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假定产出可以观测的条件下,构造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针对企业员工有效劳动时间是时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分别设计包含裁员概率的企业最优激励合同,然后讨论裁员概率如何对激励合同与员工积极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胡家达 《经理人》2006,(7):25-25
员工队伍的不稳定会带来产品质量的不稳定真正追求高速发展的企业必然需要稳定而熟练的员工队伍,一到淡季就裁员,会加大员工的流动性,员工队伍的不稳定带来的是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和管理的间断性,甚至会造成品牌美誉度的下降,这在无形中造成的损失,可能会比裁员省下来的钱要多得多。因此,我认为淡季裁员是一种非常短视的作法。  相似文献   

3.
企业为了生存而以裁员的方式压缩成本,是应对金融危机不得已的选择,但同时也是透支信用、透支未来的危险手段。被裁掉的员工将永久失去对企业的忠诚,未被裁掉的员工会人人自危,对组织的不信任程度日渐加重。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遭到破坏,员工的心里账户开始失衡,企业内部的消极怠工和道德逆向选择严重,企业面临比外部危机更为严重的内部危机。因此,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分析企业的裁员行为,对化解因裁员而引发的冲突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8年爆发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一直处于低迷之中,各种裁员新闻层出不穷,频繁的裁员举动如今也波及到了中国企业。这不禁让我们开始担心在人力资源管理经理们不断宣称"以员工为第一"的社会中,这样的大裁员到底给员工带来了什么?本文,我们将以三一重工为例,来看看中国企业的裁员背后,员工的工作保障问题,以及在持续低迷的全球经济背景下,企业要拿什么保障企业和员工相互之间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5.
关涛  秦一琼  陶悦 《管理科学》2015,28(6):50-64
为揭示裁员对幸存者心理契约变化路径的影响及裁员综合症的发生过程,以不确定性规避的视角,用社会交换理论做逻辑基础,构建裁员降低幸存员工与企业的社会交换平衡进而影响心理契约的变化路径模型,梳理出情感交换、利益交换和混合交换等多个路径。通过问卷调研获取124家企业有关裁员与心理契约的数据,使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确定性规避动机的引导下,裁员可显著降低幸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增加离职倾向,导致幸存员工的情感和利益交换的低回报;基于社会交换的公平原则,员工会降低情感和利益投入,即降低组织承诺和工作投入,产生裁员后幸存员工低回报与低支出的新平衡;这种交换水平的低平衡状态最终影响员工的心理契约类型,导致员工与企业缔结更高程度的交易型契约和更低程度的关系型契约。研究结果有助于企业认识裁员的副作用,并指导其对裁员方式和激励幸存员工做出谨慎决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员工行为取向角度对裁员决策的经济理性进行了分析.裁员决策的依据是员工能否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裁员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裁的是员工,最受伤的往往却是企业.无论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裁员都应该是一种最后的、不得已的选择.本文探讨了裁员的经济因果,分析了裁员决策中的薪酬策略和目标策略等补救措施,指出了应该如何把握裁员的时机,理性地选择裁员对象.  相似文献   

7.
万希 《经营管理者》2007,(2):100-103
<正>随着企业战略的调整、组织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人力资源结构性的调整,从而导致裁员。裁员是企业为强化竞争力而进行的有计划的大量人员裁减,是用人单位违背员工意愿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终止雇佣关系的行为。在几乎所有的行业中,裁员已变得越来越普遍,而且通常是由伴随着兼并或收购活动的组织重购引起  相似文献   

8.
裁员后,如何维持留职员工的忠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都采取裁员的策略,以求生存和发展。就连失业率一直很低的日本,企业现在也纷纷大幅裁员。虽然裁员对股价、利润和生产力的影响还值得怀疑,但可以确信的是,裁员能导致员工忠诚度的降低。日本企业的大举裁员使日本员工的忠诚度锐减至仅五万,已被挤出全球员工忠诚度最高的前10个国家的行列。根据经济学人集团的估计,香港和新加坡的企业员工流动率每年在20%以上,泰国为14%强,而中国大陆则超过了12%。一些企业家哀叹:员工忠诚度已经消亡!事实上,员工忠诚度降低并非由于员工忠诚已经消亡,或员工具有不忠诚的天性,而是…  相似文献   

9.
李裕林 《决策》2014,(8):66-67
最近,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出席某商业论坛时自曝裁员计划,称今年会在去年裁员1.6万人的基础上,继续裁员1万人,且主要对象为中层干部。此举迅即引起社会各阶层的高度关注。 海尔裁员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除了海尔是大企业、本身就受关注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减员幅度实在是太大了,2012年末员工数量为8.6万人。  相似文献   

10.
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的裁员,是降低生产成本,缓解经济危机压力,实现战略转移的有效途径。但裁员并不是拯救企业的"灵丹妙药"。裁员也是一件具体的、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它直接涉及到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加强对金融危机下企业裁员的管理,深入得进行裁员相关得人力资源得成本核算,在核算中结合人力资源相关的招募成本、培训成本、招募成本、经营风险成本以及法律风险成本等等,综合分析在裁员、减薪、保持原状以及各种激励措施之间的选择状况。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化解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压力。本文详细分析了在当前的形势下,在企业裁员的过程中,或者在计划裁员的决策过程中,结合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的理念进行分析的主要意义,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欧美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危机,市场持续萧条,为了控制生产成本,减少积压产品,提高企业绩效,企业裁员大规模盛行。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许多企业已经摆脱了经济萧条的负面影响,生产开始扩大,但企业组织内部为节约成本而进行的大规模裁员浪潮依然汹涌,市场上,组织破产现象十分频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受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虽然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但与企业组织规模调整同步进行的企业裁员活动仍显得格外活跃。发达国家的持续裁减员工浪潮,直接引发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裁员。但是对于"裁员的本质是什么","企业为什么要裁员","裁员能否真给企业带来好处","裁员过程应如何合理操作"等等问题,目前,理论界和企业界还没有一个给出一个明确、系统和有力的答案,因而也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笔者围绕上述问题,从国内外企业推行裁员的现状着手,对于企业裁员的本质、目标体系构成及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等,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视角新颖。对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我国企业的裁员行为和过程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人浮于事、冗员过多的问题,而富余人员下岗问题被称为踏不进的雷区,一旦触雷会带来极大的社会问题。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冗员过多的积疾必须得以正视解决,否则国有企业没有出路。去年9月,国务院确定100个国有企业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今年又扩大了试点范围。自此,国企裁员进入"实战"阶段,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别无选择长春电动工具厂与瑞典某企业合资的谈判已历时3年,外商700多万美元的投资就是"吃不到口"。该厂孟厂长最清楚,外商咬定必须裁减300名富余人员,否则不能合作。的确厂里人浮于事,一个人的事两个人干,工厂怎能搞好?可这300人到哪去呢?孟厂长说:"裁员难呀"。重钢最有体会,一个拥有4.9万员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裁员并不仅仅是管理流程的终点,而同时也是新流程的起点。裁员是企业人才退出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该机制激活人才创新、向上的精神,形成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人才退出机制可以通过企业的日常绩效管理来实现,将优化流程、减少冗员、提高效率的工作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完成。  相似文献   

14.
在假定产出可以观测的条件下,构造含裁员概率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把企业的裁员概率与员工的实际业绩结合起来,针对员工素质类型是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分别探讨含产出-工资合同的企业激励机制设计,比较两种不同信息结构下不同激励效应,分析非对称信息下实施合同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5.
自去年以来,裁员不幸成为全球最为流行的企 业行为,从美洲、欧洲到亚洲,从IT业到制造业,从世界知名企业到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无不在这个经济处于低潮的年代作出了裁员的决策。如全球著名的电信巨人朗讯公司在全球裁减1.6万名员工;通用电气在未来两年内可能裁掉7.5万名员工;戴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企业经营环境江河日下,为了生存,每个企业可谓煞费苦心,方法用尽,而其中最受青睐的良方当属裁员,裁员大潮滚滚而来。裁员成了企业的救命稻草,可裁员究竟是用好还是不用好,是需要我们进行理性分析的。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1月14日,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乔传秀率调研组在深圳调研时说过一句话:“企业订单减少,裁员不是办法!”那么企业避免裁员的办法又在哪里呢?现整理编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企业家协会顾问陈清泰《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中国企业该做什么》一文,希望读者能从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经济性裁员制度是我国劳动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不仅关乎劳动者的劳动权,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权的重要构成.然而,由于〈劳动合同法〉在制度设计时缺乏对劳资双方各种因素的充分.有效考察,使得经济性裁员制度呈现出一些不足,一定程度上使得该制度在现实中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在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劳动关系十分不稳定的现状下,如何尽快完善该制度显得极其必要.  相似文献   

19.
拒绝裁员     
钟渝 《经营管理者》2009,(12):30-31
裁员,这个在2008年频繁使用的流行词汇,似乎成为诸多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不二法宝。分析人士指出,金融海啸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市场消费的低迷。同时,对于盈利预期的下调又增加了这些企业营运的压力。企业不得不通过裁员、缩短战线从而节约成本,度过经济寒冬。  相似文献   

20.
伴随这社会的经济大环境,企业也面临经营困境,经济性裁员也是许多企业的必经之路。企业如何合理处理裁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