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认同的逻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政治认同的逻辑是指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所在政治系统运行状态认同的底线或原则,即人们的政治共识。政治认同的逻辑应该与人的需求相吻合的,人的需求是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发展的过程,人不仅有物质利益的需要,而且有精神或情感满足的需要。政治认同的逻辑也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次序:从利益认同到制度认同再到价值认同,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利益认同是政治认同逻辑的起点,制度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关键,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三个认同"是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它顺应了时代对参政党的政治要求,回应了执政党对参政党的殷切期盼,把握了参政党建设的规律,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三个认同"中,目标认同是基础,道路认同是关键,价值认同是核心,三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坚定发展目标认同,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与价值;坚定政治道路认同,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与要旨;坚定文化价值认同,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质。民主党派只有巩固"三个认同",才能在共圆"中国梦"的时代征程中信念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更加自觉。  相似文献   

3.
政治认同是国家政治合法性构建与政治稳定的基础.其中政治认同的变革对政治构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东南亚国家政治认同主要是对政治权威的认同、政治文化的认同和政治制度的认同的有机结合.在当代,这种政治认同是以民主政治作为基本取向,以文化认同、权威认同和宪政制度认同作为重要内容.正是在具有本民族特色政治认同的基础上,东南亚国家开始了新的政治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政治认同是政治合法性的一个主要来源,关乎政权稳定,政策实施。政治认同也是政党、派系、国家政权、组织机构、施政理念等得以存续发展的基石。为回应现实关切,从政治学、传播学的双重视角解读了网络时代的政治认同的变化。在厘清政治认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尝试着梳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政治认同的异同及其变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当今网络环境下面临的政治认同危机,以及这种危机所以出现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兰州市222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各层次的赞同程度在52%-72%之间,各层次相关系数在0.59—0.62之间(p<0.01),经济成就认同对社会政策和政治理念认同起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性别、政治面貌、年级、户籍等变量在政治认同上有显著性差异;认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各层次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应以政治认同层次为基础,对不同类别大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基于现实的革命境遇,一直寻求革命资源,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努力获得根据地群众高度、自觉的政治认同。中共在这一政治实践进程中,有着清晰的逻辑体系:首先,要培育和促进政治认同主体对其的政治认知;其次,要获得政治认同主体对中共所创立的政治体系的支持;最后,要赢得政治认同主体对中共的政治理念和价值体系的肯定,实现价值认同。这一逻辑体系既是中共在群众中培育政治认同、加强政治认同的过程,也是群众对中共从利益认同、制度认同到价值认同的过程。这一时期中共获得政治认同的政治实践,为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提供了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矛盾纷呈凸显,国家认同面临诸多挑战.回应这些挑战,必须从政治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三个层面增强国家认同.增强国家认同必须切实发挥政治认同的主导作用,并以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为支点来固基政治认同,拓展政治认同的空间,强化政治归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政治认同是指认同主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一定政治体系所产生的心理归属感和支持行为的统一。政治认同是政治体系获取合法性的基础,是维持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法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对公民政治认同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尽管如此,我国法治建设依然存在法治绩效不足、法治制度不公正、法治文化价值实现不均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公民的政治认同。因此,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塑造全民守法的法治环境,不断促进公民政治认同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政治认同是民众对政治体系支持认可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是政治体系正常运行与发展的必备资源。政治认同的生成,不仅需要获得认同主体心理层面的认同,还需要使认同主体参与社会政治实践,在实践体验中加深政治认同感,最终达成心理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平衡。基于心理层面的生成路径包括制度塑造型路径和政治社会化型路径,基于实践层面的生成路径是指政治参与型路径。制度塑造型路径、政治社会化型路径、政治参与型路径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同时又相互联系,在政治认同生成过程中共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网络政治认同是政治认同的组成部分,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网络政治技术是网络政治认同的最终决定力量。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社交机器人异化使网络政治认同发生变异。网络技术带来的虚拟性、自由性、平等性、碎片性、互动性和乌合之众性造成了网络政治认同的复杂性和易变性,给网络政治认同带来困局。增强网络政治认同,需在技术、资本、权力、权利四者之间形成互动平衡的合力,加强科技伦理建设、法治建设和制度规则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中存在着三种假象:作为工具与手段的政治认同,丧失了主体性的政治认同,只有规则层面接受、没有意义层面诉求的政治认同。这种认同表达的是人们与他或她认同的东西的分裂。假象的出现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人们并未按真我的要求而是按他人的标准去进行政治认同,其中,真我的要求和他人的标准存在偏差,个体充分发展的目的与群体保证顺畅的功能目的之间并不一致。确立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协调统一的社会发展范式,以情感认同推进有效的政治认同,尊重本能需求、传统习惯等无意识因素,这无疑是提高当代政治主体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技术加持社交使得原本的政治认同建构出现新的发展趋势,聚合与割裂成为社交媒体时代政治认同建构与解构两种分化特征.个体生活与宏观政治的聚合、群体身份与政治认同跨时空归属的聚合以及政治互动的跨层级聚合,促进了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的形成与发展,为政治认同的建构创造了群众基础、技术支撑和实践方式.社交媒体也通过屏蔽、引导、规训和伪造的技术路径,造成社交媒体上政治认同心理的分化割裂.多元化认同阻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差异认同诱发政治危机,认同越级化侵蚀理性认同根基.应通过加强主流媒体认同引导、圈层认同吸纳、算法认同构建来规制政治认同风险.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认同问题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认同是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属政治系统的情感上的归属感,政治认同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和谐是政治认同所形成的理想状态,因此,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认同的研究坐标需要更新,应着重站在民间的立场来认识政治认同问题;政治认同的研究领域需要拓展,不仅要研究政治认同的程度,而且要研究政治认同的内容;政治认同的观念需要转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理性分析中国政治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政治学中国家认同理论引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国家认同理论将有效整合当前理论资源,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学理性。本文将对国家认同理论进行梳理,指出国家认同的三种理解方式:政治共同体本身的同一性;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哪一个政治共同体;一个人对自己所属政治共同体的期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国家认同形成的形成方式。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提出研究生国家认同教育的三个部分:民族血缘认同教育、历史文化传统认同教育和社会政治经济体制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5.
国家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主要体现在对国家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两个方面。国家认同危机的实质,源自于国家的"去中心化"挑战,即亚国家单位的文化认同、利益认同及地域认同在不断政治化和极端化的过程中,最终反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并寻求独立而使国家统一面临威胁。这一过程也是分裂主义进行认同政治动员和操弄的过程。通过塑造他者、构建自尊与威胁、挑起冲突等机理,分裂主义不仅要完成分裂群体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对立性的建构,而且要最终实现分裂群体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僭越和替代。  相似文献   

16.
政治认同作为现代性命题,中西现代化进程均未停止对其孜孜以求的探寻。从民生视域审视中西政治认同的经验,不难发现,中国民生政治与西方福利政治是中西政治认同获得的时代解答。基于民生建设的三大面相(经济民生、权益民生、文化民生)、政治认同的三大支撑(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在汲取中西政治认同经验中努力实现福利缺场向福利在场转换、臣民政治向公民政治转换、文化势差向文化正义转换是民生视域中西政治认同经验的中国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与民族认同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当代民族国家背景下重要的政治事务。考察历史的知识谱系,民族国家无论是从概念演变、价值形态来看,还是从国家体制来说,都是西方赠给世界的一个礼物。当民族国家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通用的政治单位时,它便成了国际关系中的政治实体和所属成员的认同归属。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既符合我国的历史实情,也是世界公认的国家形制的政治基础。国家的政治认同是认同构造中最核心的价值;在认同层次中,国家的政治认同是第一位的,民族的文化认同是从属性的,这不可讨论,亦不可讨价。  相似文献   

18.
政治认同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实际的政治运作过程中,它具有提升政治合法性、维护社会秩序、减少治理成本等多重作用。因此,在各个年代,统治阶级都将获取社会成员的认同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然而,自作为一种政治资源的政治认同术语产生以来,其内涵、意义及获取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政治认同,我们有必要回顾政治认同从传统到现代的各种嬗变。  相似文献   

19.
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是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一体两面,对其关系的不同理解形塑了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两种知识传统——"国家认同"和"认同政治"。强化同一性的国家认同传统彰显了政治认同相较于文化认同的高层次地位和主导作用,推崇差异性的认同政治传统则突出了文化认同的相对主义立场及其优先性。这两种知识传统虽思想主张各异,但都秉持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二元分立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的缺陷在于:既无法准确把握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本质,同时对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关系认识不足。在其现实性上,对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解必须扬弃这一分析框架所固有的个体视域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视域融合中实现民族共同体认同追寻意义和确立归属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文科大学生思想普遍比较活跃,客观上在政治思想观念方面对全体大学生起着引领作用。文科大学生文化程度较高,理论思维能力较强,对政治合法性的关注程度较高,不太可能以一种朴素的情感保持长期政治认同的热情。对党的政治认同离不开对党的政治理论的认同。我们通过对理论兴趣、理论认同与政治认同关联度的考察,提出激发大学生理论兴趣,可以促进文科生的政治理论认同,而政治理论的认同又能带动政治认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