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近现代儒学反思的基点,中国乃至世界理论界都把它当作一个千真万确的学术信条,在古今中外涉及儒学的著述中被广泛征引,近几年中国的理论界还对其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学术争鸣。尽管争鸣是百花齐放,但所有参加者无不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限上作文章。应当指出,争鸣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是有意义的,但他们都肯定汉武帝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汉武帝从未采纳过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更未真的有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际行动,有的只是“绌抑黄老,崇尚儒学”。说汉武帝“罢黜百  相似文献   

2.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使儒学成为汉王朝的正统思想。汉代河西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统治者在经营河西地区的过程中,儒学在该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逐渐成为河西地区的官方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
关于董仲舒对策的时间,历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几种说法虽然时间相差不远,但关系到能否定董仲舒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创始人的问题。本文对几种说法的形成过程、真伪所在,进行了考辨和分析,同意并证明了董仲舒天人三策作于元光元年之说。在这之前,汉武帝在卫绾等人的协助下,已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作者认为,董仲舒不应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元老的勋章,也不该戴罪魁的帽子。  相似文献   

4.
中原古代经学研究概述单远慕(河南省社科院历史所)经学是古代中原(本文中原用狭义概念,专指河南)学者学术研究中的优长学科。从汉代以来,直到“五四”运动,二千年间,经学几乎成为中国人的思想灵魂。自汉武帝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后,经学被奉为官学,儒...  相似文献   

5.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与孙景坛同志商榷管怀伦《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6斯发表孙景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下称孙文)一文,一扫学界陈言,令人耳目一新,且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我祝贺孙景坛同志取得的成果,但对其主要...  相似文献   

6.
汉赋作为一代文学 ,受到《诗经》、《楚辞》所奠定的中国诗歌抒情传统的影响 ;虽然汉代“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意识对其多有压制 ,但汉赋仍不乏对情爱的表现 ;特别是汉代末期 ,它突破传统的观念 ,而具有人性解放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的对策年代是一个关系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怎样搞起来的大问题,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传统的建元元年(公元前一四○年)对策说认为,是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我曾论证董仲舒对策于元光元年(公元前一三四年)五月,证明他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创始人。后来一些学者也著文反对建元元年对策说。苏诚鉴反对建元元年对策  相似文献   

8.
汉代是儒家经学的兴盛时期。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统治者以经治国,经学曾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汉代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它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反映到经济思想上,又表现在经济政策中,对汉代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起了制约作用。要深入研究以经治国和汉代经济,就不能不对它的有关问题进行一番探讨。一、经济思想上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论董仲舒对道家政治思想的吸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把由董仲舒提出,被汉武帝采纳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看作是汉初已推行六、七十年之久的道家支流黄老学派思想终结的标志,董仲舒本人也因其力倡儒术有功,而被后人冠以“汉代孔子”的称号。其实,这位“独尊儒术”的倡导者,在其学术思想尤其政治思想体系中,不但兼蓄了法家、阴阳家等学派的思想,而且也对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政治思想作了很多吸取。本文拟对此加以论述。众所周知,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含便是无为而治。老子哲学思想最高范畴是“道”,“道”是先天地万物而生的,是“独…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早应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而非如陈新业先生在《中国史研究》撰文所认为的“‘罢黜百家’最早语出卫绾  相似文献   

11.
儒学与汉武帝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有为皇帝,他在建立和发展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大业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统治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学处理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拓宽了疆域,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研究儒学对正确认识汉代以经治国以及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具有重要意义。一、儒家“大一统”的民族观所谓“大一统”民族观念,即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统一于华夏的观念。“大一统”观念由来已久。周朝就是一个“协和万邦”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产生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相似文献   

12.
以经治国与汉代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治国与汉代用人晋文汉代以经治国是一个古老而又没有深入研究的课题。为抛砖引玉并求得教益,本文拟就汉代用人与以经治国的关系作一粗略考察和分析。据史书大量记载,汉代自武帝"独尊儒术",其用人便深受经学的制约和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统治者依据经学制订了一整套...  相似文献   

13.
朱翔非 《江淮论坛》2006,(5):144-149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见于《资治通鉴》,其语意当由《汉书·武帝纪赞》“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中化出。近代往往望文生义,以先入为主的态度据此推论汉武帝时候的历史,得到的结论不符史实,因之对儒家的评价也是不公正的。事实上,“罢黜百家”,有当时特殊的指谓和政治动机,“独尊儒术”在当初也有具体所指。儒家成为武帝以后中华的主流思想主要源于其内在的价值,它的振兴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李国红 《船山学刊》2011,(1):121-123
历史上儒佛道三教开展对话的基础前提是在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儒家思想实现了制度化,有了政治和社会上的客观形态,这样儒佛道三教对话的形式便表现为儒家以独尊的地位对佛家和道家的政治、社会功能价值进行评判。而佛家和道家面对儒家的评判则在儒家的独尊地住面前对自身存在的政治和社会合法性进行辩护.对话的性质是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沟通。  相似文献   

15.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经历历史潮流沉浮后,终于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登上汉代政治舞台,成为两汉的统治思想和主流文化。以仁学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认为,"孝"是仁的基础,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教化的源泉。汉代独尊儒术,也是首次公开倡导孝治的朝代,且"以孝治天下"著称。那么,《白虎通义》作为由汉章帝亲自主持会议而编纂整理而成的一部书,以最权威的形  相似文献   

16.
崔波 《殷都学刊》2005,(4):30-34
汉代经学是儒家经学的确立阶段,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给儒学发展拓展了充分的空间。汉元帝时,重用经学之士,注重人才的德行道艺和学术水平,使大批儒生涌入政界,京房就是这样背景下,加上长于占卦,受到元帝的赏识,进而受到重用。这时,京房提出了考功课吏法,该办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通常存在两种视角:一是在对该段历史进行梗概性叙述时把它当作一个偶然、特定的历史事件,二是在对该事件进行历史还原时把它作为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来看待。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事件,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已经有所记录,但最先对这个过程进行详细整理记载和历史总结的却是班固。尽管如此,人们对于这个过程究竟经历几个阶段却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每一个阶段中所贯穿的权力斗争与政治权谋更是较少系统关注。笔者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全过程不仅是由八个形态各异的重大事件构成,而且充满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与波谲云诡的政治权谋。  相似文献   

18.
试论儒学对日本古代法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儒学对日本古代法文化的影响何勤华孔子创立、并经其弟子们发扬光大的儒家学说,经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中国官方的统治思想之后,也开始浸入中国的法律之中,成为中国法文化的基础。这一过程至隋唐得以完成,中国的法律"一准于礼",儒学与法律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9.
也谈"汉武帝尊儒问题"--与孙景坛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孙景坛教授的“新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学术谎言引起传媒关注。但事实上,这种所谓新说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论据,尤其想当然认为《董仲舒传》乃班固作伪,而且在许多史实、史料的解读上都存在严重疏漏或“硬伤”,其结论根本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0.
董学特性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汉代学术史上,董仲舒的思想学说可以讲是最受学界争议的。尤其是所谓“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问题,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依然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基于此,本文拟对董学特性试作阐述。 (一)宗教性与人文性 在汉代,的确是一个宗教勃兴的时代。儒学宗教化、道教出世、佛教传入,都在汉代。这种历史现象不是偶然的。它表明了汉代社会有对宗教的急切需要,且具有产生宗教或引进外来宗教的适宜环境。在这样一种历史环境下,汉代经学家也热衷于构建国家宗教理论。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春秋》之道,奉天而法占”,“天者,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