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生态环境不仅影响农产品生产安全,也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农业生产污染(化肥与农药)、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外源污染等问题。文章以宁夏、青海农户入户调查问卷的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农户"邻里效应"对施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邻里效应"对农户施肥量影响显著,但对农户是否选择施用有机肥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农户家庭收入、肥料施用时间成本对农户是否选择环保型有机肥有显著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应从树立农业生产"示范户"、采用节省时间的有机肥生产技术、给予施用有机肥农户时间成本补贴等方面出发,以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基于江苏2006-2014年13市77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对化肥施用强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化肥施用强度下降主要由效率变动驱动,其累计驱动效应达127.85%,种植结构调整反而制约了化肥施用强度下降,累计驱动效应为-27.85%;效率变化驱动的化肥施用强度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呈明显下降趋势,江苏化肥施用强度正处于“倒U型”的下降治理阶段;化肥施用强度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业科技进步、适度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生物有机肥替代。因此,应坚定不移地推进技术推广、土地流转、剩余劳动力转移及粪便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化学肥料的输入及其在中国沿海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将舶来肥料与中国传统有机肥的矛盾推到了风口浪尖,引发了中国社会关于化肥优劣利弊的激烈争论。人们或以传统天然肥料作参照,强调化肥本身的优点,支持化肥的施用与推广;或指出化肥的各种弊端,反对化肥的销售和施用;或认为化肥对农业发展有益,而化肥进口却会造成财政漏卮,提倡中国自造化肥。这场持续近20年的肥料论战,促进了中国人对于化肥与有机肥的认识、管理和利用,推动了中国近代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方针的形成,也体现出近代农学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相关言论和观点对于当今社会倡导化肥的合理使用,保护农业生态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推动黄河中上游流域农户层面的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是实现生态保育的有效微观路径。基于农户调研数据,以多年生经济作物为例,采用逐步回归法和Sobel中介效应检验法,考察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的影响机理及信息渠道的中介机制。研究发现:(1)社会经济地位是促进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的关键因素,其中收入水平、经营规模及社会参与显著促进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而干部身份和村庄大姓不显著。(2)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农户更便于通过政府部门或农资店获取更为保真的异质性信息,从而使得信息渠道在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3)不同区域信息渠道的中介效应存在显著差异,黄河中游地区信息渠道的中介作用更显著;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农户的社会经济地位对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农业技术推广应重视农户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注重政府部门或农资店信息渠道的功能建设,以期全面提升农户层面有机肥替代化肥施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丹江口库区农户有机肥施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生产中有机肥的施用可以减轻农村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从而改善水库水质。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库水质的有效控制和改善是该工程成功的前提。从库区6县(市)223户农民的调查数据观察,并运用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饲养猪或牛的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农户农业收入比越高则有机肥施用行为发生概率越低;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农户家庭自给自足的有机肥供给和需求模式被打破,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减少是农户有机肥供需模式向市场化过渡时期的阶段性结果。  相似文献   

6.
农户化肥施用低效率是造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之一。利用4省577个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基于SFA方法的单一投入要素技术效率测度模型,对我国农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利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农户的平均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仅为0.35,存在很大的节肥空间;户主年龄与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和化肥施用技术效率都起到了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耕地细碎化、劳动力外出务工却显著降低了农户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户主受教育年限、种粮补贴和水稻商品化尽管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无助于其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土养分可持续性指数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素对水稻土养分可持续性指数的影响,提出了养分可持续性指数较高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用城市生活垃圾生产生态活性有机肥的方法,说明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的要点。论述了用城市生活垃圾生产的生态活性有机肥在温室青菜上的施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农户碳行为方式是低碳农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基于湖北省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碳行为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标量和减量施用化肥的农户占73.84%,增量施用占26.16%;标量和减量施用农药的农户占78.97%,增量施用占21.03%。高达63.59%的农户选择不科学的废弃农膜处理方式;农户采纳新技术的主动性不强,但79.67%的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有较强的培训意愿。参加低碳农业技术讲座和培训的农户在化肥、农药施用和农膜处理上倾向于采用低碳行为方式。从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上看,男性、年龄越小的农户在化肥施用上更倾向于采用低碳行为方式;耕地面积越大、低碳农业认知越高、没有安装互联网的农户在农药施用上更倾向于采用高碳行为方式;文化程度越高、没有安装有线电视、安装互联网的农户在农膜处理上倾向于采用低碳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0.
老龄化不仅对农民的绿色生产行为存在直接的客观禀赋约束,还会藉由农民价值认知产生间接影响。本文基于安徽省329个稻农的调查数据,以施用有机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为例,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老龄化、价值认知对农民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老龄化对农民绿色生产行为存在抑制作用,老龄农民施用有机肥和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概率显著低于年轻农民;(2)老龄化导致农民对绿色生产的价值认知产生偏差,相对于年轻农民,老龄农民对绿色生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正向认知程度显著更低;(3)价值认知是老龄化影响农民绿色生产行为的重要中介变量,价值认知在老龄化影响农民施用有机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两种绿色生产行为中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51.64%和52.61%。研究表明,农业老龄化给农业绿色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政府部门需重视并积极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并将提升农民价值认知作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多维视角下构建农户施肥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基于6省2132份农户调查数据,在考虑农户异质性和施肥多样性的基础上采用多项Logistic模型和基于遗传算法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分析农户施肥行为。结果表明:(1)经济性越强,农户越倾向施用化肥和农家肥,认知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农户有机肥施用,社会规范的强化促进了农户施用农家肥;(2)经济性、认知和社会规范均能合理解释农户施肥行为,不同学科理论分歧的表象掩盖了其互补的实质;(3)农户具有异质性,家庭年收入较高时,经济性的提高使农户更倾向施用农家肥,反之,经济性的提高使农户更倾向施用化肥;家庭以农业收入为主时,经济性的提高促进了农户化肥和农家肥施用,反之,经济性对农户施肥行为无影响;在家庭年收入较低或以农业收入为主时,风险规避促使农户混合施肥。因此,对农户施肥行为的研究应结合中国农村具体语境,考虑农户施肥行为的多维属性;农业环境治理应兼顾农户异质性,分类施策以提高政策精度;通过提高农户认知、强化农村社会规范、有序推进农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拓宽农户收入渠道等促进农户有机肥施用,降低化肥施用。  相似文献   

12.
化肥对农业生产具有增加作物产量和造成面源污染的双重影响,由作物种类、单位产量等差异形成的化肥施用环境风险也有所不同.为此,对已有化肥环境风险评价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将作物分为粮食、油料、棉花、糖料和蔬菜五大类型,根据五大类作物实际产量模拟回归计算其理论产值,依据各大类作物的不同需氮系数和种植面积权重,研究我国1980—2018年化肥施用动态环境安全阈值;进而测算动态化肥环境风险指数.结论表明我国化肥施用的环境安全阈值和环境风险指数在时间上动态变化,五大类作物间差异较显著.为我国化肥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一种动态、科学的实践方法,也为更好地控制化肥施用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环境与经济效应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KC分解分析、C-D生产函数以及供给反应函数为理论框架,利用2000—2013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在宏观视角上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分别进行环境和经济效应评估,从众多影响因素中分离出该技术应用的贡献率,从而为深化推广该技术应用提供实证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全国总体的环境效应并不显著,但对粮食主产省具有显著贡献率。粮食主产省应用该技术后化肥施用强度降低13.5%,其中氮肥施用强度降低15.4%。同时,该技术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应用该技术后全国总体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7%,粮食主产省平均增长17.3%。评估结果验证该技术的实施效果,也反映出该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14.
化肥在农业发展进程中有着突出贡献,但在种植过程中过量且长期地施用化肥,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如何减少化肥施用量、促进科学施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山东省肥城市的调研数据,对被调查粮农的个人基本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粮农的个人基本特征、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四个方面,实证分析影响粮农化肥减量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粮农化肥减量意愿的影响均正向显著,粮农的个人基本特征是影响粮农化肥减量意愿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使粮农化肥减量的意愿有所提高,从而推动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741份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农户认知对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农户认知均对农户的行为习惯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环境规制中的教育规制、激励规制这两个变量均正向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而农户认知中的生态认知和经济认知也都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环境规制中的管束规制作用不显著,说明目前的环境规制存在“相对性制度失灵”现象,对农户行为的影响甚微。鉴于此,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户对施用有机肥的认知;支持引进绿色生产技术,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技术支撑;协同推进多元主体合作交流,促使农户自愿选择施用有机肥。  相似文献   

16.
施用化肥以提高稻米单产水平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有力措施,但当前化肥过度配置所造成的污染问题已不容小觑。本研究以尤溪县稻农的入户调查数据为依据,统计分析种稻农户对肥料的认知、行为及选择;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究不同影响因素在稻农化肥施用行为中的作用,得出环保关注度、肥料认知度及稻米商品化程度是其化肥投入量的关键影响因子,从而针对研究结果为有效引导种稻农户科学、合理施肥,减少水稻生产对环境的负载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化肥施用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2004—2011年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因素分解方法从农产品和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变动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2004—2011年间,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目标范围值;②在农产品层面,化肥利用效率下降是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增加的主导因素,农产品结构调整虽然起到了减缓化肥施用强度增长的作用,但影响较为有限;③在区域层面,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肥利用效率变动共同推动了化肥施用强度的增加,且化肥利用效率贡献率明显高于结构调整贡献率。可见,改善和推广节肥增效技术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加快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我国化肥施用强度降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试论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尚处在起步阶段 ,但是已经呈现迅猛发展势头。到目前为止 ,很多种农作物已经有了不同改良性状的转基因新品种 ,部分农作物的不同改良性状的转基因新品种已经进入商品化种植 ,并且商品化种植的面积逐年扩大。转基因农作物商品化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广大发展中国家分布面积不大。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跳出了以前农业生产的基本思路 ,通过改造农作物以增强其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来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面临人们对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是否会危害人类和环境的担心、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不完善、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体制落后等问题。需要从强化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和知识宣传、强化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深化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体制改革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饭不香、果不甜、菜没味”的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产生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化肥的副作用。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传统农业生产依靠农家肥,现代农业生产更多地依赖化肥。化肥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来源。这主要是不合理地施用化肥而带来的恶果。过多施用某种化肥或施用方法不当,就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状,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营养元素的平衡,造成农作物产量品质下降。粮食、瓜果、蔬菜中的化肥残留过量,不仅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在人体中长期积累还会引起疾病。怎样科学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20.
化肥减量替代:农户的策略选择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湖北省试点县372份果菜茶种植户样本数据,运用加权频数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讨农户化肥减量替代技术策略选择偏好优先序及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在蔬菜、柑橘和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化肥投入量较大,目前化肥减量替代比例依次达到21.54%、22.93%和20.90%,低于农户的平均减量替代意愿比例28.11%;农户化肥减量替代的策略选择偏好优先序依次为有机肥替代、测土配方肥、深施技术、种—养模式、水肥一体化,其中有机肥替代和测土配方肥的采纳意愿达92.78%和83.42%;影响农户不同化肥减量替代技术采纳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但进一步影响农户化肥减量替代程度的因素主要有户主年龄、农业劳动力、经济效益认知、技术采纳成本、农产品价格和政府补贴,完善的市场环境是进一步实现我国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