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立雄 《晋阳学刊》2012,(4):58-67,78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老年人、军人及其家属、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定群体在内的社会优待制度,但是在开展社会优待工作时存在"四难",即:优待项目界定难,优待福利流动难,优待政策落实难,优待差距缩小难。本文建议,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属地化管理、分类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分担等为原则,构建包括医疗保健服务优待、文化休闲服务优待、日常生活服务优待、交通服务优待、法律服务优待、义务和责任优待等在内的社会优待体系。另外,应建立全国基本优待制度,促进社会优待的均等化;建立财政合理补偿机制,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完善社会优待立法,提高公众和社会组织执行社会优待政策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初步形成,但因缺乏明确、连贯的改革思路和价值导向,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始终在诸如"公平"与"效率"、"权利"与"责任"、"政府"与"市场"等问题的争论中踯躅不前,制度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现阶段改革应聚焦于制度运行中的逆向调节、分配不公等问题,逐步构建全覆盖、城乡统一的国民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二元结构。在坚持社会公平导向的同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谨防改革的"民粹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不同于欧美科技平台以纵向发展为主,我国诸多平台以横向发展和构建平台生态系统为表征,超级平台之间以对外平台封禁和对内自我优待构成数字经济反垄断的基本样态.当前,我国反垄断法多着眼于平台间彼此封禁的研究,忽略了社交生态系统自我优待对整体市场竞争的抑制.自我优待多体现为具有支配地位的网络平台在纵向市场内所实施的具有封锁效果的行为.以投入品封锁、客户封锁为视角,分析了自我优待的不同封锁类型.已形成社交生态系统的超级平台实施自我优待行为导致平台间相互割据,迫使中小企业依附于"大型数字帝国",损害了消费者福利,扰乱了竞争秩序.针对超级平台自我优待的规制路径,竞争政策与政府管制各有其规制的特点,竞争政策应更侧重于采取预防性措施.政府规制具有举证责任减轻、破坏性小等优势,并为企业行为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经验与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在体制转轨上不搞"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而是促进诱致性制度变革和渐进式改革;在政治制度上选择了一个强有力的政党及其领导下的权威政府;在经济体制上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在发展战略上选择高投入、低消费与出口拉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上,选择了经济改革的"理性超前"与政治改革的"理性滞后"的非对称组合。现行发展模式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与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需要在以下方面促进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型与优化:探索以内需为主导与外需相协调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以及技术进步与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转型;以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政治改革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体制基础;确立以人为本的宗旨和市场主管效率、政府主管公平的体制模式,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以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重塑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老年教育的可及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教育是中国"为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文章利用2008年全国五省市老年教育的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从资源供给、教育参与、教育成果三个层面分析目前中国老年教育的可及性问题.研究建议,新时期老年教育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制度;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促进政府的福利性投资,建立多元、畅通的教育信息输送机制;从老年人需求出发,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提供增能型、发展型的老年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变革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世界各国都在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共性表现在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计划、重视制度的普惠性、政府直接补贴与间接相结合等方面。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府责任刚柔相济、管理服务精细化等是发展趋势。对中国的启示包括强制参保、比例缴费、制度评估和基金投资风险控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城乡老年人口状况抽样调查情况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涉及老年人口的经济来源、婚姻状况、居住环境、主要生活方式、主要意愿、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等,该调查反映了四川省城乡老年人口的基本状况.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各级政府应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宣传<老年法>,同时,要加强社区老龄工作,制定优待规定.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竞争是超越国家政治性质、所有制性质与结构、政体和政党制度而具有普适性的制度安排。我国的地方政府竞争包括争身份、争政策、争项目和争资金等"面向中央的竞争";以及利用廉价劳动力、土地和财税补贴、完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优化政府职能等"软环境"这些"面向社会的竞争"。地方政府竞争改善了经济发展的环境,缔造出具备强烈的学习和创新主动性以及能力的"官员群体",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制度变迁尤其是制度创新的核心力量。恶性竞争、区域发展失衡和重复建设则是地方政府竞争引发的主要负面影响。加强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法治调控,关键是建设公开、博弈、法治的调控机制,并促进地方政府合作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优待救济抗属,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面对数以十万计的庞大抗属群体,边区政府采取代耕、帮助建立家务及其他社会优抚措施,发动群众积极优抗,为抗属构筑了一个物质优待与精神优待相结合的多层面、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确保了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边区抗属物质生活改善,社会地位提高,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具有边区特色的优抗经验,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制度问题.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有其缺陷,原因是:人多地少是长期存在的一个主要矛盾;土地的产权界定模糊,缺乏法律保障;土地流转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土地承担双重的功能.文章指出新一轮土地制度创新必须坚持的原则: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其基本对策是: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明确土地的产权;尽快建立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运作的土地流转权机制;严格保护耕地,建立在政府行政占用耕地中对农民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逐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能够和自愿流转土地;实行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中的职能部门要接受双重领导,是中国政府管理中的一大特色。双重领导的政府管理模式,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环境下一种"不理想"但却"必要"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主要政治功能在于维持政治统治结构的基本平衡,维护中央权威和保障国家统一。未来政府模式的变革和再造,必须充分吸收这一优点和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转型时期推行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制度建设。在不同地区,农村发展的模式不同,对制度的需求也不同。要提供有效的制度,需要在制度供给中遵循政府主导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多种模式与目标统一相结合、规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不仅在解决中国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作用,而且还应在推动中国基层的服务型政权建设,调适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为此,国家应该改变资源的输送关系,来推动中国基层政权由"给予型"向"服务型"方面转型,并通过建立"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协作机制,优化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等制度来进一步密切国家与农民关系。  相似文献   

14.
顾梦洁 《南方论刊》2013,(10):47-50
在老龄化背景下,中国未来的社会福利发展着力于构建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要注重在非商品化基础上保障老年群体的护理权利。这对政府的行为选择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在构建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障机制时必须强调公民的社会权利。本文基于对构建长期护理体系的运行视角和制度模式进行分析,同时在长期护理的研究中融入社会权利的思想,将老年长期护理问题与社会权利视阈相结合,以更好适应我国未来的建设和稳定发展,从而得到适应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要的管理政策应是政府主导的适度普惠型取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制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直接关系中国几亿农民的健康和利益,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明确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法制化的概念,认清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的政府责任越位、政策变动频繁、筹资机制不畅、体制改革滞后等四个方面的缺陷,有助于对该制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制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政府责任规制、法律监督和法律责任承担机制等方面为这项制度的法制化实现路径作出若干设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反思与前瞻——中国社会慈善救助发展六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改革开放为历史分界线,我国福利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身份化福利转变为生活化福利.社会福利安排的生活导向和割裂状态为体制外社会慈善救助的发展拓充了制度空间,同时,党-国家治理手段的变迁和国家-社会的分离,也为慈善公益事业培植了生长土壤.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救助中,慈善救助通过对政府救助的有益补充,实现了从边缘到主流的位移.促进懵懂化的自愿施舍向外显化的公民责任转变,必须夯实和完善慈善救助的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将正视公权主导的"政府慈善"的合理性与维护私力参与的"民间慈善"的灵活性相结合,将激活关系本位的"差序互助"的传统性与创新权利本位的"制度慈善"的现代性相结合,将培育志愿参与的"公民慈善"的权利观与倡导和谐共生的"尚公重私"的公私观相结合.逐渐形成富有本土特色、彰显中国经验、符合国际潮流的慈善救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青岛大企业直通车制度的制度设计具有实践和理论的原创价值--它反映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形成的一般理论逻辑--"政府推进论".根据"政府推进论"的理论分析框架,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即直通车制度是政府推进市场经济形成的重要制度创新."政府推进论"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市场经济形成的发展路径,也揭示了政府改革和发展的基本逻辑,这对于直通车制度下一步发展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绩效预算制度改革不仅仅是一种预算方法的改变,而且是政府编制和管理预算理念的革命.它建立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之上,是一种旨在有效降低政府提供公共品成本、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现代预算管理方法.构建绩效预算的制度框架,必须明确绩效预算的管理逻辑和原则,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坚持"三步走"路径选择.推进绩效预算制度的全面实施,必须将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置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大背景之下;坚持依法理财,完善配套的预算管理法律制度;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预算管理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根据公开性原则建立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19.
产生于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我国各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碎片化试点"等特征,目前弊端尽显,饱受社会诟病。建立健全政府补贴和个人缴费相结合形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大势所趋。对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由确定给付制的财务模式改为确定提拨制,建立共同缴费的"社会统筹+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镇企业职工和有固定劳动关系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整合以上三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国民养老金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正处于十字路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和问题,亟需更深层次的改革突破和发展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转变,按照"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治理之道建立长治久安的长效机制。尽管中国过去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并不存在一个相对稳定成熟的所谓"中国模式",只有"中国路径"或至多"中国经验"可言。当前,中国呈现"强政府,弱市场"和"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必须合理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的合理边界。政府最基本的作用是维护和服务。政府的角色定位应该是:限制"掠夺之手",强化"无为之手",多伸"援助之手"。在深化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中国需要顶层设计:建立有效市场,造就有限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中国下一步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两个根本转变:一是从与民争利的发展型政府向公共利益服务型政府转变;二是从行政干预过多的全能型政府向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有限型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