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侠士的行为与国家法令格格不入,但是由于社会对游侠有着相当强的需求,儒、墨两大学派对侠义之举比较推崇,同时许多地区还存在着尚武的传统,并且侠士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也很有吸引力,因此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侠士群体在战国晚期的山东六国地区极其兴盛。  相似文献   

2.
本文按照时间的流程,以晚清风云变化为线索,对晚清及"五四"一代的文学发展的某些方面--晚清充满"侠士气"的诗人与"五四"散文作了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官场腐败、国家贫弱、屡遭列强欺凌。而其中产生的一批勇于犯难涉险的记者,如邵飘萍、黄远生、邹韬奋、成舍我、范长江等,在这种险恶的社会环境中,以天下为己任、以社会为终极,体现了真正的报人敢为天下先、勇做船头嘹望者的“侠士”品质。  相似文献   

4.
武士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动因。庄园制的兴起奠定了武士产生的经济基础,武力争夺土地的斗争造就了武士以武为本的生存土壤;各派政治势力争权夺势的政治斗争,为武士的产生和发展推波助澜,使武士的活动舞台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中央集权常备兵制瓦解和军事力量虚弱化,军队无力履行国家政权支柱的职能,武士乘势蚕食其武力空间。武士适应武力争夺经济资源的需要而产生,以争夺财富和权力的武装斗争为生存土壤,以杀戮技能为生存资本,在征战杀伐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对环境行为的研究涉及心理学、建筑学等领域,伴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和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日益成熟,环境行为逐渐进入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野。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较为系统的整理和回顾,梳理环境行为的概念与内涵,归结了环境行为的适应性、社会性、双重性和策略性特征,并对环境行为进行类的分析,构建了态度变量、社会结构变量、社会人口统计变量三种与环境行为关系最为密切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目前环境行为研究中的概念混乱、研究方式单一以及缺乏对环境行为形成的社会互动机制的详尽分析等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专业毕业生专业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专业认同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笔者通过对80名社会学专业毕业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揭示了毕业生对社会学专业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呈现出总体认同度高而就业认同度一般的特征。就业形势、社会政策环境、课程设计、就业领域是影响专业认同的显著因素,据此提出营造社会学认知氛围、打造社会学专业方向和特色、深化课程和实践教学设计、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规划引导以提升社会学专业认同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历史传统是影响其发展、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同中国的儒士教育,武士教育是古代日本社会中占主流地位的教育,对日本的教育传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武士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考察,我们发现它与中国的儒士教育传统存在很多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中的积极因素是导致日本教育近代化进程快于中国的重要原因,而一些消极因素则成为日本军国主义为害东亚和世界的渊薮。对此,应该严格加以分析与鉴别。  相似文献   

8.
武士因土地纷争武力化的需要而产生,以杀戮技能为生存资本,以战争为生存土壤、财富源泉和发展动力,凭借武力夺取国家政权,成为政治上的统治阶级和社会上的主流阶级。武士政权崇尚军国主义,以武力为立国之本和治国之本,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统统服务于战争需要。武士在战争实践中创造和完善的战争精神——武士道,作为战争之道登上历史舞台,以穷兵黩武为荣,鞭策武士在战争中“建功勋、立伟业”,体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9.
经过多年的努力,海洋社会学已经得到国内社会学界的认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还处在初创阶段,不足之处极为明显。海洋社会学研究应该有较为明确的学科意识,应该体现社会学的学科特性,为了避免被边缘化,其研究应该能够与主流社会学进行交流与对话,应该努力融入到主流社会学当中去,在主流社会学研究中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概念和观点。  相似文献   

10.
解释社会学与知识社会学的隐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知识社会学其他思想传统的比较分析,文章阐释了解释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主要贡献。解释社会学以其微观发生学进路,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拓展到非系统化的情境知识和日常知识,并采用描述取向的经验研究方法,从而揭示知识与社会的辩证关联过程。文章认为,解释社会学是西方知识社会学的隐传统之一,其提出的知识以社会背景为产生条件的理论逻辑和共识真理观,为解释知识的社会相对性和知识社会学的自反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日本人的审美意识自成一体,无常观即是其中一种。世间有无生灭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伴随着佛教的影响,日本人视其为人生的美,并逐渐形成无常观的美学理念。"花属樱花,人惟武士",樱花和武士的生命同样壮烈而精彩,从中可以更深刻地体会这样无常的美。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学史上,本土化、西方化、国际化和全球化是四种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的变迁趋势.社会学西方化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它与社会学本土化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社会学国际化与社会学本土化彼此是相容的,但目前社会学的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社会学全球化具有多重含义,故它与社会学本土化的关系须分层次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运用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和C·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概念,发掘了社会学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的两条主线,全面梳理了社会分层及社会冲突论、批判主义、性别分层的三大传统及其对社会学理论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对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吸收以及当代社会学三位杰出理论家布尔迪厄、哈贝马斯和吉登斯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发展,认为马克思的"幽灵"所引发的社会学想象力在后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汉代是一个尚武崇勇、以强悍矫健为荣的时代,在墓室画像中也有所体现,有大量的身强力壮、威风八面的武士形象,有的威猛强壮、力大无比;有的亦神、亦人、亦兽、亦鬼,狰狞凶恶;有的武艺超强;有的佩带各种武器。墓葬的一切设置都以墓主死后的生活为核心。这些武士形象不但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更具有辟邪镇墓的功能。武士威猛强壮、狰狞凶恶的形象,与汉代社会辟邪的巫者形象极为相似;武士的高超武艺恰恰具备了驱逐鬼怪所必须的力量;武士佩带的武器,就是辟邪的重要工具;武士形象多与神仙的画面一起配置在墓门,有辟除疫鬼、保佑墓主安全升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指出中国社会学面临着学科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双重压力,论述了社会学基本问题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现实层面上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也关乎社会的发展,论述了社会学基本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教育社会学研究存在微观与宏观两种取向.前者关注行动,多以符号互动论、俗民方法论为代表,强调教育中的微观行为研究;后者关注结构,多以功能论、新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为代表,主张对教育的结构以及功能作出整体性的解释.然而,目前较多研究在采用两种研究范式时,要么过于关注微观细节,要么过于强调整体结构的决定力量,都未能真正突破微观与宏观之间的整合,更遑论完整的理论建构.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社会学想象力"不仅是一种心智品质,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所强调的在宏观理论不同层次和微观经验材料之间穿梭的观点,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宏观和微观取向的范式整合提供了可能路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翻开《左传》,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跃然纸上,那些众多的风云人物给人以深深的震撼,然而,这些历史群像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既不是齐桓、晋文的雄才大略,也不是管仲的叱咤风云,晏婴的机敏,或是子产的为政宽容。  相似文献   

18.
微观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行为 ,宏观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结构。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学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社会规则是微观社会行为与宏观社会结构的契合点。社会规则的变迁经历新创、修正和稳定三个阶段。微观社会行为推动社会规则的变化 ,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导致宏观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德川幕府本身的政治体制为下级武士后来的贫困化埋下了伏笔,而下级武士的贫困化又促使其快速发生分化。一部分人开始寻找新的政治结合点,走上了同资产阶级结合并向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化的道路历程,从内部为下级武士反幕奠定了基础;而民族危机终于使下级武士彻底与幕府决裂,举起了"武装倒幕"的大旗。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基于个人的不幸经历、对法国动乱社会的反思和形而上学思辨方式的挑战,在启蒙思想家以及圣西门的影响下,提出了"社会学”的名称,并对其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从而为社会学的学科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