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58# 全精炼石蜡为原料,采用无催化技术进行氧化,氧化温度130 ℃,氧化时间2 h,氧化后的石蜡物性与天然蜂蜡相近。将氧化后的石蜡进行乳化,研究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对乳液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化温度为90 ℃,乳化时间为40 min,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使用硬脂酸与三乙醇胺复配的乳化剂时,获得了乳化效果最佳的乳化蜡。  相似文献   

2.
用生物质裂解残炭制备活性炭,采用了水蒸气活化的方法,应用正交实验法对诸多影响因子进行考察,在筛选关键因子并优化工艺条件(活化温度770~780°C、活化时间4 h)后,可以得到碘值691.94 m g/g,亚甲蓝值280.93 m g/g左右的活性炭产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溶菌酶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确定了具有较高包封率的工艺条件。采用逆相蒸发法,考察了溶剂密度、膜材浓度、制备温度和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溶菌酶脂质体包封率、稳定性及形态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6 g卵磷脂和0.3 g胆固醇加入到12 mL密度为1 g/mL的混合有机溶剂中,37°C下用逆相蒸发法制备溶菌酶脂质体,并对其进行1.5 m in超声后所得产品包封率可达84%以上,所得脂质体形态圆整,粒径为150~400 nm,在4°C下保存40 d外观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杏仁露稳定性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离心沉淀率判断杏仁露稳定性的方法,研究了稳定剂、乳化剂、络合物的种类及配比等对提高杏仁露稳定性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稳定剂以PGA效果最佳,CMC、海藻酸钠次之;乳化剂用蔗糖酯、单甘酯复配HLB=10为最好;络合剂中,三聚磷钠的稳定效果比柠檬酸钠好.  相似文献   

5.
以乳状液稳定性为指标,在室内评价了腐植酸盐对吉林稠油的乳化作用。结果表明:腐植酸盐可以作为稠油乳化剂使用,具有一定的乳化降黏作用,但因原料、生产工艺不同,乳化性能存在差异。腐植酸盐与氢氧化钠复配使用可大大提高乳化性能。腐植酸盐可有效提高表面活性剂对稠油的乳化效果,其中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效果最好,对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6.
考察温度、颗粒度等热解条件对废轮胎热解行为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热天平仪考察温度、颗粒度对废轮胎热失重的影响;采用管式反应器考察温度、颗粒度对热解产品(包括热解气、热解油和粗炭黑)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温度是影响废轮胎热解产品收率的关键因素,400~550°C时热解失重速率最快,超过550°C接近完全热解;若废轮胎热解以得到热解油为目的,温度控制在400~500°C时,热解油产率最高。颗粒大小也是影响产品收率的重要因素,在400~550°C,随着颗粒度的增加废轮胎热解更加完全,粒径为0.3 mm和5.0 mm的废轮胎颗粒热解活化能分别为73.1 kJ/m o l和55.8 kJ/m o l;颗粒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也很大,而当颗粒度超过5 mm时对热解产品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有机硅烷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机硅单体和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的方法制备了苯丙乳液。讨论了聚合机理,研究了聚合条件,考察了单体配比、乳化剂和保护胶对共聚乳液性能的影响及不同硅烷的改性效果,确定了苯丙乳液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低压纳滤膜法回用乳制品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水回用为目的,研究了低压纳滤膜法处理乳制品废水的工艺,系统地讨论了操作压力、进料流量、pH值、料液浓度、运行时间、浓缩比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考查了纳滤膜对废水的COD、浊度和SS的去除效果.在本实验条件下,纳滤膜法处理乳制品废水的最佳操作压力1.3 M Pa,进料流量28 L/m in,pH值为7.经纳滤膜处理后出水的COD为12.17 m g/L,浊度和SS均检测不到.因此,该出水可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回用.  相似文献   

9.
在反应温度为85~90°C,反应时间为3.5~4 h,催化剂含量(质量百分数)为反应物总量的0.005%~0.01%以及无溶剂的条件下,采用硅氢加成法将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含氟单体及硅烷偶联剂与低含氢硅油进行接枝共聚,成功地制备了一系列有机氟硅聚合物。通过控制聚合物的投料比,可以通过自乳化法制备得到水性氟硅聚合物乳液。采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有关产物和乳液进行了结构分析,系统地研究了乳液流变性、表面张力等性能,结果表明:w=0.020的水性氟硅水分散物的表面张力降低至20.0~26.0 N/m;从流变曲线可以看出结构对其粘度的影响;偶联剂的引入,对表观粘度及流变性有比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黏结层路用性能不足导致沥青路面产生推移、坑槽等早期病害现象日益严重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固体颗粒稳定乳液的Pickering乳液体系,制备了纳米SiO2乳化沥青,并将其与高胶乳化沥青复配成纳米乳化沥青;然后通过基础性能试验确定了纳米乳化沥青最佳配方;最后制备出乳化沥青A、乳化沥青B和普通乳化沥青,并作为对比组进行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纳米乳化沥青在储存稳定性方面优势明显,且高温稳定性要优于其他3种乳化沥青。初步判断纳米乳化沥青应用在黏结层中效果较好,比其他3组乳化沥青在储存稳定性与路用性能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次氯酸钠氧化淀粉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氧化淀粉生产过程中次氯酸钠浓度、氧化反应温度、氧化反应液的pH值、浆液浓度对变性淀粉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浆纱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毛羽数、上浆用浆液粘度等性能指标,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运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纳米复合氧化高银粉体。探讨了各种工艺因素,如:耗散能、过饱和度、反应时间、分散剂等对粒子粒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分散剂和反应时间是制备该纳米粉体的最关键因素,产品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聚乙烯型非离子分散稳定剂D J2004、反应温度80℃、m(分散剂)∶m(A gNO3)=0.25、过硫酸钾浓度76.3 g/L、反应时间15 m in、理论过饱和度比1.5。在此条件下,可制备出粒径为50~80 nm,含15%~20%(质量为分数)A g2O2的新型纳米杀菌粉体。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摸索灵芝发酵条件,本试验测定了不同液体培养条件(葡萄糖浓度、培养温度、摇瓶装液量)对灵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体系中不同葡萄糖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对菌丝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培养最适温度为28℃,最适摇瓶装液量为150~180 m L(500 m L三角瓶).同时,还测定了摇瓶培养过程中培养基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并通过发酵罐试验研究了灵芝深层发酵过程中p H值和DO值的动态变化和菌丝密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一种耐高温体系,该体系由腐殖酸钠、甲醛,增强剂和0.02%的HPAM溶液四部分组成,考察了腐殖酸钠质量分数、甲醛质量分数、pH值、矿化度的变化对堵剂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堵剂的最优配方并对该配方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堵剂基液初始粘度为10mPa·s,易于输送和泵入,成胶时间18h,成胶后的强度为0.087MPa,最佳适用的pH值范围为7~9,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能力、长期稳定性、封堵性能及廉价等优点,在高温低渗透油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连续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中,氢气分压9.0 M Pa、温度300~345°C和体积空速0.6~1.2-h 1条件下评价了加氢裂化尾油的加氢异构性能。研究了反应产物的碳数分布和族组成变化,并建立了三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润滑油基础油收率可达75%左右,粘度指数在110以上,适合生产AP I II+标准的润滑油基础油。所建立的芳烃和环烷烃、长链烷烃、轻质产物的三集总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产物分布。  相似文献   

16.
在微波单因素萃取的基础上,采取L9(3^4)正交优化实验,探讨微波萃取时间、溶液pH值和料液比对肌苷酸萃取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影响肌苷酸微波萃取的主要因素为微波萃取时间。其次为溶液pH值和料液比.在微波功400W的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萃取时间4min,溶液pH值为9,料液比为1:20,此时肌苷酸萃取率为99.1%.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龙眼果皮酶促褐变产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以样品中总蒽醌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的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应用回流法提取褐变产物的影响,探讨提取龙眼果皮中酶促褐变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褐变产物的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回流法提取酶促褐变产物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8h,料液比为1∶2,提取温度为40℃.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酶促褐变产物比较稳定;但对光照比较敏感,尤其是在紫外光下稳定性较差;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比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好;在4种不同种类添加剂影响下,其稳定性均变差.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龙眼果皮总蒽醌浓度为9.55 μg/mL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74.1%;浓度为4.55 μg/mL时,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达81.6%;浓度为6.70 μg/mL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达86.1%.回流法可提取龙眼果皮中酶促褐变产物.温度对酶促褐变产物稳定性影响不明显,光照、pH、食品添加剂因素影响其稳定性.酶促褐变产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OH和·O2-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内径94mm,高2.1m的填料塔内进行了热、质同时传递过程的热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一个合适的(液/汽)质量比为7.7~13.3。当系统内液汽比在该范围附近时,床层内气相温度分布比较稳定。同时,对填料塔内热质同时传递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计算出在本实验系统的操作条件下,全塔平均传质和传热系数分别为:kg=0.060kg/(m2·s·MPa)和αg=2.01W/(m2·K)。本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应用到工业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应用自己研制的电解反应设施,对川中油气勘探开发公司生产分离后的现场污水进行了电解试验,对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并用密封法测定COD(化学需氧量)值。实验结果表明:从降低Cl-浓度、降低COD值以及吸光度方面综合考虑,电流密度为1~2A,电解时间为30~90min为处理高含氯离子污水的最佳条件。采用混凝絮凝-电解法联用技术处理高含氯离子污水,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污染小、投资少、效果好的优点,可以达到使污水的COD值减小、氯离子浓度降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1-十八烯为单体,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Span80为乳化剂,环己烷为致孔剂,加入无机盐氯化钙,采用油包水高内相比乳液模板法合成了长链烯烃高吸油性树脂,并研究了其对氯仿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交联剂、反应时间、引发剂、乳化剂、聚合温度、水相体积等因素对该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合成高吸油性树脂的最佳条件,所得高吸油性树脂对氯仿的吸油率为27 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