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信息时代的技术革命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于人们的生活,行为和交往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改变和要求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信息时代的来临,必然会引发思维方式的变革。在社会主义的转型期,变革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曹文轩 《中华魂》2013,(2):61-62
阅读的生活与人生,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不阅读的生活与人生,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相似文献   

3.
工人底气     
说起生活,就会谈及方式,“十年浩劫”那阵子全民生活几近一律,也就没“方式”可言。改革开放,国门大开眼界大开,人们的生活方式便有了极大的多层面的变化。好的自然很多很多,但近年经媒体不断推出的负面的生活方式也不少,比如:有钱有房又有车、瞒着老婆又养“妾”的“又又”式,使出解数诓骗游走江湖的“游走”式,消极沉闷不如裸奔宣泄的“裸奔”式,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实现民主社会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民主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学校是民主社会的“雏形共同体”,民主生活是学校日常化的生活方式。教育目的是民主,是培养共同体生活的民主社会的公民,教育过程、手段和方法等也都应该是民主的,通过非民主的方式实现民主,这既不可取也不可能。当前我们应该创造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剔除教学中专制的形式权威,消解教育管理中的命令化和行政化方式,促进教育走向民主,社会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5.
旅行旅游活动已成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和衡量国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旅行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新领域。在全球遏制温室气体上升,倡导生活方式低碳化的国际背景下,旅行旅游的低碳化已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因此,研究旅行旅游高碳化的表现和动因,据此提出因应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时代的典型产品——微信,在技术系统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正在通过其技术手段实现对社会生活的重新建构。微信技术在构建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负面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微信的不恰当使用导致的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这是由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的新型社会问题。对此,从约纳斯责任伦理学的视角,分析微信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的根本原因,认清微信产品不恰当使用对于社会健康生活的侵蚀,树立责任伦理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21世纪》2009,(7):14-14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0万中国老人为享天伦之乐,克服重重困难,远涉重洋,寄居海外。不少老人想念孙辈,又考虑到子女在国外工作辛苦,想分担点家务,千里“寻亲”。父母满腔思念地来到国外,但伴随着欢天喜地的久别重逢,不愉快的事情也接踵而至。在国内到海外的背景转移之下,父母和儿女之间的“代沟”,随着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巨大改变,考验着“土洋两代人”的情感和生活。  相似文献   

8.
超越是指人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活动,内在性主要指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一方面由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所决定,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重要影响,所以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视自然为人的对立面。而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某些特点,如把自然看作生命体,强调天人合一、体用一致,可以为改造和完善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也成为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对生活方式的内涵、类型和结构还未有统一的认识,但普遍认为生活方式是一个内涵丰富、结构复杂的概念,对其测量大多采用《生活方式量表》和《生活方式自评量表》。国外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色人群的生活方式、肥胖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生活方式病的治疗和预防、生活质量等。国内主要关注学生体质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生活方式对成年人体质状况的影响、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和健康的影响、亚健康问题、健康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等。但目前还存在着实证研究少、研究对象和工具局限、心理学视角研究较少等不足。应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生活方式与体质或健康的关系、健全人格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和健身条件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家具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家具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与家具品类、功能形态的关联可以看出,社会物质丰裕程度和文明程度愈高,家具的品类、功能形态也愈加丰富多彩;同时,生活方式的演进也将成为家具创新设计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社区,到处可以感受到现代化的冲击,特别是日益渗透的全球化技术,如手机、互联网及卫星电视等。全球化技术促进了时间和空间的“压缩”,重塑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风貌,加深和加速了全球化过程,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工作方式,也影响了人们的每日生活方式。同时,农村社区传统的规则、资源以及文化和生活形式也无时不在维系着农村社会的乡土性特征,是社区行动者构建每日生活世界和组织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光 《今日南国》2010,(15):38-40
低碳生活是指低能耗和低污染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特点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中的低碳食物则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人的健康。但是,低碳食物有两种概念,一种是指粮食产品生产过程的低能耗和二气化碳排放量低,二是指含碳水化合物少的食物。这两种食物的相同点都有利于人的健康,但却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价值观是构成价值体系的基本要素。价值观是人们在追求和实现生命价值过程中,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方式所形成和制约的,主导自身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评价他人与社会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的种种障碍,从根本上说源于人类自身的不合理的活动方式,因而,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变革人类活动方式。人类的活动方式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统一,对于人类活动方式的变革,也即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大学生实施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现状、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是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和保证,也是“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的有效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16.
如今,基于互联网所形成并迅速发展的网络游戏已经成为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生活的一个部分,从而改变了他们的生存方式。本文通过对游戏主体的交往方式、组织方式和虚拟生产方式的考察和分析,论证网络游戏改变人们生存方式的机理及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个以"打工生活方式"为特征的农民工群体。虽然社会转型视角和社会运动视角下的研究将中国农民工视为一种暂时的过渡现象,但是中国农民工却存在了三十多年,而且其数量一直在增加。中国农民工群体为什么会长期存在呢?生活方式理论可以对中国农民工群体长期存在的微观基础进行具体说明:首先,以各种打工动机为依据,农民工倾向于对打工生活持有接纳的态度;其次,农民工的动机和态度又是由他们的生存状态所形塑的。因此,农民工群体长期存在的微观基础是其生存条件和动机态度的"同构性"和"互构过程"及其产生的接纳态度。生活方式理论在微观层次上对中国农民工群体长期存在的解释,也说明了生活方式理论在描述和规范价值之外所具备的解释价值,从而扩展了生活方式理论的理论内涵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开始快速迈入大规模消费时代。消费主义文化也逐渐传入我国,对我国的消费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在1996年创刊的《新周刊》深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逐渐由原来的关注时事转而关注生活时尚,并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了受众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网络技术是与人的精神外化的各种调节过程密切联系的技术,它是一个从语言——文字到今天的计算机——互联网的人类文化沟通交往技术的复杂演进过程。数字化网络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网络既改变了人们接受、处理、发送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信息本身的生产和存在方式;既拓展了人们的交往空间,也重新调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由数字化网络技术构建的网络社会,提供了一个超越现实社会种种局限、更加开放地进行自我呈现的生存空间,主体在自我呈现中重新建构和塑造自我。数字化网络技术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即由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数字化网络技术还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包括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乃至教育和学习方式,所有这些,都是由人类心灵力量解放而释放出的空前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在社会进程中存在的基本样式,生活方式不仅包括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也综合地体现着社会改革、科技繁荣、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及对生活的影响.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最终决定因素,传统生活方式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而21世纪我国全面进入工业社会的现实,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必然发生根本性转变.据此,本文论述了21世纪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六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