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两国文化关系之深厚悠久,在人类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千百年来,我们两国人民的祖先中有不少杰出人物,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缔结了中日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为发展中日两国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远在秦汉时期中日两国就有友好往来。秦始皇时代曾派徐市(市又作福)“入海求仙人”,今日本新宫有徐市墓。徐市初到日本时首先来到新宫海岸,这个地方当地把  相似文献   

2.
伊朗和我国都是世界文明古国,各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文明。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即我国春秋战国之交和伊朗阿黑门王朝中期,中伊两国就开始有了直接或间接的民间贸易往来。公元前二世纪晚期,我国西汉王朝和伊朗安息王朝又建立了政府间的友好关系。其后,两国人民通过陆上和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朝文学友谊与交流(1919-1945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有着深厚友谊。尤其是现代,两国人民的友谊尤为深厚。而两国文学家的交往和两国文学的友谊与交流,是这种深厚友谊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1919年朝鲜和中国先后发生三·一运动和五·四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汉藏文资料,概述了中国西藏与尼泊尔古代、近代、现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关系,说明了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也指出:“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影响是时常存在的。”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关系源远流长,在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和长期的文化交流,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两国人民结下了传统的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6.
印度幻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很早就开始传入中国.秦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和佛教的东传,印度幻术就已经来到中夏.唐代是中西交通空前畅通和中外文化交流异常繁荣的重要时期,唐初敕使王玄策数度使印,曾先后取道“吐蕃—泥婆罗—印度道”,成为开通该道的先驱.他在印度不但受到西国(婆栗阇国)的热情接待,观赏了精彩的天竺幻术,而且还促进了印度幻术在唐朝的传播.就在他使印之后不久,天竺幻术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大举传入内地,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幻术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天竺幻术在传入唐朝以后,经过艺术家们的照搬、吸收和改造,又加入了中国本民族的艺术特色,然后东传朝鲜、日本等国,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明朝在 140 6年 (永乐四年 )派兵占领越南 (安南 ) ,设置郡县 ,宣德二年 (142 7年 )撤出。在 2 0多年的统治中 ,明政府通过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在越南的统治。尽管这些措施曾经给越南人民带来了很大损失 ,但对稳定当时安南的社会秩序和发展生产 ,缓和阶级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两国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也更加有助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增进双方的友谊。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早在两千年前,两国人民就刳木为舟,冲破惊涛骇浪,开始了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到了唐代,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鼎盛时期,封建的经济、文化得到高度发展,以唐朝首都长安为中心,中日文化交流达到了高潮。自公元六三○年至公元八九四年,二百六十四年间,日本政府共任命遣唐使十九次,其中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次。随着大批日本使臣、留学僧和留学生来华观摩学习,中日之间的文学艺术交流也出现了空前的盛况。  相似文献   

9.
中缅两国地理毗连,民族同源,陆路及海路的交通都可追溯至汉代,两国人民交往很早,我国人民侨居缅甸的时间,也较侨居其它一些国家为先。如果说,中缅两国人民已经有着两千多年的友谊,那么,华侨便是传达这种友谊的使者,衔接两国关系的“彩桥”。为了探讨华侨在中缅关系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本文拟先从三个方面作如下缕述,以求教于华侨史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0.
中越两国有着历史悠久的睦邻友好关系,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共同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胡志明主席就是中越两国人民友谊之花的辛勤培育者。胡志明主席生前曾经说过:“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胡志明主席以毕生的心血,实践了自己的这一名言。今年5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尼泊尔国情差异悬殊,但长期以来两国关系基本稳定,为国际社会大国与小国的和谐依存提供了典型范例.中尼双方在政治文化领域基本呈对称性的依存关系,在经济领域则表现为敏感和脆弱的不对称性,这种不稳定的关系结构势必会对中尼的双边关系产生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已迅猛发展。文化交流活动已经加强了中越友好关系,推动了政治交往和经济合作。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越两国文化关系也面对一些新的挑战。双方文化交往与合作的发展一定将会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有助于促进两国人民互相了解,巩固中越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缅甸壞地相接,山水相连,自古以来就有着传统的历史关系。据史籍记载,远在纪元前,两国人民就有了往来。他们通过有无互济的贸易,通过政治、文化、宗教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建立了亲密的友谊。缅语称中国为“德由”(意即“一个面貌”);缅甸人民昵称中国人民为“胞波”(意即“同胞兄弟”),且限定这一称呼只能是对中国人民的专称。这些都充分说明中缅两国关系的源远流长,表明两国人民友谊的淳厚、亲密。  相似文献   

14.
古代印度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称为顺世派(Lokayata),意思是世间流行的思想,我国古代曾音译为“路歌夜多”。因为其哲学代言人和倡导者是遮伐加(或译斫婆迦Carvaka),所以又称为遮伐加派。其创始人又被认为祭主(或音译为毗诃跋提Brhaspati)。我国古代(梁、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在生前曾用“唐史续编千万代,友情突破九重天”的美好诗句盛赞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光辉历史,表达了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相处的共同愿望。中日两国人民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到了唐代,随着中日两国社会的发展和睦邻友好政策的执行,中日之间的友好往来更加频繁,文化交流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经日本历史学家木宫泰彦先生研究,有唐一代日本曾先后派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有三次虽已任  相似文献   

16.
中美文化的差异在于其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即美国的个人主义思想和中国的集体主义思想.处于中关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的文学也就集中反映了两种核心价值观的差异.这样的差异或源于中美对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概念的定义不同,或受到出于不同的历史渊源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从文学的视角阐述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表现对于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以及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越南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历史上中国文化对越南有较深的影响.在中越两国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不断,建立了十分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中越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文章基于历史研究方法,将中越经贸关系归纳为古代的朝贡贸易→近代的市场贸易→现代的全面经贸合作→未来区域经济融合的发展历程,并对发展中越经贸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郭茜 《兰州学刊》2008,(11):198-200
“春梦婆”故事是中国文人喜闻乐道的一个话题,从北宋到明清,“春梦婆”故事一再被记述、创作。这个故事所体现出来的人生况味既与传统的“人生如梦”思想一脉相承,又与宋代形成的士大夫文化紧密相关。“春梦婆”故事点破了封建文人无法逃循的命运归宿,同时,在它形成、流传、变迁的过程中,也融入了佛、道二教的因素,具有复杂、深厚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9.
新疆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尼合迈德·蒙加尼撰写、1987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哈萨克族简史》,是由我国哈萨克族学者用哈萨克文撰写的第一本哈萨克民族历史著作。它出版发行后,在国内外史学和文化界引起了注意。土耳其共和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土耳其文化》杂志主编阿合买提·毕坚·伊尔吉拉松(Ahmet B.ErcilaSun),在该杂志(月刊)第307期上著文,评介了蒙加尼的《哈萨克族简史》。这位土耳其学者在其文章中说,我们认为这部著作最成功之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80年代,随着中尼友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尼泊尔向中国提出的援助请求渐多,上海市作为国家援外“执行人”积极承担援尼任务。通过援建成套项目与提供成套设备、为尼培训多种人才与尼方来沪考察、派遣援尼专家与技术人员、提供一般物资援助与“救灾援助”的方式,上海市助力尼泊尔振兴民族经济。这些援助来自国家层面的安排,立足上海优势资源,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精准”的内容设计,并注重以跨区域跨部门间协作互助的形式推进实施,对促进尼泊尔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