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史上,人们提起慈禧太后的名字,往往与专制淫威、卖国求荣、顽固守旧、反动腐朽等名词联系在一起.一片斥责声。徐彻《慈禧大传》澄清了过去给慈禧身上泼下的污水,读之使人耳目一新。该书以崭新的观点,生动的情节,将慈禧太后的真实面目奉献给读者。难怪该书于1994年夏秋间两次印刷,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新著,这是目前史学读物少有的现象。 该书的第一个特色是辨伪存真。慈禧太后三次垂帘,统治中国48年之久,面临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不论从那个方面讲,她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因此,有关慈禧的演义、外传、街坊里巷茶肆酒楼中人们各种离奇古怪的故事传闻等等,不计其数,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而当代的许多正史,由于种种原因,对慈禧太后多持批判态度。作者面临对慈禧研究的复杂严峻局面,在撰写《慈禧大传》的过程中,有机地联系慈禧太后的经历,客观地简明扼要地罗列史载、传说的不同之处,如惠征生平十二说,慈禧出身  相似文献   

2.
董凌锋 《天府新论》2006,507(5):125-129
慈禧太后长期作为晚清的实际最高统治者,与中国近代化历程关系密切,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虽然学界中也有肯定慈禧太后对中国近代化所做的积极贡献,但大多数研究结果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毁多于誉。其实在近代化历程中慈禧太后所面临的影响近代化的阻力既有顽固派的阻挠,也有西方列强的干扰。慈禧太后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重用汉族官员;派遣留学生及废除科举;清末政治改革。慈禧太后对中国近代化也起到了一些消极阻碍作用:阻挠进行宪政改革,极力维护君王专制政体,且在戊戌变法之后,禁止言论自由,不准改革科举考试办法,进而支持义和团,围攻使馆,向八国宣战,导致联军入侵,几乎亡国。  相似文献   

3.
宫廷饮食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社会层面,同时也是既往中国四千年国家宫廷饮食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这种属性在慈禧太后时代得到了集中体现.文章以<御茶膳房>档案为基本文献探讨了清宫膳食制度、清宫御膳演变、康熙与乾隆的清宫食制改革、慈禧太后时代"添安"筵式及其制度化、"添安"筵式与慈禧太后时代的官场酬酢风尚、晚清上层社会食尚风气、"添安"筵式与"满汉全席"关系、清宫御膳的社会历史意义等问题,对清代宫廷饮食文化、满汉文化融汇、社会风气演变等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4.
当今创新劳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劳动形式,并向人们提出了从理论上认识创 新劳动的时代课题。但我们对于创新劳动问题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有许多新的领域有待于开 拓 和探索,有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思考和解答,有许多发展着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创 新劳动问题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5.
当今创新劳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劳动形式,并向人们提出了从理论上认识创新劳动的时代课题.但我们对于创新劳动问题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有许多新的领域有待于开拓和探索,有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思考和解答,有许多发展着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创新劳动问题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6.
1898年6月11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光绪帝师翁同徘因力主维新变法被开缺回籍.戊戌政变后,又遭革职交地方编管的重惩.对于他开缺、革职的原因,一百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翁同龢在甲午战争中坚持主战、反对慈禧太后对日求和、上折奏请停止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支持光绪帝维新变法等,是慈禧太后下令将他开缺、革职的主要原因.翁同龢不顾慈禧的专制淫威,在事关民族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持正义进步,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磊落胸襟和战略勇气,十分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7.
当代分析哲学的意向性研究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意向内容的个体化问题,或意向内究竟是宽属性还是窄属性,就是其中之一.各种形式的个体主义、反个体主义、折中主义和修正主义围绕有关子问题展开了激烈论战,使意向性的本质特征与奥秘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许多论者还基于对意向性的新认识,围绕传统的心灵观展开了探讨和争论,其焦点是:心灵是单子式、个体性的属性或状态,还是弥散性、渗透性、关系性存在,心与物之间有无明确界线.  相似文献   

8.
1898年6月11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光绪帝师翁同(龠禾)因力主维新变法被开缺回籍。戊戌政变后,又遭革职交地方编管的重惩。对于他开缺、革职的原因,一百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翁同(龠禾)在甲午战争中坚持主战、反对慈禧太后对日求和、上折奏请停止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支持光绪帝维新变法等,是慈禧太后下令将他开缺、革职的主要原因。翁同(龠禾)不顾慈禧的专制淫威,在事关民族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持正义进步,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磊落胸襟和战略勇气,十分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史领域里,立宪运动史可说是研究最为薄弱的课题.近几年来虽然情况有所改变,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一些旧观点的影响还仍然存在,一些新观点的论证还有待充实.而在史料的运用上,也有许多想当然的成分.在这种情况下,侯宜杰先生的新著——《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以下简称《立宪运动史》),第一次全面、系统而又详细地揭示了清末立宪运动的全过程,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并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迥异于传统的新观点,从而将这个领域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上;同时,又为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启发性的新课题.这对于立宪运动史乃至于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它标志着立宪运动史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立宪运动史》一书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其客观.冷静而又鲜明的创造性的新观点、新见解的提出.  相似文献   

10.
光绪帝继位之后,醇亲王奕譞由于其皇帝生父的身份,客观上对慈禧太后独揽权力产生了不利影响。由此,慈禧加强了对奕譞的控制:除了利用传统的宗人府制度与王公处分则例外,还“巧妙”利用了前朝的赏赐皇子王公官女子制度。而清帝赏赐皇子王公官女子,主要是为了子嗣繁衍。慈禧利用官女子监控奕譞应当较有成效,故而其再三使用这一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社会生产力的研究有了更深入、更广泛、更系统的拓展。不少同志提出社会生产力的因素,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者和生产手段两种,还应包括自然的、科学技术的、教育的、经济信息和管理等因素。进而,有些同志提出了自然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教育是生产力,经济信息是生产力,管理是生产力,等等许多新的观点和新  相似文献   

12.
新税制的实施已有十余年,但许多纳税人对增值税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本文将针对《税法》中有关增值税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挑战,必须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管理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祺祥政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八六一年“祺祥政变”的爆发,使一个擅长搞阴谋诡计,嗜权欲极重的野心家慈禧太后,爬上了中国“女皇“的宝座——或垂帘听政,或居摄政地位,统治中国长达四十八年之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剖析“祺祥政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有助于正确估计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对中国的严重影响;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慈禧太后上台的历史机缘;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诸如,基本粒子的“夸克’问题。有的科学家说还没有发现单独的“夸克”存在。有的人依此就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无限可分观点提出了“挑战”。对现代自然科学提出的新问题,我们要作具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曾有许多文章论及。但是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与太平天国的关系少有深论,同时对《资政新篇》与太平天国的关系还存在一些争论。①本文对洪仁玕和容闳的思想及其意义略作比较,以求正论。  相似文献   

17.
当代新学科究竟有多少?没有精确的统计。据不完全和显然缩小了的估计,约有二千余门,这个数字也相当惊人。如果按照著名科学家普赖斯教授所提出的“科学发展指数增长规律”计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本世纪末还将涌现一系列的新学科,特别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地带,还存在着许多空白点,犹如元素周期表上的空白位置一样。在这些空白位置上都将产生新的学科。面对如此庞大的知识群,目前国内对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被叛徒江青所津津乐道的慈禧太后,的确像她所说,“名为太后,实际是女皇帝。” 慈禧太后(即西太后),姓叶赫那拉,所以亦称那拉氏,原是清朝咸丰皇帝的贵妃。1861年咸丰死后,她在帝国主义及清朝政府中媚外势力的支持下,利用阴谋手段,发动宫廷政变,爬上了清朝最高统治者的宝座,统治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荒淫、残暴、腐臭的女统治者,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她的政治生涯,是和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  相似文献   

19.
正宝宝出生了,带着无限的欢欣眨动着睫毛,睁开了双眼,似乎要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但是许多新爸爸、新妈妈并不知道,这时宝宝的视觉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他们还要经历许多成长、改变、适应,慢慢才能达到理想的视觉状态。刚出生的宝宝能看到什么呢?这是许多家长都好奇的问题。其实,新生儿的眼睛只有光感,也就是只能感受到光的刺激。能分清是爸爸还是妈妈都是以后的事儿!  相似文献   

20.
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十四年来经过长期探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取得的伟大理论成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还会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我们迫切希望广大理论工作者、研究人员一起努力,共同探讨,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讨论引向深入。本刊将继续组织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特别欢迎观点鲜明,短小精悍,富有见地的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