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由:女工李芳向仲裁委申诉,她1998年3月调入被诉单位工作,单位因没有岗位而鼓励职工自谋职业,她便于1999年8月到上海打工。2005年8月回到单位,单位告知她不属于改制对  相似文献   

2.
『案情简介■ 去年4月12日,浙江省嵊州市某领带服饰公司员工王某向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诉称其辞职时公司拒绝退还在招工时向她收取的200元实习费.市监察大队立案后,经向有关人员调查并查阅该公司的收款发票簿,证实该公司先后向25名新招员工收取了200元~500元不等的实习费共计5000元.  相似文献   

3.
刘女士1989年4月与某服装厂签订了8年的劳动合同,1997年又续签了3年的劳动合同.1999年末刘女士要求辞职从事个体经营,企业未准.为防止刘女士不辞而别,企业于2000年1月开始扣发了刘某的工资报酬(计3个月2550元),2000年3月合同到期,刘女士不理会厂方是否同意,口头打个招呼后就离开了工厂.刘女士离厂后,企业扣押了刘某的个人档案,考虑个人档案的问题,刘某未对劳动报酬问题进行追究.2001年4月,企业将刘某的档案移交给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同年7月刘某获知后随即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提起申请,要求该服装厂补发其在企业工作期间的3个月劳动所得2550元.劳动争议仲裁委以刘某"超过申诉期限"为由未予受理.同年10月,刘某又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举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受理了此案,责令企业支付刘某的劳动所得2550元,并加发25%的经济补偿金637.50元,共计3187.50元.鉴于企业的积极态度,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建议免除了对该企业的行政处罚.此事得到处理后,刘某对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大加感激之词,而又多次在公众场合抱怨劳动仲裁部门不立案、不调查,没有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劳动者》2005,(1):30-31
我大学毕业后和单位签了五年的劳动合同,目前仍在一年的见习期内,我现在想辞职,单位让我交2万元的违约金,但合同上并未规定违约金条款。请问:在试用期和见习期解除劳动合同有何不同,我要向单位承担2万元的违约金吗?  相似文献   

5.
从前,坐办公室这个职业是个非常令人羡慕的工作,风吹不到,雨淋不着,一切无忧.风水轮流转,现如今,压力最大、身体最差,甚至出现意外最多的,也属办公室一族.现代办公族不少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被各种现代综合征所缠绕,苦恼不堪.因此,根据"治未病"的原则,要及时做好预防. 刘女士所在报社搬进一座新建写字楼办公,由于办公条件的改善,她和同事们都感到很惬意.但半年之后,她和同事相继出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不适.要么头痛、疲劳、昏昏欲睡,要么鼻干、咽燥、咳嗽,要么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这种情况被称为办公楼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大楼内部空气质量不好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张梦遥 《新劳动》2002,(19):34-36
日本的《朝日新闻》称她为“中国的阿信”。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说她是“中国的火锅皇后”。英国的《泰晤士报》则直言:“她就是长江上游的红色资本家”。她是美丽的火锅皇后,有着重庆女性特有的妩媚与泼辣。爱人称她是——企业之魂,女儿称她——胖妈妈,员工们称她——小天鹅之母。她的成功,为我们诠释了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的成功奥秘:那就是永不满足安于现状,抓住机遇,并努力执著向所选定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7.
单位暂扣员工毕业证书的现象不在少数,但这一做法也带来较大风险:成都一家公司因收取员工毕业证后不慎弄丢,被双流县法院判令赔偿员工4000元损  相似文献   

8.
陬人 《劳动者》2004,(8):23-23
古代有个商人,因为做生意急需一笔资金,便向一个高利贷者借了很多钱,但不幸的是,后来他的生意赔了本,无力还债了。高利贷者相中了他漂亮的女儿,于是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他将在一个箱子里放上两块鹅卵石,一块是白色的,一块是黑色的,然后让女孩子将手伸到箱子里面自己选择一块。如果女孩选中了白色的鹅卵石,那么商人欠高利贷者的钱就一笔勾销,从此两不相欠:如果女孩选中了黑色的鹅卵石呢,那么女孩子就要给高利贷者做小妾,以抵偿她父亲的欠债,否则就要将商人送进监狱。然而,女孩在不经意问看到高利贷者将两块黑色的鹅卵石放进了箱子里,她明白了高利贷者的丑恶用心,也就是说无论她从箱子里取出哪一颗鹅卵石,都逃脱不了给高利贷者做小妾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9.
蹒跚的步履,质朴的话语,写满沧桑的脸庞,常年奔波于企事业单位、慈善团体、偏远山区……她,就是重庆市药品检验所离休干部、共产党员卿孙碧。我们在追寻她的足迹时,听到的是一个个感人肺腑、充满艰辛、让人敬仰的故事。卿孙碧,1929年出生在旧社会的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是旧  相似文献   

10.
1年没见,李妹象换了一个人似的。过去愁眉忧郁的她,如今精神焕发,满脸笑意。1年前,毕业于艺术学校的李妹迷上了摄影,她向文化宫领导申请搞专职摄影,可单位的领导说资金短缺,让她到办公室做文书。李妹的家乡有仙鹤、有大海、有滩涂,她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把这些美好景物一一摄入境头。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她举办了个人影展,展出的近百幅摄影作品在当地引起了轰动。随后,她的作品接二连三在省和国家级的影展中展出,有的还获了奖。现在她被省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成为全市唯一的一位女摄影家。  相似文献   

11.
杨学友 《劳动世界》2016,(13):40-41
一些不诚信的用人单位为攫取不义之财,常在劳动合同上设下种种陷阱.当发生利益之争时,便用“陷阱合同”欺负劳动者.签下“陷阱合同”就得自认倒霉吗? 陷阱一:空白合同被填空,也得以合同为准? [案例]刘女士在一家机械包装公司工作7年.因公司厂址搬迁远郊,刘女士因上班不方便为由提出辞职.公司同意后在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时,双方在7个月工资补偿数额上发生分歧.劳动仲裁审理中,公司突然拿出一份有刘女士签字的劳动合同,上面记载刘女士月工资为2800元.  相似文献   

12.
家住富顺县富世镇西大街92号的邓素芳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在单位工作了17年,可到了退休的年龄却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为了给自己的权益讨说法.邓素芳申请了劳动争议仲裁并前前后后打了4场官司,但她的养老金至今依然没有着落。  相似文献   

13.
李德勇 《劳动世界》2016,(10):63-63
结了婚却不对外宣称自己“已婚”身份,近年来都市里出现越来越多的此类隐婚族。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老板得知员工隐瞒了已婚事实,以违反诚信为由,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案例的与日增多。近日,李女士就遇到了此类事情,她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撤销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4.
周力军 《劳动者》2004,(10):24-24
方京生。私营企业董事长。公司出纳是中专刚毕业的女孩,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她认为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但她一直没有看清楚,这个男人却是毁了她一辈子的人。她一直死心塌地为那个人不惜牺牲自己的前途,在前几天,听任男友的指使,身为公司出纳的她,偷窃了公司30万现金。公司没有选择马上报案,因为当时基本就确定了嫌疑,然后是通过苦口婆心的谈话,让女孩交待了作案原因及经过。我得说这做法确实未必好。但我还是不想先把事弄大。我是公司的大股东,所以在处理上比较有发言权,在看  相似文献   

15.
刘晓琴是剑阁县就业局失业保险股股长,身为女性,她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带领4名股员征收全县475个单位13万名职工的失业保险、年征收失业保险基金200余万元的重担。多年来,她带领失业保险股全体工作人员在县内破产企业增多、财政困难、失业保险工作环境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她个人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劳动保障系统先进个人。干过失业保险工作的人都知道,失业保险工作开展难,难就难在首先要做好人的工作。刘晓琴时时要求工作人员从人性化服务入手,用真心、真情、真意去打动参保单位的领导,而她自己也是这样做的。2000年,该县某单位全年应缴失保费6万元,工作人员多次催收未果。后来刘晓琴听说该单位领导生病住院了,她便急忙带领一名工作人员前去看望,结果费尽周折才见到这个单位的领导,见当时没有人照顾他,刘晓琴二人充当起了“临时看护”,一人去给他拿药,一人守在其病床前一边看护他打吊针,一边向他宣传政策。那位领导感动地说:“你们这种精神让我难以拒绝。”并立即打电话通知单位办理失保的工作人员全额缴费。就是以这种让人难以拒绝的精神,刘晓琴和她的同事们一次次啃下了“硬骨头”。去年,剑阁县失业保险费的征收任务是234万元,时间紧、任...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陈某于2001年3月应聘到某报社发行部所属某发行站从事该报的发行工作。报社向陈某提供了有关发行工作的物品和规章制度文本,收取陈某200元风险金(保证金),并口头约定其基本工资及效益工资计发标准,但报社未与陈某签订劳动合同。2001年9月23日,报社发行部下发《通报》称  相似文献   

17.
一些用人单位在用工过程中有收取劳动者抵押金的现象。劳动抵押金是用人单位非法向劳动者收取的费用,其名目有保证金、风险金、培训费、集资款、折旧费等,有的用人单位还向劳动者索取有效证件,如身份证、驾驶证、毕业证、户口簿等作为抵押。这种现象最为突出地存在于劳动用工的  相似文献   

18.
在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里,买红妹饰演的陈太辗转西雅图各大商场,疯狂扫货。可那毕竟是电影,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很少有机会亲自出国淘货。李若兰从中看到了商机,她专门帮人“海淘”,只是收取一点手续费。没想到此举大受欢迎,3年她就有了14万“粉丝”,而且赚到了百万财富!  相似文献   

19.
焦瑞芹是1974年4月结的婚。婚后一年半,丈夫在工作中受重伤住院。当时他们的儿子才两个月,她整天家里、医院来回跑。由于伤势较重,丈夫瘫痪了。试想: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突然瘫痪在床,会是怎样的心情!我想,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得到。当时,丈夫的心情低落到极点,不由产生轻生的念头。看着丈夫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焦瑞芹心如刀割。她该怎么办?在当时,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丈夫倒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厦将倾,她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该如何面对。焦瑞芹哭了--命运为什么会对她如此苛刻;无情地将她与爱人的美好憧憬给撕破;让一个老实、憨厚、任劳任怨的人经受折磨;让这个原本不堪的家雪上加霜……她曾无数次地在心里渴求着:谁能告诉她该怎么办?谁能帮助她?看看身边无助的绝望的爱人,亲亲怀里的孩子,她找到了答案。“我知道你心里难受,我也一样。经过这一年多的相处,你已经成为我的依赖,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你放心,无论发生什么我绝对不会离开你!”于是,她打起精神,竭尽所能照顾丈夫。在当时,根本谈不上什么补品,吃上细粮就算是营养品了。为了给丈夫增加营养,在她丈夫住院的半年里,她没吃过一口细粮,把每人每月只供应的五斤细粮全都给攒了下来留给丈夫。她的一举一动无不让病床上的丈夫感动不已。她是搞土建的,干的都是力气活,下班走回家后也得不到休息,又是挑水、劈柴、又是洗衣服看孩子,到了晚上她把被子铺好,总是先把丈夫安顿下来,再哄孩子睡觉,孩子睡着后,还要给丈夫按摩双腿,有时半夜起来还得给丈夫接尿。丈夫的病情时好时坏,经常住院,她又得家里、医院、单位的三面跑。正是她不离不弃的精心照料、呵护,丈夫恢复得不错,基本可以自理,旁人看到无不惊奇地问:老楚你怎么好得这么快啊?其实大家都知道,因为她有一个好媳妇。在她二十年的精心照料下,丈夫终于离开了轮椅,重新站起来,他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孩子他妈,我根本活不到今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来暑往,焦瑞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那份爱,不仅为自己的爱人,更无私地奉献给亲人和友人。  相似文献   

20.
<正>案情简介李某于1995年8月3日入职北京某超市(以下简称某超市)担任店长,2008年1月1日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李某年薪10万元,每月支付6500元,剩余部分如果完成当年销售和利润指标年底支付,未完成不予支付。李某担任某超市店长期间,未经单位审批,将收取的摊位销售款挪作他用,2012年7月2日,某超市以李某涉嫌职务侵占,向北京市公安局某分局报案。李某从2012年8月3日至2013年12月23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