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孝胥书法研究主要涉及书法艺术、历史地位和郑孝胥在上海期间的书法生活等三个方面。相关研究中存在着对史料挖掘不够深入和研究面较窄等问题,应在丰富史料的同时注重史料的相互结合并进一步加强郑孝胥的家学和交游研究。 相似文献
2.
杨晓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6):74-76
郑孝胥作为清末政坛、诗坛的重要人物,在他的后半生却走到了历史的反面,这一戏剧性的转折使对他的研究具备多方面的价值。本文着重考证他的诗学中的家学影响因素,这对于全面认识其人格与创作风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葛春蕃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125-128
陈三立和郑孝胥是同光派两大代表诗人,对晚清民国诗坛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和对陈三立研究的相对热闹相比,对郑孝胥的研究尚未起步。研究主要探讨郑孝胥诗学思想的渊源及基本观点,即诗歌应该表现伟大的志向、才思妙合元垠和风格上的劲涩。 相似文献
4.
葛春蕃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陈三立和郑孝胥是同光派两大代表诗人,对晚清民国诗坛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和对陈三立研究的相对热闹相比,对郑孝胥的研究尚未起步。研究主要探讨郑孝胥诗学思想的渊源及基本观点,即诗歌应该表现伟大的志向、才思妙合无垠和风格上的劲涩。 相似文献
5.
郭前孔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1):40-44
郑孝胥是同光体代表诗人。其诗学宗趣较为广泛,宗宋而不废唐,对明代宗唐诗论持批判态度。在创作实践上,于唐宋诸家皆有宗尚,但有所取舍。于唐取韦应物、柳宗元、孟郊,于宋取梅尧臣、王安石、苏轼,形成了自己清苍幽峭的创作风格,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从其诗学观中我们可以窥见到同光体诗人的诗学宗趣。 相似文献
6.
于宏威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3):90-94
1906年,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后,归隐上海的郑孝胥在其老幕主岑春煊的支持下,与张謇、汤寿潜、刘厚生等人一起,在上海成立了当时国内影响力最大的立宪团体——预备立宪公会.在随后1907 1908年的国会请愿运动中,郑孝胥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带领预备立宪公会的会员,设立国会研究会,向宪政编查馆上书,请求速开国会.通过收集19061908年间郑孝胥相关活动中的言论,了解清末预备立宪时期郑孝胥的宪政观. 相似文献
7.
张锦伟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8):76-78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河南书法在省书协的强力领导下,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形成以雄浑、厚重、质朴和豪放为特征的“中原书风”,影响波及全国。二十一世纪以来,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发展迅速,作为书法大省的河南虽起步较晚,但也紧跟时代脉搏,自2002年河南大学招收书法硕士研究生到2014年郑州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河南高等书法教育形成了完善的学科教学体系。未来,河南高等书法教育如何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如何办出特色,成为河南高等书法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郑可春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80-83
从南朝庾肩吾的三品论书到康有为的六品论书,从洪丕谟、龚志民的"要素说"到目前书法国展的"综合评价",已有的这些评价方式都是感悟式的评价模式,评价结果不够客观,或笼统或抽象,让人难以琢磨,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对书法进行客观评价应科学运用评价尺度,抛弃审美价值取向与现实利益的纠缠,掌握好唯实的审美观和审美利益,对审美对象和要素进行量化,构建一个由作品技法、作品比较、作品定位等多维度组成的较为客观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廖高会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34-36
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包含了外在悲剧观和内在悲剧观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内在和外在悲剧观之间的关系 ,以及人物的性格、人格对悲剧的产生所具有不可忽视的甚至巨大的作用等方面 ,来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内在悲剧观 ,即在强调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对悲剧有重要影响的同时 ,也肯定了人的内在因素对悲剧形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学史上的大骗局、大闹剧、大悲剧——《金瓶梅》版本作者研究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桂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1):52-64
本文论证了所谓"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实刻于清初,兰陵笑笑生不是《金瓶梅》的作者.文章认为将《金瓶梅》的作者说成兰陵笑笑生,这不过是三百年前的书商作伪,二十世纪后二十年的兰陵笑笑生考证不过是一场大闹剧,这场大闹剧的演出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大悲剧. 相似文献
12.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即"力比多"是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内容,这也是我们解读《金锁记》人物心理因素的最佳注脚。力比多的压抑和投射的失败使七巧成为被害者,而力比多的移置又使她成为加害者。 相似文献
13.
爱的悲剧和爱的追求——谈小说《红字》中人物的心理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桑,19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小说家,是美国最早重视心理描写的作家。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红字》中,霍桑对人物心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并且获得巨大成功。人物心理描写是这部小说的重要特色,同时也是这部小说所以能蜚声文坛、行之久远的一个主要原因。霍桑开创了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李福祥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愤怒的青年”是英国当代文学史上涌现的一个个性鲜明的文学群体。他们虽然昙花一现,并且没有造就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师,没有开拓性的写作手法,但是他们对于当代英国文学史的贡献却是引人瞩目和不可磨灭的,是当代英国文学史上“不可省略的一章”;他们的代表作品广为人知、经久不衰,是因为他们成功地映照了当代英国、尤其是五十年代的所谓“福利国家”的社会真实以及生活在这种社会真实中的普通英国人的广泛心理。 相似文献
15.
高映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2):39-40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著名的“志人小说”。它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文章拟从对比、细节、比喻和语言四方面来探讨它在刻画人物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6.
孙爱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37-38
《女勇士》立足于女性和华裔,先女性而后华裔.本文从作者的两个亲人--无名姑妈和月兰姨妈入手,通过两个人名字及作者安排其出现章节的比较分析,论述了汤亭亭之所以赋予两位女性貌似相同却大不同的命运,是因为她所崇尚的女性权力表达方武以及反映摆脱男权社会束缚女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段从学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35
《大渡河支流》不是冯雪峰所说的描写和暗示农村地主阶级及其封建剥削制度必将走向崩溃的社会史诗,而是发生在“五四”个性解放思想框架里的女性命运悲歌,一首抒情史诗。但在具体的写作中,诗人又受到了四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社会现实的影响,由此造成了矛盾和分裂,使得长诗成为了一首既有“五四”意义上的自然情欲和女性命运,又混杂了社会学主题的复杂作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产业组织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角度对银行委托监督理论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银行业市场结构、多重均衡问题、贷款多元化与银行委托监督内在逻辑,然后,分别对胜利者诅咒、差异化产品信息、银行竞争与银行委托监督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就银行监督和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阿尔丁夫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古代蒙古人因何以日落之“西方”代表光明与善良 ,而日出之“东方”却代表黑暗与罪恶呢 ?从北方民族空间方位观念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来看 ,上述观念当形成于平面四方观念A种类型 ,即以东向者的体位确定四方观念时期。其中的“东方” ,指的不是日出方向 ,而是左方即北方 ;“西方”指的也不是日落方向 ,而是右方即南方。因此 ,让“西方” (南方 )代表光明与善良 ,而“东方” (北方 )代表黑暗与罪恶。 相似文献
20.
王尔德在其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主要描写了三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亨利爵士、道林和贝西尔。论文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学说出发,分析这三个人物,提出他们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象征,并探讨了其中与作者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