则”倡导一个鲁莽的“先发制人战争”和“政权更替”,以清除独裁政权,传播民主。伊拉克是这一原则的最早试验品。由于对伊拉克现实、国际制度权力结构和美国力量范围的错误百出的先入之见,布什原则彻底失败了,并导致美国权势的明显削弱。实际上,布什原则在伊拉克的运用事与愿违,美国的军事力量陷入了一个四面楚歌、代价昂贵的失败事业中。经历了这一宏大野心的失败,布什政府在剩下的两年任期里不得不面对两难选择:或者收拾残局,重建美国的实力;或者面对进一步衰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面对SARS危机的法学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发生的两场战争促使人们重新面对人类自身。一场合法性备受质疑的伊拉克战争或许会给伊拉克人的未来带来希望 ,但战争带来的灾难 ,以及与战争相伴随的抢劫、私刑和各种暴力事件 ,却现实地摆在伊拉克人和国际社会面前。实际上伊拉克战争使伊拉克人遭受着双重劫难。没有政府以及政府建立的秩序 ,这种无政府状态对战时社会和民众制造的伤害 ,将大大超过战争本身产生的灾难。一场没有硝烟的遏制SARS流行的战争 ,显示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和相互合作的必要性。人们充分意识到 ,人类社会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许多情形下面临着共同的命运。法国《…  相似文献   

13.
我说海那边     
讲礼仪不能说是辛苦 许多年以前,我曾听过一则流传甚广的笑话;一天,一位来台湾观光的外国人,搭乘计程车(即出租车)到某地;趁着红灯亮时,这个司机用力地咳嗽了几声,随即将嘴里嚼烂的槟榔连渣带汁地朝窗外吐出一地腥红。老外乍见,惊呼道;“MY GOD!你们台湾人工作都这么努力吗?怎么病重到吐血还不休息?”  相似文献   

14.
2007年8月,乔治·布什在对“海外作战退伍老兵”的一批热心观众讲话时,第一次把伊拉克战争同越战进行了比较。总统说:“那时就像现在一样,人们认为真正的问题是美国的干涉,如果我们撤出,杀戮就会停止。”  相似文献   

15.
获奖作者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的新著《作战中的布什》把我们带入白宫作战室。他利用来自秘密会议的笔记和记录,以及与总统及其战争内阁成员的广泛面谈,叙述了一个几乎猝不及防地受到恐怖主义打击的白宫的故事。他也叙述了随之发生的战争的故事。 艾菲尔:当你写作此书时,对你来说最大的意外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您不信任我     
出租车把我载到一幢大楼前。“劳驾,”我对司机说,“别关计价器。我到公司里去去就回来,然后我们再朝前开。”司机不满地皱了皱眉,“先结账不是更好吗?”他问。“不不,我还要继续坐您的车呢。”我说,“瞧您,不信任我吗?您想我会溜掉?”“我什么也没想,”司机说,“什么样的乘客都有嘛,有人会溜,有人不溜……”我冒火了,“行啊,我把我的公文包留下。可是您要允许我记下您的车牌号码。”“您这是干嘛?”司机皱起了眉头,“不信任我吗?您想我会开车溜掉?”“我什么也没想,”我说,“什么样的司机都有!”“啊,说什么呢?”司机说,“那好!把我的车号…  相似文献   

17.
布什总统所面对的有关伊拉克、朝鲜和反恐的决定,可能证明与美国领导人数十年来所面临的任何决定一样重大。他的决策能力如何?哪些局限妨碍他的判断?本文作者在对他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涯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布什精力集中,决策迅速,坚定不移,善于用人,当然也十分聪明,能够成为一位给人深刻印象的总统。  相似文献   

18.
回家     
鲍威尔接到父亲汉默的电话,汉默的声音显得很疲惫:“我的孩子,你在忙些什么?”汉默是一个乐天的老头,鲍威尔的母亲去世以后他独自住在四十里外小镇上的一间大房子里,每天种花剪草,或者带着他那条老狗去散步,生活得闲散自在。这个电话不同寻常。鲍威尔有些担心,他说:“爸爸,您好  相似文献   

19.
“我们受到世界集体意志的支持,”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在2001年10月发动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战争时这样宣布。对许多人来说,所谓集体意志有一个名称,叫做“国际社会”。这个使人感觉良好的词语叫人想起一个无所不知又乐善好施的组织,它做出决定,采取行动,都是为了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利益。但言必称国际社会非常容易,要为它下个定义却殊非易事。《外交政策》杂志邀请了意识形态领域的9位知名人士,其中有思想家,活动家,记者和决策者,请他们对“国际社会”作一番审察,并亮出他们的看法。这样一个社会是否的确存在?如果存在,谁是它的成员?谁又不是?这个社会反映哪一方的价值观念?也许最重要的是:它目前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它应该怎样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美国总统布什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即将结束,探讨布什政府上台以来所推行的内政外交政策的得失成败,近来已逐渐成为美国学术界的焦点话题之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指出,因推行大规模的减税政策以及设计不良的健保计划,对外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使得美国债台高筑,贫童差距日益拉大,并在国外引发大规模的反美浪潮。就理财能力而言,布什已取代胡佛成为美国历史上的“最差总统”。布什的继任者将不得不花费巨大精力收拾布什政府在经济上留下的烂摊子,而要完全扭转,则需要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