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总会体现出主体性,但是其主体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权力话语就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制约因素,意识形态、社会历史、伦理观念等权力话语的方方面面都会影响和操控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因此译者主体性是权力话语操控下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译者主体性体现在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对原文的创造性叛逆以及对读者期待视野的关照。翻译研究的伦理回归为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阐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其实体现了译者对翻译伦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翻译史中,翻译的主要角色译者长期以来备受忽略,译者的主体性更是根本不在讨论范围之内;然而,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承认,译者的主体性研究也逐渐提上了日程。本文将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林译小说"的独特性,并尝试从译者的翻译目的和主观审美趣味分析译者主体性和林纾所从事的文学翻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在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译者自身的翻译动机、双语水平、个性素养以及其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与时代背景等。  相似文献   

5.
论译者主体性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译者主体性是近年来翻译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译者主体性的客观存在,同时阐述了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必要性、必要条件和限制性因素。通过这些探讨,笔者希望在翻译研究中确立译者的主体性,更好地指导译者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6.
译者主体性及其在翻译选材时的彰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者作为整个翻译活动的主体,在民族文化的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长期以来在翻译研究当中没得到重视。但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译者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关注和提高。在以往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剖析其被忽视的原因,讨论译者选材以及影响选材但又与译者主体性有关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阐释学角度分析了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指出了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现状同时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制约因素.指出译者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也受到原著,译者的读者意识,双语能力及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过分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由此造成对主体性内涵的认识误区。以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主体性思想为理论指导,尝试对译者的社会性与历史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介入进行描述,以期为译者的主体性内涵提供补充,并消解当前研究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探讨翻译过程的复杂性和译者在每一个环节的主体性体现,论述了译者的主体性在多元文化系统内运作所具有的文化主动性和制约性,并从译者主体性定义出发对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加以详细的阐释,最后通过列举实例并结合理论分析,从主客体两方面入手讨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在散文英译汉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汉语散文句式结构较松散,而英语行文紧凑严谨,因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得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本文通过实例分析译者主体性在可操作层面上的体现,将个案研究与系统理论相结合,为译者在翻译中发挥主体性提供一些借鉴,从而深化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简要介绍阐释学理论的基础上,以阐释学的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指导,以许渊冲的唐诗英译为研究对象,将译者主体性这一抽象概念分解到斯坦纳的“信任”、“侵入”、“输入”和“补偿”四个具体翻译步骤中,以期证实在唐诗的英译过程中,翻译家许渊冲的主体性作用在这四个具体步骤中的充分体现,为进一步确立译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译者主体性是指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前提下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从哲学角度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探讨,这对译学研究具有一定建构意义。“理解的历史性”让我们看到了翻译活动的创造性特质,“期待视野”使译者对翻译策略有多元选择,凸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介入;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译者的主体性不是孤立的“占有性”独白,它应体现在与原作者及的语读者共存的平等对话中。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郭沫若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人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双子星座”。在翻译方面,鲁迅与郭沫若均有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主要表现在翻译选材、翻译策略及译文所表现的译者地位等方面。在翻译选材方面,鲁迅主张“为人生而艺术”,郭沫若则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在翻译策略方面,鲁迅坚持“宁信而不顺”,郭沫若则倡导“风韵译”。在译著及译文所体现的译者地位方面,鲁迅让译者“显形”,郭沫若则让译者“隐形”。但大道之行,殊途同归,他们都以自己丰厚的译著及译学理论共同促进了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和繁荣。  相似文献   

14.
在科技翻译活动中,随着译者主体性的地位从"隐形"到"显形"的发展,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日益受到道德层面上的翻译伦理的制约和指导。多视角、多层次的翻译伦理的出现激发译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据,以和合学理论为基础,在和合翻译观的视阈下寻找一种"和谐"之伦理——和合翻译伦理"诚",从科技翻译的灵活性和模式化的融合、科学性和文学性的融合两方面指导科技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5.
关联理论(RT)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并为“翻译的认知取向研究”开辟了道路。RT关照下的译者主体性具有“多元”认知变际和“有限理性”的建构主义本质;译者主体性的“度”是由译者认知成本与语境效果来确定的。基于关联认知范式并且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内外现有译者主体性的认知模式,提出了“双重认知体验-推理交际模式”。此模式具有自主性、交往性、体验性、动态性等特征,这些区别性特征不仅使之有别于其他同类模式,而且使之具备较强的心理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产生译文的结果。作为中国白话新诗的鼻祖,胡适翻译的白话新诗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研究胡适翻译的《哀希腊》,描述译者在三个方面适应与选择的过程,从而显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乔治·斯坦纳在哲学阐释学基础上提出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理论指导,以汉学家翟理斯对古典名著《聊斋志异》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尝试将译者主体性这个抽象概念分解到斯坦纳的“信任”“侵入”“输入”和“补偿”四个具体翻译步骤中,以期证实在这一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翟理斯的主体性作用在四个具体步骤中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8.
作为叙事学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引语包括两个部分:引述语和引用内容。这两个部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先后顺序有差别,翻译时需要进行调整;两个部分的关系在四种引语中有所不同,翻译时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转换,使得引语所属明确,有助于译文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以段落为翻译单位的翻译理论要求对两种语言在叙述语和引用内容的分段与合段上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19.
严复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他翻译的西方社科名著影响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在翻译领域颇有建树,然而其翻译方法却受到非议。从翻译伦理的视角研究严复的"非正法"翻译,有助于对其作出客观、辩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卞之琳“信、似、译”三原则是对翻译原则中的“信、达、雅”,“形似与神似”,“直译与意译”的传承和超越.卞之琳的“信”继承了严复“信”对原作对译作诚信的要求,但所指范围比后者广,尊重原作的程度比后者高;卞之琳的“似”继承了“形似与神似”对维系译文与原文的适当关联性的强调,但破除了“形似”与“神似”之间的无谓争论,为译者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更好的理论支持,同时对译者创造性的发挥在范围上作了限定;卞之琳的“译”继承了“直译”和“意译”对翻译与创作关系的定位,但破除了“直译”、“意译”理论的二元对立,为译者的实践操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