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正>由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和岭南历史文化研究所合办的“明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流与岭南社会变迁” 学术讨论会,于2002年7月27~29日在广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各省市和香港地区的学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提交论文60余篇,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一、关于岭南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岭南处在中西文明的交汇点上,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着独特而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山大学蔡鸿生教授在大会报告中,对中国与西方、文化与社会、岭南与内地以及研究岭南文化的方法,作了深刻的阐述。香港大学赵令扬教授对岭南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模式  相似文献   

2.
由广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会、香港华南地域社会研究会和中山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十六世纪的岭南” 学术研讨会,1995年12月16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来自英国、瑞典、美国、日本、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广东省内各地的近60位学者参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王桂琴由中国现代史学会、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等七个单位联合主办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现代史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岭南近代文学研究的走向”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会2 0 0 1年年会于 5月 1 2日在广州花都举行。与会者有广东、澳门、河南等地的专家学者2 0多人。会议以“新世纪中国与岭南近代文学研究的走向”为中心议题。与会专家学者认为 ,过去 2 0多年 ,广东的近代文学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管林教授、谢飘云教授、罗嘉慧副教授等人的发言对此作了较全面的回顾 :研究者发表了大批质量较高的论文 ,出版了一批研究专著 ,如《广东近代文学史》、《中国近代散文史》、《龚自珍研究》、《己亥杂诗注释》、《龚自珍诗选》、《龚自珍诗歌…  相似文献   

5.
1999年4月5日,由广东省历史学会、中山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宋代以前岭南的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召开。会议参加者主要包括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社科院、《学术研究》编辑部的部分专家、学者、研究生。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了宋以前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状况及其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家族统治是宋代以前岭南地区政治生活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特色,它对该时期的岭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胡守为教授认为,隋以前家族统治的形态大概可分为地方豪族的统治和王室统治两种类型。前者的典型例子有秦末到西汉的赵…  相似文献   

6.
首届中国东南社会变迁与现代化(1842-2002)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5月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东南社会变迁与现代化进程问题,内容涉及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经济、教育、城市化、慈善事业、海外移民、海盗、宗教信仰等领域。本文概述本届研讨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 ,既不同于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也异于近代的中西文化交流 ,是拉丁文明时代“两大文明之间文化联系的最高范例”。其鲜明的特质为后世中外学术界所瞩目 ,总结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无疑对于我们吸纳、借鉴域外优秀文化 ,建设先进文化 ,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受中国社会史学会委托 ,由上海师范大学与香港中国近代史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社会史年会于 2 0 0 2年 8月 16日至 18日在上海召开。会议发起单位有历史研究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大、苏州大学、上海市建设党校等 2 8家。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及新闻出版单位的代表共 12 0余人出席会议 ,提交论文 10 3篇 ,论著 8部。一、社会结构的互动与社会变迁社会结构是社会发展中相对稳定的基本框架 ,本次会议基本集中于社会阶层和社会组织方面…  相似文献   

9.
广州十三行时期,岭南绘画风格出现了明显的嬗变,形成了以"居派"绘画风格为代表的早期岭南画派。而十三行时期岭南绘画风格之所以出现明显"折衷中西"特征,是与以下四种因素密切相关,即传教士的东来与西洋画的引入、西洋人的文化需求及外销画的市场交易、岭南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和融合力以及十三行商对艺术事业的热衷与推动。十三行时期特殊的外贸体制和行商的独特作用对岭南画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岭南艺术家们开放接纳、学习借鉴的创新精神在岭南绘画风格嬗变和岭南画派形成中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反腐倡廉学术研讨会”综述为贯彻落实十四届六中全会和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和江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于1996年11月22日召开“反腐倡廉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院、会领导和院、会各部门负责人及论...  相似文献   

11.
邹振环 《学术研究》2002,(11):73-83
天主教教堂作为宗教意识的物化形态 ,其中蕴涵着西方文化多种形态的要素。本文通过明清之际教堂建筑在“东方梵蒂冈”澳门的登陆、教堂文化中的洋乐和洋画、教堂文化中的钟和酒制作技术等的分析 ,揭示了岭南作为中国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要津 ,最先在那里登陆的教堂不仅仅只是一个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同时也是展示西方知识的最直观的一个窗口。教堂文化不仅给岭南人带来了西方的艺术和民俗景观 ,而且也成了明清之际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岭南成功引进的教堂文化 ,后来随着西洋传教士的北上 ,而沿着交通线推向了政治与文化中心的京城 ;把包括其中的音乐和绘画艺术等在北京扎下了根 ,为清代艺术发展史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陈茂华 《学术研究》2004,(8):116-119
20 0 4年 6月 1 0日 - 1 1日 ,由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外史学理论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安徽、江西等地的近 4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共提交论文约 30篇。与会者紧扣“热点问题”与“前沿问题”这一主题 ,就史学理论、史学流派及中外历史的一些专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关于史学理论的探讨近几年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由于国际学术交往频繁 ,各种学术译介活动空前活跃 ,我国史学界对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史学理论动态比过去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13.
何天杰 《学术研究》2007,(4):150-154
屈大均、梁佩兰、陈恭尹是清初岭南诗家三杰。屈大均为该派魁首,其雄奇诗风是岭南三家诗风的代表。此前岭南诗坛一直不被全国诗界重视,岭南三家的崛起,终于促成了岭南与中原、江浙诗坛鼎足而三的格局。清初诗坛的分野,有其政治和文化的背景,深入探讨上述各种关系,对解析明清易代之际传统诗风的嬗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使得传统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当代社会转型加速了社会观念的变迁,孕育了新的公民理念,对公民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为公民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与挑战。有鉴于此,2010年11月27日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  相似文献   

15.
陶庆 《学术研究》2004,(11):145-148
"全国博士后‘中国社会运行与变迁'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5月12-13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十多个学科和领域的近四十位博士后,借助会议提供的多视角研究、多学科交叉、跨学科交流的学术平台,围绕中国社会运行与变迁过程中共同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展开热烈而自由的学术讨论.会议从三个方面体现了中国社会研究中的学术自觉.[1]  相似文献   

16.
王可 《学术研究》2004,(11):144-144
今年 8月 4日至 5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 (省文史馆 )、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与封开县人民政府在封开县共同主办“广东封开 :岭南文化发祥地论坛”。与会的本省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约 30人 ,从考古学、方言学、历史地理和文化学等不同层面 ,论证  相似文献   

17.
秦宗财  董家魁 《学术界》2007,(6):223-227
徽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徽商的文化情结是明清徽州文化商人的主要成因.徽州文化商人有学术著述、艺术爱好、实学研究和古玩收藏等类型.他们对文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和士商融合等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方言地域和历史发展两个向度来把握岭南历史文化的整体和分区,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韩江流域、东江流域、西江地区、及省港澳各区域亚类型文化的特征,并进而探讨保护、开拓和发展岭南文化的意义、原则、及基本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清代岭南词人与岭外有着不断的词学交流,这对岭南词有积极的影响。首先,词学交流促进了清代岭南词人的成长与岭南词的发展。另外,这种交流有助于清岭南词人与岭南词地位的提升。再者,词学交流还对岭南词风的嬗变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文 《社会科学家》2000,15(1):86-90
岭南地区是古代铜鼓铸造和使用的主要地区之一,各类铜鼓都有发现。对铜鼓制作的过程、形状、时间,工艺过去研究得较少,本文对此作了略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