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相片》是冰心小说中最具有叙事性与抒情性高度融合的佳作。小说借助于传教士的中国文化眷恋情结与中国姑娘的西方人格诉求的心理对抗和价值错位,展示了丰富的文化与人性镜像生存的悲剧性:近世以来的东西方文化互为对象,互为镜子;人性亦如此,人性如镜,自我人性的价值需借助于对象化过程方能体现出来。“相片”既是实写一场景,又敞露出深刻的人性与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2.
作为注重精神追求的哲学家,方东美十分看重宗教与人生的关系。他把宗教理解为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这种精神生活方式所表达的,是人类对宇宙创化力的无限虔敬之心。人们保持了这种虔敬之心,便能与天地万物相和谐,与他人相友爱,并能参赞宇宙之化育。“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生活方式,宗教乃是人类虔敬之心的表达,人藉着宗教可以发展三方面的关系——首先是与神明之‘内在融通’的关系,其次是与人类之‘互爱互助’的关系,第三是与世界之‘参赞化育’的关系。藉着神,我们得以存在于世、并且提升人性;在神之内,我们得知泛爱万有、尤其普爱…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是由表层结构——社会历史层面,深层结构——文化意识层面,潜层结构——人本意识层面所构成的,这三个层面由浅入深,纵横交错、渗透融合,彰显着巨大的文化悲剧价值。  相似文献   

4.
爱伦·坡人性主题创作的问题意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明 《学术论坛》2006,(5):152-155
人性主题是文学作品中审美观照和价值观照的永恒话题,也是人类永远困惑不解的生命之谜。一个作家如果人性问题意识缺位,很难想象其作品会有深度的表达和恒久的魅力。被誉为“西方现代派的远祖”之一的美国作家爱伦·坡,以人性之丑恶作为审美对象的小说,表达了现代人无处逃遁的生存困境与人性危机。文章通过考察爱伦·坡在《泄密的心》和《一桶白葡萄酒》中对人性主题的深入而别具匠心的开掘,透视其创作背后的问题意识,进而揭示爱伦·坡小说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5.
徐复观对庄子作了“再发现”,认为庄子的心斋之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也是关的观照得以成立的根据。心斋之心与现象学的纯粹意识有相通之处,表现为三个方面:心斋的“忘知”和现象学的还原,心斋的虚静之心与现象学纯粹意识的意向性结构,心斋之心的“明”、“若一志”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通过引入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徐复观对庄子思想作了创造性的阐释,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其对胡塞尔现象学直观的理解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张学本 《理论界》2007,(5):199-200
人德管理的人性假设不是基于简单的人性善恶,而是基于人性假设更高的概括——道德人,剖析传统道德人假设的现代内涵:人是有限理性,但具有无限理性(德性)的潜质;指出人是情感的存在。以“道德人”为人性基础的管理模式注重以人为核心,倡导“柔性”激励,这对于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理念,正确贯彻“人为为人”的管理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的原著中,随处可见的论述,都是讲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有多种社会属性的;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肯定是有社会属性的;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及其形成的价值,不仅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且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军人的价值观呈现出明显的二重性,即军人职业与社会职业选择上的价值编差;功利意识与奉献为本的价值错位;主体意识的强化与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反差;民主意识与高度统一管理的价值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军人进行正确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价值观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德国财政平衡的区域政策功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国财政平衡的区域政策功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马颖战后以来,联邦德国在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方面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这个国家在这一领域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所提供的框架条件和推行具有德国特色的稳定政策及地区结构政策之外,还得益于财政平衡机制所...  相似文献   

10.
闫薇 《理论界》2007,(5):188-189
作为《创业史》中的女性形象,改霞勇敢解除包办婚姻,大胆追求理想对象,拒绝传统家庭模式,理智地放弃美好初恋,选择通过事业实现自我价值,表现出了鲜明的女性自主意识;相比之下,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把为党工作看得高于一切,偏执地认定爱情会影响事业,暴露了人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6.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17.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奎 《社会科学》2001,38(7):13-17
以新的视角研究政治信念 ,特别是对 8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进行研究 ,对于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强化理论创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一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学说、原则、理想的真诚信服和执著追求的态度。信念包括政治信念、道德信念和生活信念等 ,其中政治信念是人生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那么 ,今天为何去探索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呢 ?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就在于 :在社会主义运动暂时的低潮时期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 ,我…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中发展 ,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 ,在对真理颗粒的整合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