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流亡日本期间,梁启超对中国国民性的认识发生了转变。梁启超的国民教育思想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将国家主义作为第一义,却又正面切入了个人的问题;其次,针对中国国情强调“以新守旧”,“以内化外”,“导奴隶就国民”;再次,以改革教育来改造国民性,以改造国民性来改造国家,具有文化启蒙的浓厚色彩。  相似文献   

2.
《棋王》是一篇道家文化色彩明显的小说,主人公王一生的命名、出场、棋道以及对待棋赛的态度都极具道家风范,但是《棋王》的意义与价值并不在于对道家哲学思想本身的思考与探讨,而在于把小说产生与叙述的历史时空相联系,从中去探寻道家文化的价值:道家文化在大乱之后显现出其治理方面的价值;对文化大革命的一种柔性反抗的价值;保存独立思想能力的启蒙主义的价值;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诉求回应。  相似文献   

3.
学界对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的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学术成果涉及的问题有:关于"国民性"定义的各种不同意见;发端时间有近代初期、戊戌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时期等不同说法;历史背景有内外交困的民族危机,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变法革命失败的反省,外来观念与话语的影响、移植,传统"心力"思想影响等因素;对中国国民劣根性及其病根的剖析,对理性人性与新国民性模式的探寻,成为思潮的重要内容;改造国民性有一个中西文化抉择的文化取向问题,方式途径则有以思想启蒙唤醒民众、以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等;中外人士观察中国国民性有自省、比较与"他者"的审视等不同视角;少数学者将"国民性"话语称为"殖民话语"、"文化的谎言",但多数学者认为,国民性改造思潮既有积极意义,也有局限性,应对其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启蒙思想的历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受严复和法国、日本等国启蒙思想家启发,深刻意识到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意义。他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积极致力于对国民的思想启蒙,并由此形成以新民说为主体的启蒙思想。他强调发扬民族主义精神,克服民族自卑感,将中国与西方优秀文化相结合,以达到新国民的目的。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不仅具有政治实践意义,而且显示出重要而长久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改造国民性,即是对宗法封建传统文化的结晶——国民劣根性的改造。这是从戊戌到五四时期中国新文化运动其中包含启蒙主义文学思潮持续追求的实践目的,从而构成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内在的逻辑联系(这股文学思潮并非到五四时期截止),但由于近现代文学已习惯地被划分为两个不同专业,因而这一联系也就被忽视了。尽管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尽管其内容丰富复杂,但首先是“人的真理力——人道主义这一跨越不同历史阶段的共同的科学理性标准的提出与确立,并以之返照传统文化及其结晶——国民性,从而发现传统文化铸成了国民心理模式,造成了国民劣根性,使中国人不成其为人,并导致了民族的衰落,这才产生了持续不断的国民性改造任务。为了打破封建的旧“成法”,便用“人的真理”——人道主义的内容重铸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使之成为中国人的内心自觉要求,进而改造社会。而具有独特功能的文学,其中特到是小说便成为以“人的真理”来改造国民性进而改造社会的利器。由此,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得以发生和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受到日本白桦派的影响是明显的。但是中日两国社会现实、思想文化现状、文化环境以及两国国民性有很大的差异,加之鲁迅本人身世所带来的个性心理体验上的独特性,决定了鲁迅必然会改造日本白桦派人道主义思想并服务于中国启蒙事业。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韶山时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他早年国民性改造思想萌芽的主观条件。而国家危亡和“民智黑暗”的社会现实、近代第一次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兴起以及湖湘文化在近代的勃发是早年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早年毛泽东萌芽时期国民性改造思想由国民性批判、新民目标建构、国民性改造途径组成。  相似文献   

8.
鲁迅以"国民性改造"为核心的启蒙思想是在清末民初的启蒙语境中生成的,其内在逻辑则是儒家由改造"个人"而改造"国家"的政治哲学进路.鲁迅的深刻性与现代意义并不在于他的启蒙,而在于其对启蒙的质疑和超越.理解鲁迅必须理解鲁迅启蒙思想的文化渊源、思维逻辑,重视鲁迅对启蒙思想的反思、质疑和超越,重视鲁迅思想的转变.鲁迅对启蒙的反思、质疑、超越,不但是准确理解鲁迅作品的关键,更对思考中国现代化进程深具启示.  相似文献   

9.
鲁迅以"国民性改造"为核心的启蒙思想是在清末民初的启蒙语境中生成的,其内在逻辑则是儒家由改造"个人"而改造"国家"的政治哲学进路.鲁迅的深刻性与现代意义并不在于他的启蒙,而在于其对启蒙的质疑和超越.理解鲁迅必须理解鲁迅启蒙思想的文化渊源、思维逻辑,重视鲁迅对启蒙思想的反思、质疑和超越,重视鲁迅思想的转变.鲁迅对启蒙的反思、质疑、超越,不但是准确理解鲁迅作品的关键,更对思考中国现代化进程深具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政治活动家和教育家,马君武直接参与了20世纪初出现的改造国民性思潮,与其他重德轻智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家不同,他提出了德、智、体并重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并将自己的民主思想、科技知识、行政管理经验融汇到其改造国民性的教育实践中,主张"集世界之知识造极新之国家"。在教育实践中,他结合中国改造国民性的需要,创造性地学习和借鉴欧洲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改造国民性的教育思想: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审视中西关系,把握历史发展进程,主张用民主和科学来改造国民性,重塑民族精神;倡导"公德"教  相似文献   

11.
道家文化与和谐文化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道家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和谐内涵,尤其是道家所提倡的"道法自然"、"辩证趋反"、"无为而为"、"慈俭居后"的基本理论主张,更是十分集中地体现了道家的和谐理念和思想,是十分宝贵的和谐思想文化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过程中,我们应吸收其精华,并将其融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2.
道家文化由于其形而上的哲学式论述一直以来就很受西方人的推捧,道家文化中以"道"为中心展开的对于宇宙、社会与人关系的存在观念对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影响至深,道家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文化中关于理想人格、无为观念、道法自然等人生与政治的思想同社会工作的一些价值观、理论、方法与知识有着很多的契合点,对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也能做出一些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安徽地域文化由皖北道家文化、皖南新安文化和皖中佛教文化组成.从哲学的视角看,皖北道家文化具有本体性、人本性、批判性、境界性等特点;皖南新安文化具有伦理性、创新性、超越性、务实性等特点;皖中佛教文化具有交融性、慈悲性、平等性、世俗性等特点.安徽地域文化的区域性特色,既彰显了安徽地域文化悠久的人文传统,又蕴含着丰富的现代价值,其中道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智慧和社会批判精神、新安文化的开放创新精神和实践理性精神、皖中佛教文化的平等包容情怀和大愿慈悲精神,无疑是安徽文化强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4.
袁宏道后期美学思想与前期差别很大,前期主要是禅道思想的融合,而后期则基本上是儒道思想的结合。这种转变的发生,既有当时社会形势的变化等外在原因,但更主要的是袁氏思想发展的内在必然。综观袁宏道美学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可以看出,它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的儒释道精神的框架,并不具有近代式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5.
“道治文化”是指与礼治、法治文化相并列的道家政治文化,是对道家“道法自然”的政治价值观及其清静自治的政治行为方式的新概括;“道治文化”的宗旨是自然主义,其内在的机制是无为和自治,有“依道治国”和“以道治国”两种类型,二者是体与用、“道”与“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河洛地域是道家文化滋生成长的沃土。先秦老子的开源、魏晋玄学的流行、宋代洛学的出场、金元全真道的兴盛,构成河洛道家文化的"大传统"。而河洛王朝崇奉与王都战乱是影响河洛道家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河洛洞天福地与庙宇宫观传达出乡土社会的"小传统"。河洛道家文化既规定了地域文学的历史语境,也内在蕴藏着它的一个文化走向。  相似文献   

17.
西方启蒙思想家认为启蒙之后可望实现永久和平,但事实不然.现代战争并非植根于不变的人性,却植根于资本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将富强凸显为最高价值,从而激励了人与人之间扩张性的竞争.资本主义永无休止地追求经济增长,战争也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所以资本主义不可能消除战争.为消除战争,必须彻底改造资本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8.
吉狄马加作为当代著名彝族诗人,是较早具有族性意识的少数民族诗人之一。其创作表现出浓郁的民族归属感和对本民族的爱,当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被包围和消解的命运时,他把传承本民族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使少数民族文学彰显出其特色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入关前的满族正处在由氏族社会末期向封建制度的转型时期,其文字、宗教、服饰、婚姻制度、社会组织形式都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满族上层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开明措施,使满族在大力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同时,又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从而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发展的良好范例。这对于新时期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道教旅游文化与开发略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道教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的宫观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为开展观光型旅游提供了绝佳的旅游资源 ,而道教圣地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又是朝圣型旅游文化热兴起的源泉。本文据此提出了对其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