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语教育:孔子的施教目的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论语>为研究资料,着重对孔子实施言语教育的目的和教学实践作了考察,认为培养"君子儒"与合格的"为政"人才是孔子实施言语教育的基本目的,而以<诗>为教材,以"雅言"为教学语言,贯彻一系列的言语原则,以及言教与身教兼顾等,则是孔子在言语教学中的主要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言语大师。孔子在《论语》中关于言语的论述,表达了他在言语的功用与价值、成功言语的前提与标准、以及获取与提高等方面的言语观。透过孔子的相关论述,我们不但可以看到这位言语大师言语思想的深邃和实践的丰厚,而且可以看到他对后世言语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充分认识到言语的功能,明确提出言语运用的准则,重视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形成了自己的言语观.更可贵的是,孔子将“言语”列为“四科”之一,且注重训练学生的口才。孔子的重视口语并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解说了现代语言学的两个重要概念:语言和言语。传统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结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运用,属于言语学范畴。中国2500年前已经出现言语的研究。从孔子开设的学科和《论语》的用词频率考证,言语学在当时已趋成熟。孔子重视言语研究,与他的教育思想、培养人才的理念相配合。当今世界重视语言运用,孔子言语学遗产在今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善于言谈却主张并实践“慎言”,这与他的思想、语言态度和所处的言语环境密切相关。本文对孔子“慎言”的原因和他的语言实践作出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是对注入式教学的否定 ,但这种在人为“创设”的“情境”中所进行的情境教学 ,是与语文教学中一元化的思想教育目的相适应的。在一定程度上 ,“情境”是思想教育的辅助手段 ,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培养学生言语能力这一教学目的。要从根本上达到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目的 ,就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言语表达训练 ,使“情感”与整个教学活动处于伴生状态 ,达到语文教学理论从情境教学观向语境教学观转变。  相似文献   

7.
《论语》叙述了孔子的教学观。通过探讨《论语》中孔子说的“学”与“习”的内涵,引出孔子的教学目标问题,明确孔子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当时社会上需要的管理人才的论点。孔子的教学目标包括“治国安邦”的政治抱负。他在教授学生技艺的同时,更注重学生道德的培养,体现了“予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释为:“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是雅正。”这个“雅正”不仅包括《诗经》之情思,而且也涵盖《诗经》之言语和《诗经》之音乐。有些学者仅仅片面理解《诗经》雅正中和的思想情感,忽视了其文本存在的多重内涵,应当立足文本,考索文献史料,还原《诗经》时代的历史风貌,进一步澄清人们一直以来对“思无邪”理解的疏漏和误解。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观作为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是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的依据.要形成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就必须立足于"言语"."言语"视角中的语文教学观,将是更加明晰、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它要求处理好如下三个有着内在联系的问题一、语言科学对语言与言语的区分;二、语文教学就是"言语"教学;三、"言语"视角中的语文教学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摘 要:师幼言语互动是学前教育得以实施的依托,也是教师实践智慧的集中体现。通过解读师幼言语互动和教师言语行为,可以从师幼言语互动方式、师幼言语互动受益面、师幼言语互动目的三个维度观察师幼言语互动,自主开发观课工具,以团队合作、分类观察的方式,走进教学现场,收集大量具体、实证信息,比较全面地掌握当前教师与幼儿言语互动中存在的外显行为问题,分析导致师幼言语互动不良的根源性问题并提出适切对策和建议,为教师基于证据改进言语行为提供直接支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肖扬昆 《新天地》2011,(12):356-356
孔子曾经说过:“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之中有差别。今天,一个班级之中,学生也肯定是有差别的。而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我们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教育思想,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进行实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学生言语能力贫弱,语文教育界“扶贫”呼声渐高的现状,本文分析认为言语能力“贫弱”恰恰是“扶”的恶果,语文教学不应“扶贫”,而应“治贫”,并从语文教学对话的视角重新阐述了朗读、背诵、抄写作为最直接的言语对话活动,是“治贫”——提高言语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言语交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言语交际作为人们运用语文进行思想、感情、信息交流的社会活动 ,其实质在于文化传承。言语交际是人的本质的外化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教学是一种典型的言语交际活动 ,如果说各科教学都是以言语交际为基本途径的活动的话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 ,言语交际既是基本途径又是基本目的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14.
语文体验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等实践过程中,发展语言素养。实践的真谛在于变革,体验是亲历变革的心理反应和成果,学生的言语体验是任何人都无法“代庖”的,也是不可能接受的。它是以理解语感为核心,  相似文献   

15.
从观念构成及话语运作来重访“孔子作《春秋》”的争议问题,可将这一声明解析为三项话语要素:即作者、文本与书写。在汉代,对《春秋》作者的溯归与形塑,关联着《春秋》文本和书写的定位,三者协同运作,表征着不同的经学立场与判断。在中国经学话语空间中,诠释主体与话语系统是相互生产的,而圣人、经书与书写这样的观念更需要被视为话语系统内部具有自我指涉与交互指涉意义的符号。“孔子作《春秋》”这一经学声明极为典型地体现了话语述行的能量:经学诠释主体通过言语行为的反复实施来构建话语事实,也施行经学实践本身。  相似文献   

16.
以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在对日语间接言语行为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间接言语行为的特点、分类以及如何针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日语教学中应重视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以首条“范式”统摄各门叙事,是《世说新语》的重要创作特色:重视“言语”甚至超过“德行”、“政事”,却以边让叙事作为“言语”首条,使其最具确证首条“范式”的重要价值;由考察“言语”门的编排体例与汉末魏晋“言语”文化时代的基本特征等,可知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全面彰显汉末魏晋“言语”文化时代的本质精神,就是撰者选择“言语”首条人物叙事的根本标准;边让见袁阆叙事,全面体现了“言语”的崇高境界在于表现植根于深厚道德理性的高度文化智慧等“范式”意义.合观《世说新语》的首条“范式”与孔门四科“范式”,可破除学界对“汉末魏晋”概念的含混及偏误认识,更为全面、精准地认知东汉晚末期文化实为汉末魏晋文化时代的真正起点和有机组成部分的价值,也可更为深刻地体认撰者首次将汉末魏晋视为一个完整的重要文化时代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言语活动的重要性是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充分认识的。孔子指出他的学生中“言语宰我、子贡”(《论语·先进篇》)。《诗经·大雅·板》里说:“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孔子的语录。孔门四科中的“言语”正是指出使于四方,为本国利益进行策辩的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学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本以《论语》为依据,阐述并着重探讨、分析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中的教学思想对当代高校教育和处在“信息社会”的21世纪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学而知之、学思结合的求知态度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文章借助《论语》,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实践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