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深海作为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新高地,拥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深海资源开发与治理已成为21世纪的时代特征,深海战略已经成为众多国家核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海的战略特殊性决定了其具备鲜明的政治性与社会性,因此加强深海政治和政策研究是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对研究文献梳理发现,深海地缘政治、深海权益与战略以及深海治理机制是目前深海政治与政策研究的三大主题。未来研究需要从国家深海政策与全球深海治理机制的协调适应关系、区域间深海合作、全球深海制度建设等方向展开。  相似文献   

2.
国际资源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资源贸易发展迅猛,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际贸易学者从理论与政策两方面对国际资源贸易进行了研究。理论研究涵盖H-O模型对国际资源贸易的解释力、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资源贸易的分析框架、国际资源贸易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与价格弹性估计、国际资源贸易与资源诅咒的关系等问题。政策研究主要包括对国际资源贸易实施的出口税、出口配额以及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际资源贸易分析框架,WTO需要把国际资源贸易置于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制之下。  相似文献   

3.
园区经济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区经济现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对园区经济理论的研究却始于20世纪80年代,且主要集中在对科学园、工业园、技术城、开发区等典型园区经济发展经验的概括、总结以及对策性研究,而把园区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从理论上进行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国内外园区经济的一些基本论述作了简要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重要论点。  相似文献   

4.
贸易政策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但贸易政策不是一般的公共物品,而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国际贸易纯理论主要考察国际贸易的基础和所得,而国际贸易政策理论关注的重点是贸易限制和保护的原因和效果.贸易政策理论的不同流派在经历了交汇与对碰之后,基本上从规范的模式转向实证的模式,最后大体统一在同一框架内,而这一框架就是实证的贸易政策理论-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5.
当代新公共管理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考察“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与理论背景、主要内容与特征以及对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影响以及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陈云对全党和全国人民关心的发展农业、控制市场物价、加强财政经济管理、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等重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了深刻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7.
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的涵义、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条件和困难,指出了现在发展中国家在资本积累率较高、国外发展援助较多的条件下,其经济依然难以起飞的原因所在--低效率的政治经济体制耗费了高积累的资本,从而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体制变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8.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伯利和米恩斯、科斯分别从分工、权力分离和交易成本的角度对经济组织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成为经济组织治理理论思想渊源。之后,对经济组织治理理论问题的研究,研究文献甚多,涉及问题也较丰富。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所有者行为与治理生成、经济组织治理的核心与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9.
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相互依存理论说明了国际政策经济协调产生的必然性;利用哈马达模型,从博弈论的角度揭示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可能性;用不确定性理论回答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现实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古典经济学将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割裂开来,此后,如何使货币具有正价值并将其同价值理论重新融合起来就成为货币理论家关注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后,涌现出众多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模型,其中以效用函数中的货币模型、货币在先模型、世代交叠模型、货币搜寻模型及新兴古典货币模型最为典型。尽管这些模型还远没有完全洞悉货币与实际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但它们的货币经济分析,对于我们更好地研究货币和进行货币的政策效应分析非常重要,特别是新兴古典货币模型,它较好地将货币理论和价值理论统一起来,为货币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对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产生与发展及与其它相关部门法的关系等诸多基本理论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本文从经济和法律的依存关系中,特别考虑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背景,认为国际经济法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国家干预下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对其历史、现状和发展作了阐述。此外,通过探讨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国际商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对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三个层次划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论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从而揭示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生态和谐”是其核心价值观,因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积极开发具有战略意义的深海矿产资源是化解世界金属矿产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虽然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基础的国际海洋制度确立了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的制度安排,但是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仍然具有显著的外部效应,主要表现为其开发引起的国际海洋权益纠纷和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同时,世界矿产品市场供求不稳定所造成的矿产品价格波动和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的成本问题是影响其商业化开发的主要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4.
如何有效而又公正地供给公共物品,是近年来学术和政策争论的热点.文章提出了具有一般性的“公共物品问题”这一概念,认为对任一公共物品问题的全面探讨,都应涵盖以下六要素:资源如何配置,成本如何分担,利益如何分享,物品(服务)如何生产,以上决策如何作出,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如何定位.这为有关公共物品问题的讨论建立了有用的分析框架.而传统财政学把公共物品问题当作某个决策者面对的最优化问题来求解,忽视了公共物品问题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性.因此,必须重视公共选择研究方法,把公共物品问题当作特定制度背景下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问题来理解,以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下求解公共物品(服务)的需求揭示、资金供给、生产与配送、利益分享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中的环境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区域经济平衡与协调增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制定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东西部发展差距并未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逐步缩小,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从战略高度对西部经济尤其是环境产业特质的客观认知。因此,要提高东西部合作成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明确西部环境保护与建设在西部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环境补偿为切入点逐步建立有效机制,推进西部环境产业化和环境资源资本化。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它可分为自发性生态移民与政府主导生态移民、自愿生态移民与非自愿生态移民、整体迁移生态移民与部分迁移生态移民,等等。确定迁出地与迁入地是移民工程成败的关键。我们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要考虑保护和恢复迁出地恶化的生态环境,也要考虑不会对迁入地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对移民的经济补偿方面,在做到补偿充足的前提下,配以相应的政策措施。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时,一定要让移民自身参与政策和计划的制定,以避免外力强制作用下的文化改变。  相似文献   

17.
公共企业是以公共投资作为出资主体的经济组织。公共企业尤其是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设立,不仅是生产的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里劳动者当家做主的必然体现,能够焕发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生产力。企业的公共性也意味着企业经营管理职责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不能被企业的管理层所垄断。在公共企业中,职工或其代表参与经营管理,并引入企业外的社会人士尤其是工人群众参与监督,是公共企业经营管理的应有之义。充分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是保证国有企业或国营企业公有性质的重要前提。让国有企业的员工集体参股,实现集体资本与国有资本的混合,进而提高国有企业职工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也是值得积极探索的混合所有制道路。  相似文献   

18.
在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河北平原,生存需求与生态环境不断影响着农民的经济行为,因此这一地区的农民表现出了灵活的适应性。环境因素在农民的经济抉择中扮演了比市场激励重要得多的角色。但这并不是否认市场刺激的作用,市场介入是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这也说明,生态环境、市场刺激与农民反应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均既非单一的变量,也非单向作用的因素,而是相互交叉并与其他不少因素相互作用,并由此推动了近代河北地区农业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人类反思自身经济发展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产物,循环经济模式强调与环境友好,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中国人口众多、重要资源紧缺,资源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社会、经济发展遭遇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这种状况决定中国必须走循环经济的新型发展道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消费方式.为发展循环经济,政府的职责是政策支持及推动立法,调整发展目标,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