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主体间性审美是建立在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人与自然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基础之上的审美,它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主体间的相互交流、对话与沟通。以此为基础构建的自然生态美使人与自然在各自的生命自由展开的过程中互动运作,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在其历史发生过程中包括自然主义、信仰主义和审美主义三种取向。自然主义的主体间性哲学主张主体的退让,让理性主体退回到感性主体或自然主体,从而与世界同位,实现人与世界的平等交往、融合无间。这是对现代性以及现代性的核心主体性的反动,但它并不能实现真正的主体间性,它只是一种理论虚构,不能成为现实。自然主义的主体间性哲学的信仰主义倾向是使其不能成为独立完满理论的致命缺陷。主体间性不能靠主体的退让、泯灭主体性以达到与自然的同位来实现,而只能通过主体与世界的升华,使自我和世界成为自由的主体,实现主体间的对话、沟通而实现,这就是审美主义的主体间性哲学。  相似文献   

3.
许思友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7):44-46,F0003
文学文本的审美解读一直是读者关注的意识问题,也是读者一直寻求解决的理论难题。在审美主客体关系没有充分认识之前,主体对客体一直是一种话语霸权地位,因而阻碍了主客体的真正交流、融合,导致对文本的真正审美解读难以实现。直到超越美学的出现,才消解了主体的霸权地位。审美主体间性消除了隔阂,使得主体间获得公平对话的机会,使得审美主体能够真正获得对客体(主体)的理解和同情,因而对文学文本的审美解读显得更充分、更合理、更能深入文本的深层意蕴,把握作品中人物的形象,真正挖掘作品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学界一些关于本体论主体间性理论的批评,可以从主体间性的越界之可能和主体间性的实现之可能两方面进行辩驳.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建构不仅不是对主体间性理论运用的失度,恰恰相反,是对主体间性内涵的扩展和深化.由于认识论与社会学层面的主体间性只有通过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才能得到说明,因此,相对于认识论与社会学的主体间性,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具有本源性.  相似文献   

5.
空间是存在的维度之一,是我与世界之间的共在结构。现实空间是生存的结构,是主体与世界之间的分离、对立。空间现代性突出了生存的困境,造成了人与世界的对立。而审美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对时间距离的跨越,也体现在对空间障碍的跨越。审美以想象力与同情的结合,突破了现实空间,进入了自由的审美空间。这意味着实现了主体间性,恢复了本真的存在。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困境,要求审美乌托邦。只有审美乌托邦,才超越现实空间,展开自由的空间,从而回归人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作为审美观照和鉴赏活动的一种商业化精神享受的行为和方式,审美文化消费注重快感的择取和追逐.当代消费主体注重自我满足、关注情感化的自我选择以及商品经济的市场动能正促成审美文化消费的转向.审美文化消费的快感追求源自于人类审美的感性欲望,与审美发生学密不可分.当代审美文化消费的实践表明:审美文化消费的快感追逐弥补了消费主体人格需求上的某种空缺,并使其超越生存向更高的价值需求发展.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作为对主体性的现代修正,更注重于人与世界的统一性,即一元关系,实现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的和谐关系.处于现代科技及审美认知多元化语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强调观念性、艺术性、当代性,并以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来建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具有"主体间性"特征的艺术形态,从而产生广泛而多义的审美效应.探究建立在"主体间性'理论基础上的新媒体艺术,将进一步认识当代艺术活动的特殊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8.
乔治·爱略特将"面纱"的浪漫诗学意涵与哥特式认知隐喻进行气质杂糅,在其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中呈现浓郁的文化"精神分裂气质"。她通过呈现面纱在审美和认知之间所形成的认知迷雾,质询绝对的认知模式并认可他者的不可尽悉,进而呼吁审美同情的干预。凭借审美同情的想象空间,人遵循审美诉求判别自我与他者的差异以及实现自我与自我的和解,并依靠关系、链接的驱动来整合自我和他者的关系,从而推动个体人到社会人的转型。与揭露"事实"相比,此认知模式展现的是基于想象而改变的"可能性",因此更益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社会共同体的构建。这使爱略特在受认知焦虑困扰的维多利亚时代得以重申艺术和文学在人类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无可取代之地位。  相似文献   

9.
主体间性理论与审美价值体验的共通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理论的发展,是人们对价值交流与价值沟通普遍要求的必然结果。从现象学意义上说,主体间的交流是以体验为基础的,审美价值体验的共同感,源自于生命共同体或文化共同体对普世价值的基本追求,在审美活动中,自由、平等与正义等普世价值原则,往往通过形象传达获得了审美共通感。  相似文献   

10.
从绘画领域中审美深度的发展转换提出杜夫海纳关于审美深度的见解 ,他集中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不可分割的关系中来揭示审美深度问题 ,探讨了再现性艺术和表现性艺术中的审美深度以及审美主体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核心是恩情观念,它以施恩-报恩理念来规定人际关系,由家族伦理的孝到社会伦理的义和政治伦理的忠,都贯穿着恩情理念。恩情文化一方面构建了一种人情社会,减缓了暴力性,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权力关系:施恩者对受恩者具有支配性,而受恩者对于施恩者具有依附性。中华美学具有主体间性思想,主张主体与世界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同一性。因此,中华美学以主体间性思想解构了恩情文化。这具体体现在自然审美对社会关系的解构;审美意识对伦理观念的解构;审美同情对权力关系的解构等,从而证明了审美的超越性、自由性。  相似文献   

12.
黄卫星 《东方论坛》2010,(4):99-103,118
审美活动往往从主体性的建构和发挥起始,在个体观赏者主体性的审美经验活动中,继而与其他的审美活动中的各种主体发生对话关系从而形成主体间性,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换中所体现的审美活动的交互原则,既是建构价值理性的要求,更对建构审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生成合理性视域中的审美有效性,建立作为和谐基础的意义同一性,推动社会发展的健康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美感经验"把朱光潜的美学与人生哲学贯通起来。朱光潜的美学探讨"美感经验"的心理机制及其"前因后果",属于科学;通过"美感经验"实现人生的解脱与超越,即所谓"人生艺术化",这是朱光潜的人生哲学。弄清朱光潜的美学科学与人生哲学的关系,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评价朱光潜的思想,为当下的美学和哲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直觉”在西方传统中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态;而“共通感”进入审美领域却仅仅是近代以来的事。然而二者都是审美判断或审美鉴赏所必需的基础、本源和重要环节。“直觉”在理性主义盛行的哲学中难觅踪迹,然而克罗齐和柏格森拯救和阐发了它,使其重现活力。而“共通感”在康德的设定和阐释之下,成为审美的不可或缺的基源。但二者一般并不被联结在一起考察、理解和分析——甚至往往被认为是毫无干系的。论文将努力扭转这一误解,使我们重新认识二者的重要意义以及二者的关联对于审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使人完美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 ,不但涉及艺术上的哲学问题 ,而且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关于美的方方面面。实际上 ,美育是使人完美的教育。美育的实施 ,既要注意艺术美的讲授 ,更要对现实美的社会美这一特征给以弘扬  相似文献   

16.
盖格尔运用现象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审美主体和审美价值的层次以及对应性关系的分析,揭示了美与人类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他认为美学是关于人类存在的最重要的知识,审美所抵达的是存在的自我,审美体验是对存在的幸福体验。他的这些早于海德格尔等人关于美与人的存在关系的思考,在美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超越性是现代美学(包括中国的后实践美学)的基本范畴,它的根据在于存在的超越性。审美是超越的生存方式,它超越现实,也超越主客对立,从而实现了主体间性。赵晓芳对审美超越理论的批评,是建立在对审美超越的诸多误解之上的,从而也误解了审美的性质。对审美超越范畴进行具体的论证,可以纠正对审美超越的误解。  相似文献   

18.
美学问题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出发点和核心价值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美学立场同样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美学范畴、形态和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是一种人类学诗学、是一种活形象美学,是一种感性美学,是一种身体美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是经由美学人类学抵达人类学美学的美学,它的美学境界就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相似文献   

19.
从中西比较看西方美学范畴的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西哲学、美学进行比较研究,可从美学体系的学科性和思维方式,从中西美学范畴产生和存在模式可以看出,从中西哲学、美学范畴的历史等角度入手,从而辨析中西美学范畴的差异与基本特点;西方美学范畴在内涵上具有确定性、变异性和科学逻辑的学理性等特质。  相似文献   

20.
社会认识中的审美追求根源于马克思的在社会实践中“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重要思想。当代社会认识的审美追求体现在三个层面:日常的社会心理、阐释的社会理论、决策的社会规划。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以美的眼光来感受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审美设计、管理美学、社会发展美学等新兴学科对日常生活审美加以理论阐释。在此基础上,和谐社会成为新的社会规划的审美理念。研究当代社会认识中的审美认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