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夏天,我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毫无意外地,我落榜了——化学和物理都没有超过40分。母亲决意让我去当木匠。当时木匠还是个很让人羡慕的职业。我们当地有很多有名的木匠,但我母亲请不到,她请了家里的一个亲戚。这个木匠因自己是有手艺的,觉得自己特别牛,很是凶悍。他对我母亲说,这个孩子笨手笨脚的,不严厉是学不出来的,我要是打他你会舍得吗?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们在地图上看—下国内重点高校的分布,你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它们基本上都坐落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而伴随着这个现象的是这些高校规模越大,其科研产出的人均效率反而越高。这一个“怪异”的现象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没听说“体量大”和“效率高”会一直呈正相关趋势,但仔细想想还是在“情理之中”的。  相似文献   

3.
你是哪里人?     
你是哪里人? 我们经常遇到有人这样问,于是我们只好回答:我是陕西人,我是上海人,我是河南人,我是北京人,我是贵州人……原来在我们每个人的档案里,还有这么一条很重要的栏日,它涉及到我们的来历,我们的归属,甚至我们的地位,我们的派别. 但是,如果你在美国这样问一个美国人:你是哪里人?对方可能一脸的惶惑。是啊,我是哪里人呢?出生后三个月即随父母迁到亚特兰大;三年后又迁到底特律;在费城住了八年,在纽约住了七年.以后才来到加利福尼亚州的这个小镇上。我究竟算哪里人呢? 据很多在美国工作过多年的人员回中国后讲,在美国,每年至少有百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我来到郑州。在此之前,从郑州到柏林的一个好友给我讲了许多关于他的家乡和郑州大学的事情。他告诉我,郑州大学最近开设了德语系,正在招聘德语教师。我对这个消息很感兴趣。几年前,我在上海和北京求学、生活,也饱览了中国这个神奇国度的许多处胜地。在我眼里,中国一直是个神秘的国度,  相似文献   

5.
我来北京当外教时,这个城市以及它的居民真让我留恋。我回国前不久,突然遇到和爱上了一个姑娘,她是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我回国之后,我们便保持了联系,开始跨国长途恋爱。她的同学对我俩的关系很好奇甚至担心,虽然谁也没有见过我,可是因为他们班的信箱常常收到写着怪怪的汉字的国际航空信,所以他们能猜出来是怎么回事。 “别靠近他”有人提醒我的女朋友“他只会让你伤心。一个已经结过婚的同学正经地告诉她:“你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但洋人和华人不同,到时候你们会有困难……”同时,我的朋友也觉得我太傻了。“她会捉住你,让你建…  相似文献   

6.
从1975年到1978年,这是一段我们党和国家经历了大起大落、大落大起的历史,也是邓小平本人大起大落、大落大起的历史,国务院政研室从1975年到1979年并入中央办公厅研究室,大体与这一段波澜起伏的历程相始终。由来 1975年6月的一天,我忽然接到胡乔木的电话,约我见面。他告诉我,现在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需要有一个研究室为他服务,做政治思想理论方面的工作。他说,这个工作很有意义;邓小平已经找过他,他也已经决定参加这个工作,希望我也同他一起参加。 胡乔木还告诉我,邓小平考虑为了工作方便,把这个研究…  相似文献   

7.
建筑,是构建城市的主要景观。“城市记忆”就在于城市古建筑存留的数量!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主席在中国考察之后对城市规划界说:“现在全世界的城市建设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希望中国的城市建设能够尊重中国文化,尊重城市原有的特色。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太珍贵了,不能允许它们被那些虚假、肤浅的标准概念的洪水淹没。我确信你们将会遭遇这种危险,你们要用全部智慧、决策和洞察力去抵抗。”三十年后的今天,这个意味深长的警告不幸言中。为此,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中国几百年来、上千年来形成的千姿百态的具有个性的城市,在三十多年来急速的城市化建设和现代化冲击下,变成了“千城一面”,所有的文化记忆、历史遗存和积淀被铲平。这是一个文化悲剧。而城市规划师沙里宁则认为:盲目的建设和更新割断了历史的文脉。我国各地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中,襄樊古城的千年城墙一夜之间惨遭摧毁,曾是明代抗倭前线、清代鸦片战争主战场、宁波商帮发祥地的宁海古城在“旧城改造”的名义下被夷为平地,作为北京民居灵魂的四合院也在减少??朱门绿廊、雕梁画栋、青砖碧瓦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盲目的建设和更新正在使我们的城市失去记忆。  相似文献   

8.
成功不是一个完成式,而是进行式。我的一位商界朋友,曾是大学讲师,90年代初下海经商,靠做计算机软件起家,现在是我们这个城市最大的软件生产商和代理商,个人资产早已过千万,迈入成功者行列。就在前不久,他的  相似文献   

9.
引言:我早在20多年前的1985年大家都在研究大包干以后的农业发展、粮食结构调整等问题的时候,就开始研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20多年后,当人们都在大声疾呼城乡统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市化时,我反而倒显得保守了。我一而再、再而三告诉大家,城市化是一种趋势,但并非必然趋势;城市化也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不仅仅是一个数,我们切不可眼中有"数"、心中无"人"。这些年来,我也因为这些说法,在社会上受到了很多误解,今天想利用这个场合,用点时间跟大家多说些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0.
怎么成为人才?我想,在回答这个问题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这里要涉及到个人的特点所以可以说:就象社会中不同人之间的差别多得很,那么成为人才的道路会是同样地多样化。 一、我的故事。 我成为人才道路的开端是在中学最后年级。我学校的老师通知我他们收到了我们国家外交部的文件。象过去一样,这个部门为了培养将来外交工作的人才,在全国高中招生派到国外学习。可以选择三个国家的名校:德国、苏联和中国。我决定了试试参加考试并选择了中国。为什么选中国?当时我觉得来中国的收获最大而且这样的机会太少。苏联、德国是我们邻国,在这两国学习,了解这两个地方的机会多;真想去通过别的  相似文献   

11.
外教正能量     
自2011年起,“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已经举办到了第五届。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外教故事。但外教这个词,似乎总显得有些疏远,不够亲近。正如浙江师范大学的陈旻意不喜欢用“外教”这个词去框定她的朋友们,因为“在这个职业标签之下,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是很鲜活的个体。”  相似文献   

12.
这是我在武汉工作的第三年,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觉得很有意义。世界万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变得更新或是变得更好。于是,我们便发现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很陌生,然而我们内心却渴望永恒不变,期望某些东西能持久。作为一个居住在异国的外国人来说,渴望这种持久不变的心情就更为强烈。今年是我在武汉大学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感觉像是回到了家。从天河机场到武汉大学,沿途驶过熟悉的道路,外办熟悉的老师友好地迎接我,我见到了熟悉的商店和街景,居然可认出一些中文字,东湖的水摇曳着跳着欢迎的舞蹈迎接我,我又开始爬我住了两年的四楼公寓……走在通往教…  相似文献   

13.
1991年早春时节,我结束了对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访问,从日内瓦乘飞机飞越大西洋,在一个雨雾迷蒙的黄昏到达波士顿。下了飞机,我望着机场内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辆,不免有些惶恐和茫然,因为我在这个城市举目无亲,这里又是异国他乡,万一丁肇中教授因忙于工作忘记了安排人来接我,可怎么办?波士顿海关的一位女工作人员在了解了我要去MIT(麻省理工学院)找丁教授以后,对我很热情,她帮我提着行李正准备叫出租车送我去MIT时,丁肇中教授的一位助手张元翰博士朝我走来了,他接过行李说:“呵,飞机到得早,本来,爱伦小姐(丁教…  相似文献   

14.
好不容易联系到了2000年“友谊奖”的获得者日本教师松浦友子女士,当我们在杭州一家宾馆大堂见面时,我竟然把她当成了中国人。松浦友子用一口带有杭州口音的普通话笑着对我说把我当成中国人,这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了她,如果我们不是安排好了这样相见,我一定会把她视为一个普通的中国江南女子,她纤瘦的身材,细腻的肌肤,她的南方口音,还有她的衣着,已经把她融入到了杭州的湖光山色和大街小巷之中,几乎不好将她与这个城市分开了。不过和她走在了一起,从侧面我还是看出了她的日本特征,她的额头和她的鼻子酷似…  相似文献   

15.
业生A:我是1997年烟台大学 的毕业生,毕业回到家乡后,面 对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及有利条件,我想我应该自己闯出一条路来。根据所学的专业,我开办了一个食用菌研究所,这是蓬莱第一个搞食用菌研究的单位。创业是艰辛的,半年多时间里,我走村串户,培养示范户,搞科普讲座。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目前我们已经在几个乡镇推广了我们的成果,使不少农户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路。 有人对我的选择很不理解,认为我是一个大学本科生,不进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是不是有点亏了,可我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体现有多方…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家Kuznets曾指出,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和污染,通常是开始有一段时间环境越来越糟糕,然后到一定程度开始减轻。美国是这样的,很多国家也是这样,这个规律在世界很多地方一次次重演。为什么一定要情况很坏了才会好转?为什么大家都要犯同样的错误呢?我希望这不是一个定律,但是目前是这样的。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17.
坚定的力量     
方闻 《人才瞭望》2011,(11):80-80
在我访问期间,我非常荣幸见到了你们——英国最非凡的女性,大不列颠和这个世界的未来领导人。虽然我们的生活似乎很遥远,我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夫人站在这里,而你们还在学校里学习,但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共同点。我的人生道路并没有哪件事情可以预测,我从未想到会作为美国  相似文献   

18.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月18日发表题为《我们都可以分享中国梦》的文章,作者是英国惠灵顿男子中学校长安东尼·塞尔登爵士。文章称,我们可以拥抱中国人,也可以无视他们,但对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不理不睬并不会让其消失。从政治上讲,美国现在日薄西山,中国正逐渐回归其全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历史地位。我已成为一个坚定的中国爱好者。在人生的前50年,我无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也无视我。但我在2005  相似文献   

19.
岁末年初,盘点过去,展望新的一 年。这时,往往常常提起的话题容易与孩 子有关,必竟,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以及 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但是,在这一个似乎 并不很寒冷的冬季,有几件与孩子们相 关的事情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沉思。 班干部有偿服务能改变什么 在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下,这则新闻 没有像花边新闻或明星绯闻那样瞬间传 播开来,但由于媒体的耐心和持久,我们 还是注意到了它,因为无论是传统媒介, 还是现代网络,在报道这件事时,都让我 们感觉到,好像这样的做法一经出现,问 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先来看媒体是怎 样报道的: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朋友,不知道你懂不懂得“木桶理论”?我刚知道这个理论时感到很新奇。是说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全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所谓的“木桶理论”。看起来很简单,说起来也再简单不过了,可就在这短文的字里行间,却蕴含着一个深刻哲理,是令人寻味的。不禁让我们联想起管理班级工作来,它很适用于我们进行班级管理,有人把它比喻为我们管理好班级学生的“木桶理论”。它对做好班级学生管理工作有深刻警醒启示作用,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它,以便于搞好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有着一定的积极建设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