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翻译理论研究中最复杂并且最容易被忽视的领域,戏剧翻译研究在近年来已引起不少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角度也逐渐趋于多样化。文章将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理论引入到戏剧翻译研究中,通过分析《雷雨》英译本中戏剧对白翻译的成功例子,探讨了译者在译文中通过直译、类比替换、句式转换、文内增译的具体策略来尽量保留原作戏剧对白中的会话含义,使目的语观众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与原语观众相同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2.
论译者风格与原作风格的统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译者对翻译中涉及风格的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对文体的社会功能、文风时尚(翻译文风的历时性与共时性)、个人风格以及关于"翻译味"等重大理论课题认识不足。翻译的任务是在尽可能发挥翻译的社会功能的条件下,实现语际的尽可能完善的意义转换,寻求尽可能准确的意义对应,即原作的风格可以转译,但在转译的过程中,原作风格必然受到译者风格的影响。理想的译品应是译作风格与原作风格有机统一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戏剧翻译实践中常常看到一些译者在翻译时并未遵从传统的翻译理论,而进行了大胆编译(删除或增加某些内容)。从语用学理论和戏剧语言的特点出发,通过对戏剧翻译中的一些实例分析,认为戏剧语言的特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以及戏剧对舞台直接效果的追求,使得传统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有时在戏剧翻译时失效,而编译则在此领域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4.
从译者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戏剧翻译中译者主体地位显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从译者立场、译者风格、以及再创造这三个方面彰显了译者在《威尼斯商人》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杨宪益和林语堂的《卖花女》中译本为研究对象,借助接受美学中的相关理论,比较了不同译者对同一戏剧文本所做的不同的翻译处理以及取得的不同效果。研究发现,由于对译文读者的关照程度不同,两位译者在对剧本人物语体风格、隐含信息以及特殊词类的翻译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6.
原作风格在译作中的传达和体现是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翻译家刘炳善对翻译风格问题的思考直接指导其翻译实践,对其翻译思想的梳理将给其他文学翻译工作者带来多种启发:翻译前对文学风格问题必须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这是译者应具备的理论基础;主观上做出努力,并创造客观条件,与原作者成为穿越时空的知音才能探知原作精髓,这是译作成功的前提条件;对原作者风格最大程度的再现和译者风格的呈现是可以统一的,也是必须统一的,这是译作作为译语中成熟的独立作品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原作思想内容和风格特色的把握和再现两个方面,其发挥直接影响着译文的质量。从译者的主观感受、语言风格、意识形态、个性和主观审美偏好、文学文化修养等角度,研究了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各种影响来说明译者主体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对于翻译之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就文学翻译中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的关系做一点探讨。作者有风格,译者也有风格。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译者应大力突出自己的风格、以自己的风格替代原作的风格,还是以原作者的风格为风格呢?从中外翻译史来看,这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至今仍未完全解决,不过其焦点变了。现在多数人都认为译者应以作者的风格为准,刻意模仿作者的笔调。只是,译者自己的风格该不该、会不会在译作中出现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翻译学与美学的渊源越来越受学术界的重视。翻译中的美学研究,尤其是对译者审美活动的探讨为研究译者在翻译审美过程中的主体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译者的翻译审美看,译者在文学翻译中通过其审美心理结构反映原作,形成对原作的审美评价。相应地,在译作中译者再现原作的同时也会表达自己的审美评价,也即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必然调动自己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诗歌翻译要忠实于原作,但这并不意味着译作对原作亦步亦趋,生搬硬套。译者要在原作的制约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再创造”。“再创造”是法汉诗歌翻译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而不同的创造形式,又形成了法汉诗歌翻译中忠实性、牺牲性、叛逆性的创造风格。  相似文献   

11.
在译作应该反映原作的风格,还是反映译者的风格这个问题上,学界主要存有三种倾向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风格是可译的,译作应尽量反映原作风格;一种意见则坚持风格是不可译的,译作只会带有译者风格;还有一种意见却认为风格是复杂的,翻译时应顺其自然.文章认为,一方面,原作风格是可译的,另一方面,译作会在所难免地烙上译者一定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印记,体现了风格的独异性和一贯性.译者应善于淡化自己的风格,将自己的个性与原作的个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努力使译文最后统一到作者风格上来.  相似文献   

12.
传统译者风格的研究大都基于个人的主观印象和直觉判断,集中讨论译作的风格在何种程度上再现了原作的风格等.这种主观、印象式和规约性的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如:只重视译文与原文的风格对应,而忽视文学翻译中译者特定的风格.随着描写翻译学的发展,译者风格研究开始借助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通过大规模的语料分析,来考察译者传承原作风格之外所表现出的风格,这可以有效弥补主观判断的不足.文中以<红楼梦>的杨译本和霍译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包含两个译本全文的可比语料库,基于大量语料的客观分析,试图详细分析译者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上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最后,试图从译者的母语文化和翻译规范的角度来解释二者表现出的迥异风格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戏剧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其本身有着与生俱来、特色鲜明的艺术性,戏剧语言具有强烈的舞台性,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容。在戏剧翻译中,译者除了要考虑戏剧舞台效果、视听效果、观众的接受性和戏剧文本语言动作性等因素,还应考虑戏剧的语言表述、礼仪文明、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文化视角下的戏剧翻译路径选择是:扮演好文化协调者角色;提升译者文化素质,选择恰当表达方式;全球化融合与本土化坚守;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翻译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美国小说Uncle Tom's Cabin 的两个风格颇有差异的中译本的比较,探讨译者用以指导各自翻译实践的原则。探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句法和词法的翻译层面上,因为二者是文学翻译中再现原作风格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对照原作比较译文的过程中,发现两位译者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方法处理句法和词法的关系,即给予这两个层次的灵活性的大小相差甚远。笔者以为这是导致两部译作质量悬殊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文学翻译中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卧虎藏龙》的英文字幕研究为例,指出由于目的语和原语的语言形式、文化特征存在差异.译者在翻译电影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与原作者进行妥协和竞争。通过妥协,译者向目的语观众展现了原作的风格和文化信息。通过竞争,以目的语观众易于理解、便于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翻译原作,使目的语观众尽可能达到与原语观众相同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翻译自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地体会了原作者的艺术创造的过程,把握住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合适的印证,然后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文学翻译是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信息,在思想、感情、生活经历中找到恰当的印证,并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和艺术再创造的手法,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这种再创作要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诠释了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尺度把握问题,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或英文写作。  相似文献   

18.
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作活动。译者所处的时代与社会化风尚的桎梏以及译者自身的主观风格必然会施加于原作,从而使译作语言不可避免地反映译者各自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的总原则应是诚实、中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先理解,后翻译,再理解。中国在文学翻译中的缺陷和失误非常巨大。研究表明,有译者自身修养的问题,诸如译者对基督教和古希腊罗马神话都很无知;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很肤浅;译者英汉语言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很差,不能把原作的语言风格在译文中恰当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醉翁亭记>原作的主题风格、语言技巧和背景知识进行了剖析.从译者身份、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技巧等方面,结合后殖民主义译论对翟译<醉翁亭记>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