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界》2016,(9)
"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需要实践层面的具体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体现政府信用、推动未来经济发展、促进家庭幸福等。"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现实阻碍主要有家庭经济的压力、女性就业的歧视、高龄产妇生二胎风险大、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等。可以考虑从制定保障女性就业权益的政策、扫清体制障碍、调整教育结构、关照高龄育龄妇女、增加相关的公共服务等方面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家庭人均收入、育龄女性受教育水平对中国育龄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教育水平对其二孩生育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人均收入与二孩生育意愿呈现"U型"曲线变动关系,即育龄女性二孩生育意愿随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进一步分析城乡样本回归后发现,女性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收入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具有不同程度的城乡差异。据此,研究提出树立正确的人口资源生育观;保障女性就业公平,降低女性二孩生育机会成本;完善社会支撑体系,帮助实现女性工作和家庭的平衡等方面提高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幸 《家庭科技》2020,(5):18-20
正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缓步推进,大龄二孩家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大龄二孩家庭不仅意味着父母与二孩的年龄差距悬殊,更意味着同胞出生间隔过大。种种因素使得大孩社会角色认知发生混乱,同胞间形成特殊而复杂的社会关系,情感稀释与财产分割并存,亲密与隔阂共存。文章从大龄二孩家庭同胞关系展开论述,剖析特殊社会关系下同胞间可能面临的问题,并从父母层面与子女层面提出解决措施,促进同胞关系健康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双独二孩"政策的陆续放开,让很多家庭将"生不生二孩"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即将启动的"单独二孩"政策也让渴望拥有二孩的妈妈们进入备孕状态。那么,有二孩计划的妈妈,该如何保持"孕力"实现二孩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主任杨冬梓为您支招。卵巢功能是关键"与初产妇相比,准备生二孩的女性最大特点是,年纪大、卵巢老。现在,很多女性生第一个孩子时,已经二十七八岁,几年后考虑生第二个孩子时,‘孕力'已大不如前。"杨冬梓主任说。她解释,怀孕就像种庄稼一样,首先要有优  相似文献   

5.
解决符合二孩政策目标群体的后顾之忧是刺激生育意愿的重要措施。文章通过对中山市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群体展开实地调研,了解二孩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具体困难。研究发现,育龄群体的年龄、职业、婚龄、家庭夫妻性质、家庭年收入、一孩的性别和上学状况等与二孩生育意愿存在显著性差异。时间精力不足、经济状况不理想、年龄偏大、健康欠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是政策目标群体在生育二孩方面存在顾虑的主要原因。社区可借助自身优势为政策目标群体提供服务。然而,目前社区没有形成针对二孩家庭的专业性配套服务,人员、资金、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等都存在较大缺位。文章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方法,为政策目标群体"抉择——孕期——产后"各阶段需求提供服务,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社区服务模式,力求发挥全面二孩政策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传统家庭养老、社会机构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并存是当下中国式养老的理性选择。然而,“孝”文化的缺失、“孝行”的滑坡,养老金制度的缺憾,社会养老金储备和个人养老资产匮乏,以及家庭抚养比上升、子女异地就业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这种新型养老模式的推行陷入困境。对此,应积极完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缩小养老贫富差距;强化个人养老保险意识,增加个人养老资产积累,提升养老消费能力;多种养老方式并举,着力培养养老专业人才;倡导追随子女“异地养老”,减轻子女压力;实施养老激励和“单独二胎”激励政策,并逐步由“单独二孩”向“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过渡等,从这些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二孩家庭成为普遍性的家庭结构,很多家庭还没有做好迎接二孩的准备,就已经迎来了新生命.这或多或少都会对父母及家中的头胎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冲击.受到长期计划生育的影响,新时期的父母缺少处理二孩问题的经验和技巧,导致教育问题更加明显.为了保证家庭和谐,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必须详细分析二孩家庭教...  相似文献   

8.
"单独"二孩政策的启动,无疑是现阶段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一个重大调整,意义重大。试图通过对"单独"二孩政策的解读,一方面从法理上得出其是我国人权保障的一大进步,给予了家庭更多的生育自由和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则从我国现实来分析"单独"二孩政策对延缓我国老龄化进程和在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方面能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家庭科技》2014,(2):7-7
正"单独二孩"的放开,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与完善,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也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虽然政策启动时间表未出,但不少家庭已进入"备孕"状态,那么生二孩有哪些条件?"单独"生二孩有什么新规定?以下一一解读。如何界定独生子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培安解释  相似文献   

10.
全面二孩政策是我国为解决当前面临的人口、社会问题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的最新调整。为了解全面放开生育二孩政策后城镇居民生育二孩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以行政区划为基础,随机抽取居民区作为调查点,通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四川省Z县300名城镇居民进行入户调查、访谈。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城镇居民生育二孩意愿总体情况是:非常不愿意生育二孩的城镇居民有2.0%,不愿意的有17.7%,对生育二孩表示无所谓态度的有22.3%,愿意的有47.7%,非常愿意生育二孩有10.3%。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城镇居民生育二孩意愿有所不同,经统计学检验,这种差别在a=0.05水平上并不显著。总体而言,Z县城镇居民生育二孩意愿尚可。对影响城镇居民生育二孩的12个因素进行打分,计算各因素的平均分。根据平均得分情况得出,影响城镇居民生育二孩的主要因素有社会保障、家庭经济负担、生育保险政策、高房价、工作压力等。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严格落实生育保险政策、建立生育二孩补偿基金、完善政府、社会、家庭抚育二孩的共同担当和责任等政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关生育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我国人口学界的研究视角聚焦在人口政策上,影响了广大民众对计划生育的态度。从放开"单独"二孩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出台,把社会对生育政策的关注度推向了高潮,成为热议话题,众说纷纭。总体上看,指责计划生育(主要针对一孩生育政策)的偏多,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面对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为应对人口婚育发展趋势的新变化,国家和家庭应采取积极互动的办法,未雨绸缪,防止"少子化"倾向在我国蔓延。  相似文献   

12.
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有利于解决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农村只允许独女户生二孩的一孩半政策有两方面的负面影响:(1)"一男孩价值二女孩"的心理暗示作用助长了重男轻女、产前性别鉴定与流产女婴;(2)一孩半政策本身造成了二胎女孩出生数结构性减少.通过家庭人口预测两性平衡模型分析可以看出,即使在完全相同的出生性别比假定条件下,如果保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中年男子因婚龄女性短缺而找不到妻子的问题也要比"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严重得多.尽快启动二孩晚育软着陆是解决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严重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双独二孩”政策的陆续放开,让很多家庭将“生不生二孩”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即将启动的“单独二孩”政策也让渴望拥有二孩的妈妈们进入备孕状态。那么,有二孩计划的妈妈,该如何保持“孕力”实现二孩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主任杨冬梓为您支招。  相似文献   

14.
高伟 《家庭科技》2021,(7):23-25
重视家庭教育的价值 有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据相关调查显示,二孩家庭的孩子与一孩家庭的孩子相比,沟通能力、包容能力及妥协能力比较强,而且很多家长选择生二孩是希望孩子日后有相互扶持的亲人,并且两个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相互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与情绪.实际上,这些美好的愿望并不是通过二孩的到来实现的,而是二孩到来后整个家庭的教育与氛围影响下实现的结果.重视家庭教育对两个孩子及即将到来的三孩而言,都有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目前"二孩"政策的放开,城市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否会对居民文化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基于人口流动和人际沟通形成的社会网络资本是否会促进居民的文化消费?基于此,本文通过省际动态面板GMM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证实了少儿抚养比与居民文化消费呈倒"U"型关系,"二孩"政策有利于城市家庭文化消费支出的增加,但有临界点;二是老年抚养比与居民文化消费呈负相关,即未来我国"老龄化"的趋势,不利于文化消费的增长;三是手机及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基于此,从推动城市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利用"互联网+文化"的技术优势、不同人口的消费偏好差异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面二孩政策加剧了职业女性就业歧视和就业难度,也带来了职业女性在就业工作与家庭方面的各种冲突.解决这些冲突需要国家、用人单位和每个家庭及个体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郭稳 《家庭科技》2021,(10):24-25
家庭投资规划概述 家庭投资活动范围较广,包含家庭成员利用资产进行购买的各项投资产品,例如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定期存款、保险产品、信贷产品等,而家庭投资规划就是对家庭投资活动进行提前计划,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活动.对于家庭投资来说,投资活动的稳定性和收益性是家庭选择投资产品的首要因素,因此家庭应当对投资活动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家庭收益的稳定,且可以收回投资本金,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保证家庭后续生活的正常支出,例如儿童教育、家庭养老,同时进一步优化家庭资产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闫晴 《人文杂志》2020,(6):50-59
纵然我国开始加紧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但育儿成本的不断攀升导致我国家庭生育率有所降低。作为调节国民经济再分配"有形之手"的税法,可通过多种途径降低生育家庭的育儿成本。为激励家庭提升生育率,我国税法理念应从家庭财富税收公平跃升至家庭责任税收公平,从税收经济效率跃升至税收社会效率,从权力主导型税收秩序跃升至权利保障型税收秩序。通过对我国相关税制的检视可知,在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增值税、税收征管等领域均存在诸多背离家庭生育激励目标的规定。因而,我国应对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增值税、税收征管的部分内容进行优化,从而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下降低生育家庭的税负压力,提升家庭生育率,让每个家庭更加接近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9.
生育政策调整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取决于目标家庭的反应。除了要探讨家庭的多孩生育意愿以外,还需要对家庭的多孩生育决策过程进行考察。由于中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独生子女政策具有城乡差异,许多农村家庭在政策调整前已经生育了两个或三个孩子,生育决策的研究应该将重点放在城市,研究范式上则选择日常生活研究更为合适。此外,为了更好地把握中国家庭的生育决策过程,还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中的关系性质与生育决策的逻辑,以及一孩生育研究与多孩生育研究在中国政策背景下的差异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两项调查数据,论文探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城市一孩育龄夫妇在二孩生育中发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一孩育龄人群在二孩生育上受周围他人行为影响而发生从众行为的比例大约在10%左右。其中,想生二孩者发生从众行为改变原有意愿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不想生二孩者发生从众行为改变原有意愿的可能性则非常小。研究结果提示,在从众心理影响下,城市育龄人群的二孩生育水平只可能比生育意愿调查所显示的比例更低。这一结果对于更准确地预判“全面二孩”政策实际效果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