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梅早年即亲炙朱祖谋,其汇校梦窗词的举动、对梦窗词的体认,以及以苏辛救梦窗词晦涩密丽之弊的主张,莫不与清季民初词坛宗尚气韵相通.其沉郁悲壮、雄奇缜密的词风,亦即由此化出.且其长期执教南北上庠,民国诸多词家与学者多出其门,故吴梅在近现代词史中光前裕后的地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吴文英生前自编词集《霜花腴》已佚,亦曾有尹焕序本、宋末旧刊本,今皆不存。自宋末至明终,黄、周密等人的词选及张炎、沈义父等评论家的词论,都在推动着吴文英词的流传。到明末毛晋辑刻《宋六十名家词》中的《梦窗甲乙丙丁稿》和卓人月、徐士俊合辑的《古今词统》的刊行,梦窗词集成为清代致力最深的集子,集中了杜文澜、晚清四大家、陈廷焯及陈洵等众多名家对其校勘、评点。本文根据自吴文英生前以来对梦窗词进行结集、编选、校注及词话评论等文献记载,将从梦窗词集版本刊刻源流、众名家词选梦窗词的版本来源和诸多词话词论言及梦窗词流传的文献三方面论述吴梦窗词集的版本流传。  相似文献   

3.
晚清四大家推举南宋词人吴文英的努力是晚清词坛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吴文英因其特殊的风格在词学史上独树一帜,南宋末年颇受推崇,元明却默默无闻,清代前中期梦窗词逐渐显现,至晚清吴文英则被推为至尊的地位.晚清四大家长期校勘整理梦窗词集,对梦窗词的思想意义、艺术价值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并有意用梦窗词的特殊风格影响、改变现实词坛的风气.  相似文献   

4.
孙虹教授的新著《梦窗词集校笺》已于2013年12月在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共一千四百余万字,集汇校、汇注、汇考、汇评于一体,汇校底本采用彊村丛书本《梦窗词集》,校本有31种之多,还有各类选本15种,几乎穷尽了与梦窗词相关的所有版本;汇注对前此各种注本不捐细流,广泛吸纳,但又推陈出新,纠正诸家笺注有数百条之多;汇考则以梦窗生平行踪为本,结合时、地、景而考之;汇评也有很多补充,仅过录海内孤本的批校语就有9种。  相似文献   

5.
在艺术作品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罗丹《艺术论》吴文英(约1200—约1260)南宋著名词人,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今浙江鄞县)人。著有《梦窗甲乙丙丁稿》。梦窗全词(除疑伪之作和失调名外)共计三百四十首。就数量而言,南宋诸词人除稼轩外,无人堪与匹敌;就质量而言,梦窗在造境、造语和协律方面亦有创建。然而,缘何梦窗词流传之深广却远不及周、辛呢?原因大致有二:其一,如沈义父所言:“梦窗深得清真之妙。其失,在用事下语太晦处,人不可晓。”其二,如胡云翼所言:  相似文献   

6.
江弱水称梦窗词为"语病盛开的写作",是出于误读。梦窗词的好多表达,虽不常见,却不是梦窗的原创,在唐诗或之前的文人词里都可以找到依据。历史上梦窗词毁誉参半,当然首先是因为批评者对他的密丽风格好恶不同,但也与误读有关。胡适、吴世昌等名家对梦窗词字句的抨击往往是没有读懂作品。而另一方面,有些人对梦窗的誉也是没有认真阅读作品,把普通说成精彩。因此,只有细读才能理解梦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梦窗词提要》的得失辨正,发现《四库全书总目》词集提要的编纂思想自成体系,涵容了汉学考证与宋学思辨之长,即以汉学实证方法考评词集版本与作家身世,以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统观词人的交游网络与人格气节,以历史观念来观照词集的艺术价值与词史定位。在考量词人的人品与文品时,《总目》词集提要秉持“未以其人掩其文”的价值尺度,表现出超迈时代的开明通达的批评立场。   相似文献   

8.
梦窗词虽然语言华美,意象凄婉,但并没有因华美而显冶艳,也没有因凄婉而见萎靡,这是因为梦窗的清词丽句之间体现出一种超逸和劲健的气质。梦窗许多作品中无论写景与抒情都体现出一种"清"的特色,词人所选择的意象是清丽的,所抒发的情感是清旷的,所表现的人格是清高的。梦窗词以华丽的语言包蕴了感伤沉郁的情绪,同时又有一种飘逸而劲拔的力量流溢于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9.
宋时业已散亡的《支遁集》,至明代复被辑佚。明人辑本以钞本或刊本形式流布,并形成两个系统:一为二卷本《支遁集》,以都穆藏明钞本为早,稍后有杨仪七桧山房嘉靖乙未钞本,杨钞本为其后明代诸钞本和清代诸刻本的祖本;二为一卷本《支道林集》,以嘉靖十九年皇甫涍辑刊本为早,明末吴家騆将皇甫涍辑《支道林集》与史玄辑《支道林外集》合刻。  相似文献   

10.
"七宝楼台"是人们对梦窗词的流行看法.而清末词学大家况周颐却从其炫目的形式美之外,看到梦窗词具有的内在"魄力",并从"重、拙、大"的词学思想出发,肯定了梦窗词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宋代著名词人吴梦窗一生曾二客绍兴,写于初客绍兴时期的府治建筑及府治园囿词作,与古代特别是宋朝会稽舆图地志多所契合,两相对比的爬抉疏证,足见梦窗相关绍兴词对会稽图志的佐证之功,同时又为背景资料奇缺的梦窗词提供了准确系年的依据,对于梦窗词旨的发抉也有析疑匡谬、辨明正义之裨助。  相似文献   

12.
梦窗词臆说     
历来治词者鲜及梦窗。作为一位在南宋词坛影响颇大且创作甚夥的词人,本应在词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但却受到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一方面,南宋豪放词人的爱国思想掩盖了以艺术形式见长的格律派;另一方面,又以梦窗词之感情深微,精雕细琢,具质实之风而受到格律派内词人的贬抑,故有人称其为“一位被误解的词人”。本文试图从结构、感情、语言、意境等方面,臆度梦窗。  相似文献   

13.
吴文英 ,字君特 ,号梦窗 ,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的交游甚广 ,其中不乏达官贵人。尤其是吴潜、贾似道、赵与芮、史宅之四位权要显贵 ,吴文英多有词投赠。为此 ,梦窗人品受到质疑。本文通过梦窗与四位权贵的关系考辩说明 :梦窗既非俊洁之士 ,也非无耻之徒 ,因此对梦窗人品我们不必苛责 ,也不应拔高。  相似文献   

14.
典故和意象分别是中国传统诗学的关键词,而典故与意象的结合不仅是梦窗词学理论的一项实践,更是梦窗词庞大意象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典故意象系统的多样化运用折射出梦窗用典的不同手法。林逋、咏梅二句及孤山意象群体现了梦窗藏用典故核心词及揉词裂句的引用手法;红叶题诗典故在词作中的不同内涵、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梦窗对典故强大的演化能力。梦窗词的典故意象自成系统,不仅通过重复利用典故塑造整体词作的词格,还在丰富、更新了传统意象系统之余,以缀连典故的方式开启了新的诗词欣赏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杨铁夫的《梦窗词全集笺释》中,有"留""补""不缕述"这三个出现频率较大、较有代表性的词学判断。杨氏提出的"留""补""不缕述"等判断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将三个判断关联起来恰好能反应出梦窗词章法的特征与魅力,显示出梦窗词章法的严谨,同时也是对梦窗词研究中曾经流行的"意识流"说的一种校正。  相似文献   

16.
在对梦窗词的情感内容进行考察时,研究者多数是从社会意识、个人情事、词人潜意识、等方面切入。其实梦窗词还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佛教影响了吴文英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创作中时空关系的处理;对道教,梦窗词表现出了一种诗意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吴梦窗五首重午词以及相关词作,考定出梦窗约在嘉定十五年(1222)前后,即青少年壮游期间曾至淮安,途中滞留扬州,与一位歌妓相恋并最终天涯揆离。回忆这位扬州歌妓亦即楚伎,构成了梦窗此类词作中重午情结与年少情怀的双重色调。  相似文献   

18.
南宋吴文英《梦窗词》幽邃丽密,索解甚难。本文就其中9首作品的解读,与近世词学名家陈询、杨铁夫等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9.
“梦”为梦窗词词心之关键所在;梦窗词中的“梦”字、梦境、幻境都有创造性的运用;其词中“梦”的艺术表现力的形成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有相通之处;“梦”的心理内涵又与缺失心态和文艺创作的关系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古今文坛中对梦窗词的争论入手,论述了梦窗(吴文英)的艺术追求,并分别从结构、语言、意象及意境几个方面分析了梦窗词对立于当时南宋词坛“清空”风气的“质实”的艺术特色,最后从梦窗重情感、重神韵的角度论述梦窗词并非如贬吴者们所说的堆砌辞藻、不求诸气体,而是追求在形式技巧之中更强烈、更独特地表达情感,并有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