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世界中,凡有知识分子的地方都知道海明威,而知道海明威的没有不知道《老人与海》的。”评论家菲浦·扬所说的这句话,一语道出了美国作家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在当今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一矢中的。确实,在人们的心目中,《老人与海》仿佛已经成了海明威的代名词,同时它也是作者本人最喜爱的一部作品。“我一拿起这本书,就仿佛觉得终于找到了我平生所追求的东西。对了,先生,这本小说是我一生中打到的最大、最美的狮子。”既然如此,把握住《老人与海》的主题意蕴,考察一下它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海明威“这个老头”就显得极为关键了。《老人与海》典型地体现了海明威作品主题的双重性:永恒的悲剧与昂扬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的女性观历来饱受争议。近来许多学者认为海明威是一个具有双性视角的作家。他的作品渗透着对女性的关注和思考,即使是《老人与海》这部"硬汉"特征明显的作品也不例外。小说在极力塑造老人硬汉性格的同时,也描写老人与妻子、大海、小孩之间的情感纠葛,女性魅影处处显现,体现了海明威对两性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老人与海》的原始主义倾向及禅意体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海明威的"硬汉子"形象,以独特的野性特点和原始思维方式,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人们对此评论不一。《老人与海》是一部具有原始主义倾向作品,其中的圣地亚哥更是体现了原始思维的特征。我们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海明威人物的原始思维特征中包涵了浓浓的禅意。  相似文献   

4.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正是这部作品使他获得了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因此研究《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对全面把握海明威的创作思想及写作风格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初步探讨了《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情节简单、主题深刻;运用象征手法;语言简洁,叙述凝练客观.  相似文献   

5.
根据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剖析了《桥边的老人》原作的多模态话语,揭示了被战争夺去家园和心爱动物的老人,已心力交瘁,难逃战争死亡魔掌,作品在揭露谴责战争罪恶的同时,彰显了老人和士兵的善良人性,寄寓了对弱小生灵的同情,旨在呼唤和平与人性。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成功地刻画了一个“重压之下能保持优雅风度”的英雄形象。不同于海明威笔下的其他英雄人物,《老人与海》中老人圣地亚哥在面对厄运、失败和风烛残年时展现出了独有的英雄式的谦卑。这种英雄式的谦卑形象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老人圣地亚哥对小男孩马诺林的依赖;圣地亚哥赋予喜怒无常的大海以女性的形象和特征以维持生计;老人对海洋生物尤其对大马林鱼既爱之又不得不杀之的矛盾情愫;以及老人“可以被毁掉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精神。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性格、历史、哲学、宗教等角度对《老人与海》的象征意蕴进行解读,力图说明,作为海明威最成功作品的《老人与海》,其象征意蕴的多重性正可以解读作者一生的性格与命运。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蕴含着丰富的自然主题,主人公圣地亚哥对自然的矛盾态度正是海明威自然观的体现。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这部作品,揭示海明威自然观的矛盾性在人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晚年作品中的生态意识与其早期作品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文章探讨了《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对深层生态学意识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体现了海明威自然生态观的回归,为当今生态文明思考如何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颖  胡珊珊  刘妍 《新天地》2011,(12):11-11
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对立以及人在自然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被深刻反映出来。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运用生动深刻的象征手法使小说具有了很深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作品中所表现的象征艺术加以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吸引了无数人来阅读及欣赏,因为其代表了海明威所崇拜的精神,也是人类所共同敬仰的一种精神:承受挫折,永不言败。海明威之作品以其特有的风格一直独具魅力,直至今日,仍值得研究了解。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作为20世纪世界著名的作家,其作品大部分都在描写人物形象与经历,以塑造硬汉式的悲剧英雄形象而著称。以其著名作品《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及半自传体小说《永别了,武器》为例,对海明威作品中硬汉式的悲剧英雄主义进行分析,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海明威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3.
女儿临睡前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老人与海》里老人的结局吗?”她刚刚读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想了想说:“是老人与一群鲨鱼搏斗,最后胜利了,拖回一条大鱼,发财了吗?”她表示鄙夷:“叫我怎么说你?真是看书越多越迷糊!”我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从海明威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入手,分析海明威作品中悲剧主题的来源,并以《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为例,探讨悲剧主题在其代表性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优秀的自然主义作家,其作品《老人与海》是一部具有自然主义风格的中篇小说,体现出自然主义的审美倾向和对世人的精神鼓舞,本文旨在依据自然主义创作理论解读《老人与海》——大海对人的影响,人为了求生存同大马林鱼和鲨鱼的搏斗,解读作品的自然主义审美取向以及作者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以含有丰富生态内涵的墨西哥湾海域为背景,塑造了老人圣地亚哥这一文学史上的硬汉形象。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通过分析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自然生态,可以使我们摈弃习惯性的二元论模式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领悟大自然所蕴含的人文意义,看到世界的真谛和价值正在于其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海明威的经典著作《老人与海》中存在的悲剧性意味及其宗教仪式,发现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个被神化的渔夫,这说明作品中悲剧性意蕴是一种叙述策略,目的在于凸显人的神话。  相似文献   

18.
探析矛盾主题及象征意义在《老人与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20世纪世界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独特的文体风格和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为他在文学史上赢得了不朽的声誉。海明威凭借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了1953年美国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看似矛盾的主题及象征意义的写法在小说中得到了极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从《老人与海》的美学和哲学意义中审视“冰山”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的美学意义和哲学意义的赏析 ,再次验证海明威的写作原则“冰山”理论。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欣赏和解析了《老人与海》中所展现的美学意义和哲学意义 ,目的在于展现这篇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悲剧意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剧意识是海明威思想体系和文学创作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从《太阳照常升起》到《永别了 ,武器》 ,再到《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悲剧意识经历了对悲剧的宿命论式的接受 ,对悲剧的自觉规避 ,以及与悲剧的积极抗争三个重要发展阶段。这些深刻的变化反映了海明威在探索生命意义上的积极成果 ,也表现了他在艺术追求上的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