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许多时候,不仅能力相同的人常常会做出不同的成绩,而且能力差的人往往还可能比能力强的人工作得更好。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一个人的工作业绩不仅取决于他的工作能力,而且与他的工作动机被激发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领导者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责任激励艺术,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贝格大概是20世纪最杰出的剧作家,但就连他那样成功的人也会说:“我觉得失败是家常便饭,在失败的恶劣空气中深呼吸,精神会为之一振。”细心检讨挫折的因果很重要。你  相似文献   

3.
失败的勇气     
成功固然是勇气和智慧的产物,但失败往往是勇气的炼金石。真正的勇士从不惧怕失败,失败的勇气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态度。人们常常对自己期望过高,人性的弱点就在于很难承认自己的错误,而自然界又是一个很奇妙的存在,如果你违背了它的规律,它就会毫不留情地给你以惩罚,这惩罚足以令你瞬间清醒。懦弱的人会从此一蹶不振,怨天尤人;勇敢的人会从其中发现暗藏的玄机,然后调整状态继续向前迈进。一个能从失败中爬起来,坚持自我,同时又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人,是最可敬的。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每一个管理者来讲,都会面对若干指标,而且各项指标间又相互支撑或相互制约,就单项指标而言也存在着平衡的问题,比如有的指标太低会影响客户满意度,但如果太高,又会带来公司成本的增加等等,所以指标的改善和控制是管理者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那我们如果来管理我们的各项指标,以其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呢?当一项指标出现大幅波动时,我们如何来分析和改进呢?  相似文献   

5.
荣誉     
培根 《领导文萃》2006,(12):102-102
人的荣誉应当与人的价值相称。如果荣誉大于价值,不会使人服气。反之,内在价值大于荣誉,就不会被人认识。当一个人完成了从无人做过的事业,或者虽曾有人尝试,但失败了的事业,那么他所获得的荣誉,将远远高于追随别人而做的事业——哪怕后者更难也罢。假如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有利于社会中的各种阶层和团体,那么他得到的荣誉就会更大。有些人在荣誉上得不偿失,因为他不善于爱惜自己。如果能做成别人都尝试而失败过的事,那么他的尊名将像多面的钻石,焕发出最耀眼的光彩。所以,在荣誉的追求上,有竞争的对手更好。聪明的侍从有助于扩散荣誉。西塞罗…  相似文献   

6.
正一般人都会认为,如果有一天我提出了辞职而被上司挽留,那就说明公司很需要我。如果我选择留下,不仅能加薪,而且能更好地体现我的价值。其实,现实中并不一定是这样,大部分时候你的上司挽留你,也可能只是给你摆了个龙门阵而已,只是为了先稳住你。如果你在公司里是比较重要的核心人物,那么当你提出离职以后,老板的第一反应是目前公司有没有立即可以顶上来的人。如果暂时没有,即使你被上司挽留住了,他也很可能已经在心里琢磨着要找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走向富足     
我的一、二年级是在一所乡村小学度过的。那两年使我初步对于贫富有了区别的能力。印象很深的是一位黄姓同学,他的穿着比别人新颖,缺乏补丁,同时,当其他农家子弟在中午吃着自带的地瓜糊时,他通常是吃白米干饭。我们的文具因没有文具盒而随便塞入书包内,而他不仅有而且精美。一些细小的差异使我看出──他家里很有钱,富足。不过,他的成绩总是不太好,这也使我略感慰藉──自己也有富过他的地方。 物质上的富裕与否,有时是很容易分辨的。如果不是有意隐藏,从一个人的衣食住行花销上,就可以洞见他的富足程度。一般说来,一个人摆脱…  相似文献   

8.
“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领导工作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就如同乘风破浪的航船永远达不到彼岸一样毫无意义。但确定创造目标,必须难易适度,用形象的话说,就是“跳起来摘桃子吃”。如果“桃子”垂手可得,那就说明这个目标的确定尚未最大限度地激励出人的创造性。如果“桃子”悬得太高,跳起来也摘不到,也会使领导者的创造欲望遭遇挫折。  相似文献   

9.
有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早上突然从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来,其中一人忙着穿球鞋;另一个人时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熊,我是要跑得快过你。"故事听起来有点无情,但竞争就是如此残酷。因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变数并且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界,跑得快不快,很可能成为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快"、"好"、"能干"、"聪明"其实都是相对的形容词,有的时候知道我们竞争对手是谁非常重要。在太阳出来的时候,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就开始跑了。狮子知道如果它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它就会饿死。对羚羊来说,它知道  相似文献   

10.
不妨设想一下,我们都待在一个会场里,听一个管理学专家作报告。如果他说“城市的各项规章制度应当是严肃的”,大概我们都会频频点头。如果他进而说“严肃过了份却也要不得,那就是不通情理、不近人情”,那我包管有一半以上的人会犯疑,会摇头——“制度不是应当不折不扣地执行吗?”  相似文献   

11.
仕与不仕     
刘兴雨 《领导文萃》2014,(23):88-90
正中国人一向把做官看得很重。如果说谁有出息了,往往是指谁当了什么官。所以古人十载寒窗苦读,往往为的是出人头地,混个一官半职,所谓学而优则仕。如果读了很多书,而没能当上官,那书就像白读了似的。过去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里的达也就是当官,而且是当大官,不然怎么兼济天下。当然,有些人达了也未必兼济天下。这些人天生就不愿为天下做点儿什么事,留点儿什么念想。他或许会想:兼济了天下,谁又会给我什么好处?虽然有些人并不愿兼济天下,但官还是愿意当的。中国的老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人生是非常美好的,但过程确实是痛苦的。 人生出来最终要死,那何必要生呢?人不努力可以天天晒太阳,那何必要努力以后再去度假晒太阳呢?如果从终极目标来讲,觉得什么都是虚无的,可以不努力,那样就会产生悲观的情绪。  相似文献   

13.
<正> 成功的公司总是相似的,失败的公司各有各的教训—— 我曾经创办过一家艺术品装璜公司。开始那个阶段,公司在运行中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不能说飞黄腾达,但也是风车斗转。那时,公司招聘了不少人,特别是我的一位朋友主动入股,并当我的助手。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公司破产了。“败军之将不言勇”,不过,失败的教训我是经常反思的。今天看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用错了人。如果命运青睐我,有朝一日再让我当上老板,有这么几类人,我是绝对不会再重用了。  相似文献   

14.
罗红是谁?也许你不认识,但你可能看过他的摄影作品,北京地铁里到处都是;如果你没有见过,那你应该吃过他的蛋糕;如果还没有,那你应该知道他创办的好利来,700多家店面遍布全国上百个大中城市;如果这一切你都一无所知,那你早晚有一天会知道,因为他要把好利来开遍华夏大地,即使他做不到,他的后来者也一定可以做到.  相似文献   

15.
吃亏是福     
古古 《领导文萃》2005,(7):135-137
据说有个沙石老板,没有文化,也绝对没有背景,但生意却出奇地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所有的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真正的赢家。吃亏是福。因为人都有趋利的本性,你吃点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使你的事业兴旺发达。但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吃亏的人实在太少,这并不仅…  相似文献   

16.
万青 《领导文萃》2006,(2):86-86
■你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你的态度。■当你放弃的时候,失败才成为事实。■每个人都会被击倒,问题是:你有没有退缩?■成功的人做失败的人不敢做的事。■当你不再试图改变他人而开始改变自己时,你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好。■当我们为我们的想法、决定和行为负责时,事情会变得更好。■当你期待成功,你的头脑就会锁定成功。■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你所必须做的就是抓住它。■如果你不知道想去哪儿,你怎么会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如果你不敢出发,你就没有机会到达。不出发,就没机会到达@万青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做过种种尝试,但到头来,都以失败告终。为此, 他非常苦恼,就跑去问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个老船员,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却一 直关注着儿子。见儿子问自己,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很早以 前,我的老船长对我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间,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老船长说:  相似文献   

18.
<正>基层干部可以说是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他们不但担负着把宏观政策转化到微观现实中的重任,而且还背负着把群众意愿反馈给执政核心的嘱托。从这一点来说,基层干部就是实现政通人和局面最关键的纽带。如果基层干部队伍出现了问题,必然会导致政策贯彻落实失败、群众难以反映意愿等沟通断裂的危险,而这个问题往往是国家实现政治稳定最大的隐患。但是,当下的基层干部队伍面临着上级认为无能、群众认为腐败的尴尬局面。当作为关键纽带的基层干部群体被上下双方都看不上的  相似文献   

19.
抱怨的开始     
尹玉生 《领导文萃》2006,(8):177-177
我的一位朋友住在佛罗里达海岸附近,距离肯尼迪航天中心非常近。我问他:“住在海边,还能经常观看发射航天飞机,一定非常有意思吧?”“我从来没有去过海滩。”他回答,“我甚至懒得迈出家门去观看发射航天飞机。”“你在开玩笑吧?为什么?”我不解地问。“我已经见过很多次了,没什么好稀奇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有很多我们熟悉和亲近的人,我们几乎天天都能见到他们;当我们天天能见到他们的时候,我们就慢慢地忽略他们;当我们忽略他们的时候,我们就很少再去欣赏他们;当我们很少欣赏他们的时候,我们就很少感激他们;当我们不再感激他们的时候,我们…  相似文献   

20.
正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这正像人们常说的"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如果没有那些挫折,没有那些曲折和苦涩,他也许还不会取得成功。成就事业的过程往往就是战胜挫折的过程。强者之所以为强者,不在于他们遇到挫折时根本没有消沉和软弱过,而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