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维田园诗的意蕴美 ,在于说明田园是一片乐土 ,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暗示农夫憨实厚诚 ,含辛茹苦 ;在于提及田园生活乐中有苦 ,苦中有乐 ,农夫的劳作最繁重 ,地位最低下 ,思想最淳朴 ,心里最踏实 ;在于揭示人与人、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表明人与自然才是最完美的结合的观点 ;在于反映饮酒狂歌、登山临水、交游止息等隐居活动 ,表现个人的隐居志趣 ,塑造秀其中而肆其外的隐者形象 ;在于确立隐居田园的终极目标为达到忘我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
腊月腊梅香     
腊梅又名蜡梅、黄梅、香梅。因它在农历腊月开花,花香似梅,所以叫腊梅。腊梅不仅傲寒怒放,独秀于百花凋谢季节,而且芳香,别具一格。从远处闻到它的花香,令人感到淡雅芬芳,甜醇诱人。从近处闻到它的花香,使人感到馥郁馨香,令人陶醉。 腊梅生命力很强,容易栽培,盆栽时要用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用黏重土或碱性土。盆栽时应注意3点;1.腊梅喜肥,除上盆时施足底肥外,在生长季节还要勤施液体肥料,每半月一次。从春天萌芽之后,到深秋落叶时分,一定要常施肥。为的是生长茂盛,促进花芽分化,多孕蕾,多开花。2.腊梅是耐旱性植物,花谚中有“旱不死的腊梅” 之说。  相似文献   

3.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诗经》就有“山有佳卉,侯票侯梅”之句;《山海经》中也有“灵山有木多梅”的记载,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她以其艳丽的色彩、浓郁的芳香、婀娜多奇的风姿而深受文人士大夫青睐。人们赋予她美好的名称,或称之“雪中高士”,或与兰、菊、竹并誉为“四君子”,或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种梅、育梅、赏梅、画梅、爱梅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癖好。正如范成大在《梅谱前序》中所言:“梅为天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学囿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系轻重。”人们屋前屋后栽梅,里里外外盆景插梅,屏风上画梅。唐代杭州的孤山梅林就久负盛名,罗隐《梅花》诗所谓“吴王醉处十余里,照野拂衣今正繁”就对此进行过描述。至宋代栽培梅花更达鼎盛时期,这从宋人的咏梅诗中就可看出。人们或以梅名地名亭,如广东有梅州、梅江、梅县;元人吕诚隐居昆山车仓,蓄鹤种梅,其亭榭命名曰“来鹤  相似文献   

4.
“梅”在王闿运的词集中出现颇多,词人从不同的角度赋予“梅”不同角色:有积极向上给予人希望的“梅”,有让宦游旅人倦游思归的“梅”,还有独立窗前伴人隐居的“梅”。“梅”意象丰富了王闿运词作的内涵,也成为他人格与心路历程的写照。  相似文献   

5.
以布衣终老的沈周,是明代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但其隐居生活中恭顺、圆通一面的表现和意义,似较少为人所深入思考。他的这方面生活特征产生的根源,正在于明代庶民阶层身上巨大的生存压力。而此种生活特征,又实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明中后期诸多下层文人的“山人化”趋向。  相似文献   

6.
杜甫和贾岛均为炼字大师,二人在炼字艺术方面有同有异。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非常重视炼字且所炼之字多为动词。不同之处在于杜甫所炼多为平易之词,于平易之中蕴涵丰富内容,且极自然;而贾岛炼字则较雕琢,给人一种生涩硬僻之感。而形成他们炼字有同有异的原因在于他们似中有异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以及由此产生地审美情趣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正> 《诸葛亮隐居处考析》一文,(刊载于《南阳师专》学报1981年第二期)拜读之后,意有未足。觉得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文章一开头就说:“诸葛亮隐居处,素来有两说:一是襄阳隆中,一是南阳卧龙岗。前者的根据是‘隆中对’,后者的根据是‘躬耕于南阳’。前说虽是而流于偏激,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诗歌创作前后期风格变化一直是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王安石前期诗歌中即有精工雅丽、重视技巧的特点,晚期风格为渐次累积所致;也有观点认为王安石晚年诗歌风格变化与他的隐居生活及佛理研习有关。而从王安石自身来说,晚年由政治舞台的主导者而成为隐居田园的出世人,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作者身份的变化,其内在自我定位、创作关注焦点、心态情致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此导致了晚年诗歌在情感深度、思维方式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虽然晚期诗歌的外在风貌似与早期有相类之处,但其内在韵致已不可同日而语,也非单纯依靠精深纯熟的技巧所能达到。  相似文献   

9.
《驴皮记》和《改邪归正的梅莫特》没有直接的情节联系。这两篇小说内在的关联在于共同探讨了人在欲望面前的各种因境:《驴皮记》揭示的是人离不开欲望,但生命和欲望却又成反比;《改邪归正的梅莫特》进一步深化了欲望问题,那就是即使欲望的实现不需要以生命为代价,无限度的欲望依然可怕,因为它将把人带入无尽的空虚。  相似文献   

10.
庾信集中涉及隐居内容的诗赋为数不少,这些诗赋创作于庾信入北后的前、中两个时期。前期创作集中于入北的最初六年,流露出向往隐居的强烈意愿,其实质是借隐居来消解心理重压。中期创作于周武帝建德初,庾信受当时北周内部政治斗争的影响而赋闲在家,诗赋表达的是不甘于隐居、渴望被重视的"求官"意图。庾信入北以后,其仕宦经历、思想历程都曾发生各种变化,对庾信诗赋中的"隐遁之念"应辨正地看待,把握其变化与实质。  相似文献   

11.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是明末清初文坛上的风云人物。襄少负才名,能诗擅文,及其成年,则积极投身于复社活动,并起到重要作用。入清之后,冒襄隐居不仕,以拒不降清之气节名动海内,然学界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对其始有关注。在相关研究中,学者们较为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生平交游、戏剧活动、水绘园唱和、冒董爱情以及《影梅庵忆语》。  相似文献   

12.
不了解陶渊明的仕隐冲突就无法理解这个人。文章认为,仕隐冲突是陶渊明思想人格的突出表征。它在出仕过程中一直纠缠于陶渊明心头,隐居后也没有止息。但若从家世家风角度看,它在陶渊明出仕之前的心灵中已埋下伏线。文章还讨论了陶渊明出仕的主要动机以及离开仕途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写作素材源于生活。于生活中有话要说,有情感要表达,文章便形成了。而这些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情感,往往涉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兴趣。那么,当今学生的日常生活兴趣在何处呢?笔者以为,当今的大多数学生的日常生活兴趣不在于传统的书本中,而在于充满光声电符号的快节奏的充满诱惑的快餐文化中。它包括影视作品、电脑游戏、流行音乐等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对于梅花普遍怀有一种特殊的爱恋之情。应该说,没有哪一种花像梅花这样享受着众口一辞的好评。其实,就梅的形象看,若是在花中“选美”,她是无论如何难当花魁的。那薄如蝉翼的花瓣,稀疏的花蕊,淡淡的清香,在众香国里,绝对难以招人眼目。历览前贤崇尚梅的缘由,加之几次充当梅客的感悟,我想,千百年来,梅之所以让人欣赏、赞誉、咏叹,多半是源于她的品格。因此,“品逸如梅”常常被用作是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抑或是自励的标准。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生性奇俊,超凡脱俗,终生不愿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直在杭州孤山过着隐居生活,平生植梅放鹤,人称“…  相似文献   

15.
罗浮山是中国诸多名山中以仙山文化著称者,它的这一文化特色既吸引了各朝隐士隐居游历,同时,部分在罗浮山隐居过的隐士死后亦被神仙化,从中可以窥见隐居处所的地方文化传统对文人隐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元末画家兼诗人王冕,对元朝统治不满,隐居浙江诸暨的九里山中。种梅花千株,对花作画,创造了一种画“野梅”的技法,被称为“没骨梅花”,成为扬补之以后的新画派。 他在一幅《墨梅》上,题了一首七言绝句:  相似文献   

17.
图文作传,是历史人物长篇传记写作走向大众化的一种新路径。它从绣像小说、近代电影、近年“讲经”“读史”潮流中获得启发,却又与它们迥然有别。传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似与“绣像小说”同,其根本区别在于真实与虚构。与近代电影也只图像近似,而不可能有音乐语言等听觉因素。与“讲经”“读史”之类的区别最明显,或主说理,或主叙事;图片资料或有或无,或多或少。在传记中选用图片资料,须有严格的要求和应起的作用。首先,能真实地表现传主的生平行状和思想发展;其次,能表现传主思想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8.
宋玉《风赋》状令人“清清冷冷,愈病析酲”的“大王之风”有句云:“迴穴冲陵,萧条众芳。”“萧条”一词,于《楚辞·远游》王逸注为“寂寥”,于《淮南子·齐俗》高诱注为“深静”,义皆与风中众芳呈动貌不协。辞书尚列有“凋零”一义,《风赋》明言“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其风舒爽不狂可知,故谓“大王之风”进入宫中后使众芳凋零显然过分。  相似文献   

19.
苏州大学周川在《教育研究》2 0 0 0年第 2期撰文指出 ,教育中的唯科学有多方面的表现。第一 ,价值取向上的重理轻文。第二 ,教育目标上的科学家定向。第三 ,教育方式的过于“科学化”。教育中唯科学思潮的要害 ,不在于它过份重视了科学 ,不在于它过份强调了科学的意义与功能 ,而在于它唯科学之马首是瞻 ,狭隘地把科学奉为教育的至上与至尊 ,同时否定人文社会学科的意义 ,排斥人文社会学科的存在 ,从而在教育上形成了一种偏执的现代迷信。这种现代迷信对教育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教育中的反科学 ,其要害不在于它强调了科学活动的负效应 ,而…  相似文献   

20.
先秦美学中的“比德”说,是中国古典美学宝库中的一颗珠玑。“比德”说,作为先秦时代的审美观念,它的基本涵义是:自然物的性质特征与人的人格品性有相似之处;自然美之所以美,在于它的某些属性特征“似有德者”;自然物可以用来比德拟人。宽泛地说,“比德”即“比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