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2.
3.
4.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4,(12):63-66
2013年年底,在和很多奶制品企业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在乳品消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者对乳品品质和种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乳品市场细分将不断强化,品牌竞争亦将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5.
北京话——全国是比较丰富的地方话,许多词汇让初到北京的外省市人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比如“托”这个词,你就是查《新华词典》也只能告诉您是“用手掌承举、衬垫、请人代办、寄放、依赖、推辞”等意思,但用这些意思去解释如今北京人家喻户晓的“布托”、“鞋托”、“医托”、“车托”等等口头语,就只有伸舌头的份儿了。北京人的“托”的意思已经转化为“雇佣来冒充顾客帮助经营者销售的人”,已经有了贬义,含有合起伙来骗人的意思。反正北京话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迅速增加、变化。这不,如今在婚姻介绍领域又冒出了一个新词——“婚托”。“婚托”就是那些与婚介绍所老板合起伙来骗征婚者钱财的人。谁能想到月下佬这个积德行善的行当也有了蒙人的把戏? 相似文献
6.
张建萍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80-86
在其非虚构小说《事实》、《欺骗》、《遗产》和《夏洛克的行动》出版之前,菲利普·罗斯就被外界贴上了自传作家的标签.虽然他曾数次公开否认其作品与个人生活的关系,但收效甚微.随着20世纪非虚构小说创作的兴起,罗斯将计就计借助这种集“虚构”和“写实”于一体的文学形式创作作品.但以往批判罗斯作品“自传性”的外界在“自传”性强的非虚构类作品中却迷失了.这是他的两种自传性策略所致,即自传之于现实的真假和身份之于作者的虚实两种写作策略.无论如何,罗斯这种以坦诚的姿态满足和回应长期以来外界对其作品“自传性”的窥探的方式是其创作的转折,同时也展现了其自传性写作策略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