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百年来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培植、支持西藏地方分裂分子企图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 ,制造了所谓的“西藏问题”。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 ,当“西藏主权独立论”破产以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无视中国政府在维护西藏人权上所做出的成绩 ,利用人权问题来给中国制造麻烦 ,妄图以西藏的人权问题作为钳制中国的手段 ,以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2.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过程中西方社会不断升温的反华杂音,主要表现为所谓“中国毒源论”、“中国极权论”、“中国责任论”、“索赔中国论”和“去中国化论”。这股反华种族、民族主义浪潮,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种族、民族主义回潮现象的延续,是欧美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正经历深层次结构性变革和矛盾冲突的反映。面对全球化和“权力转移”的焦虑,特别是对中国疫情防控过程中所显示的软硬实力的担忧,西方保守主义势力将中国视为种族、民族主义情绪宣泄和投射的对象,催生了当下西方涉疫情反华民族主义浪潮。增强国际危机意识,未雨绸缪,中国应积极做好今后较长时间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动辄以“人权”为借口,指责甚至制裁中国。这成为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中的一大障碍。本文想对这一问题的现象、本质、根源及影响作些探讨辩别,以期澄清真假是非。  相似文献   

4.
1996年4月23日,新华社郑重地播发了一条消息:在联合国第25届人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下,再次也是第六次挫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利用国际讲坛攻击中国人权状况向中国施压的图谋。这一事件证明,在国际舞台上正义必将战胜强权。 时间再推回到1994年12月,在吉隆坡举办了一次国际人权研讨会,主题是“人权问题再思考”,到会的有58个国家和地区将近400位人权问题专家,其中包括美国的12位,英国的12位。在这个大会上作发言的20多位学者,除一名学者外,所有的学者都指名批评美国。既批评美国的霸权行为,又批评美国国内的人权状况。在这次会上,各国提出了一句口号:“当今世界,讲人权首先就要反霸权,反强权。”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及其人权卫士们由于用抽象的、孤立的和片面的观点看待人权,因而也就必然地否认人权和国家主权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国家主权高于人权以及人权必然从属于国家主权的基本政治观点。对此,他们把人权和国家主权对立起来,只承认人权,否认国家主权,否认国家主权对人权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甚至极力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以及“人权问题不再被认为本质上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并扬言“国际社会”“有权进人一国境内去保护人权和解放灾难”。在回答和批驳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及其人权卫士们的这些谬论时…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的前言中指出:“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这句话明确宣告了我们与包括西方在内的全世界各国人民在人权问题上的认同。另一方面白皮书又郑重指出:“但是,人权状况的发展受到各国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的状况有巨大差异,因此对人权的认识往往并不一致。”我以为这个说法是很实事求是讲道理的。它有力地揭露了西方某些人权鼓噪者的狂妄态度的错误。就中西人权观的差异和对立而言,我想概括地说,至少是由以下三方面的重大因素引起或起作用的。其一,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这就有在人权问题上两种社会制度和两种意识形态的差异,其中不免包含有尖锐的对立与冲突的成分。其二,在经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人权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 ,主张用阶级分析的观点看人权问题 ,针对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国家 ,结合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 ,提出了“主权重于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彼此补充的有机整体 ,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关于人权问题的论述 ,是我们在人权问题上抵御西方世界人权攻势 ,反对西方大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自然权利论者假定,在起源上,人权先于国家而存在,国家有义务尊重和保障人权,而不应侵犯人权或对人权施加不必要的限制,人权与国家之间存在着紧张和冲突,国家权力是人权最强大、最危险、最经常的敌人.梁启超基本接纳了“人权先于国家而存在”的假定,但对“人权不能被国家权力所侵犯或施加不必要的限制”,“国家权力是人权最强大、最危险、最经常的敌人”之类西方逻辑心存疑虑甚至断然拒绝,梁启超通过对自然权利关于人权和国家关系观点的接纳、吸收、批判和改造,实现了人权与国家关系的中国化论证.  相似文献   

9.
人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问题。每个国家的人权观都是本国主流文化在人权领域的表现。中国和西方的人权观在诸多方面存在截然不同的价值定位和选择。中国人权观主张义务本位,西方人权观主张权利本位;中国人权观发生于礼治环境,西方人权观产生于法治环境;中国人权观侧重对超验人生价值的追问,而西方人权观侧重现实的功用;中国人权观重视群体的权利,而西方人权观重视个体的权利;中国人权观重视人际的和谐,而西方人权观侧重人际的界分;中国人权观侧重人生价值的完满,而西方人权观侧重人生日用的实现。西方人权观的致用性、个体性、务实性可以弥补东方人权观“有神无体”的制度性缺失;而中国人权精神的高远性、和谐性、完满性则可消除西方人权观“有体无神”的工具性僵硬。  相似文献   

10.
人权论刍议     
在人权标准上,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分歧在于,以什么样的标准衡量各国人权状况的好坏。西方国家统治者认为,他们的人权标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尺,别国都要向他们看齐。研究表明,除了最低限度的人权标准之外,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还需要有与其相应而各不相同的人权要求和判别标准。此种“梯度人权说”,是人权问题上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1.
人权论刍议     
在人权标准上,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分歧在于,以什么样的标准衡量各国人权状况的好坏。西方国家统治者认为,他们的人权标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尺,别国都要向他们看齐。研究表明,除了最低限度的人权标准之外,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还需要有与其相应而各不相同的人权要求和判别标准。此种“梯度人权说”,是人权问题上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的人权保障朱广东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国际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某些西方国家往往把“人权问题”作为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于涉和施加压力的手段,他们奉行人权...  相似文献   

13.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国的经济已连续二十年以近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人民生活取得了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在国际事物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经济仍将以较快的速度逐年增长,许多西方媒体预测,到2030年前后,中国在经济上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经济人国。中国的巨大成功,使世界上一些反华势力又妒、又恨。他们散布中国威胁论,提出要“遏制中国”。一、遏制与接触相统一的对华政策在西方的反华势力中,以美国的对华战略最具代表性。“美国对中国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派把中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人权理论和人权法律,尤其是资产阶级古典人权理论——“天赋人权”思想及其规范化、法制化,揭示其本质,以反对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和人权攻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振超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上撰文指出,对于西方来讲,人权不仅仅是少数思想家的呼吁和呐喊,也是一般公众的基本信仰和价值理想。人权观念与其整个思想传统,尤其是宗教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不只是一种工具理性行为,而且具有价值合理性。但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人权观念的接纳和介绍是一种“工具理性行为”,人权观念是为达成一种合理目的———救国图存和富强———的工具和手段加以使用的。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社会内部已孕育着危机,但并未做好转入近代社会的准备。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素亲相隐”是一种亲情伦理立法,东西方主要国家法律都确认由亲属身份而自然获得的某些例外特权,这是一种亲属权利立法.中国刚刚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又重新将“亲亲相隐”制度引入其中,从人权角度看,体现了中国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现在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是否定国家主权思想的总体现。美国的人权学说继承了洛克、卢梭等人的思想。美国将人权思想因素注入外交始于罗斯福。中国主张主权高于人权,应相互尊重国家主权,优先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从而为全世界广大人民享受各项人权创造必要条件。2000年中美关于主权与人权问题进行了激烈交锋。   相似文献   

18.
试论罪犯的人权保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权”口号是伴随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而问世的。资产阶级的“人权”理论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启蒙到形成、成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罪犯人权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既是同西方国家进行人权政治斗争的现实需要 ,又是中国监狱行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罪犯人权的基本内容包括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对罪犯的人权保障既要注重权利内容的完善 ,更要注重其法定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论文对西方某些人鼓吹的民族国家“过时”论和“人权高于主权”论进行了评析。考察了“工人没有祖国”的原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工人阶级一掌握政权 ,就“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当今世界民族国家中的多数尚处于初创阶段 ,捍卫和建设国家的路还很长。接着分析了“人权高于主权”论本意是利用“人权” ,凭借强权 ,干涉和侵犯别国主权 ,实现自己的霸权 ,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新发展 ;并揭露了鼓吹者在主权与人权问题上搞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立场、观点,结合国际国内人权状况,对美国等西方国家鼓吹的“人权高于主权”,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