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将生猪产业链与技术链协同中的主持企业和科研单位之间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过程抽象为两者之间的完美信息讨价还价动态博弈,利用逆向归纳法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博弈策略选择及纳什均衡解,得出:博弈纳什均衡解由双方协调耐心度和期望决定、博弈回合次数与成本成正相关、主持企业在知识产权利益分配中占据优势。基于结论及实况,提出坚持"共赢"理念,扩大知识产权利益;分散目标,避开冲突;换位思考,实现协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理论分析了各市场参与主体的最优决策,认为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庄家操纵行为和上市公司的欺诈行为都是在现有市场结构中的利益最大化行为,既是必然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rction),也是博弈的均衡结果。导致这种逆向选择的因素是流通股比例小和上市公司经理委托代理机制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3.
学分制下高校“逆向选课”现象蔓延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校学分制管理改革的深入,学生对课程的选择范围日益扩大,随之而来也出现了逆向选课的现象。本文基于博弈理论,在完全信息的条件下,从静态博弈的角度,对学分制下高校逆向选课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企业投资的融资约束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企业的投融资过程中,企业和投资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委托代理问题。因此,将不对称信息引入资本市场,利用委托代理理论,能对企业的投融资行为进行解释:企业的投融资方式的选择,就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对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等利益分配及利益冲突的博弈过程,并由此导致了融资约束条件下企业投资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与企业在节能减排政策执行中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节能减排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利益倾向不同,存在信息不对称,政企关系向契约化和交易化方向发展,从而导致节能减排政策执行的变形走样。这些现象本质上是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问题。从博弈论的视角来分析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建构政府与企业在节能减排政策执行中的博弈模型,设计相关参数,可以发现节能减排政策执行力不强的关键环节和原因,从而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博弈论视角下我国粮食储备主体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粮食储备承储主体的农户和地方粮企在粮食宏观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常在自身利益驱动下进行储备粮的逆向操作,严重影响了政策的调控效果。针对不同粮食承储主体分别构建博弈模型,结果表明:农户主体的储粮行为有着极大模仿性和趋同性;农户对未来粮食价格的非理性预期是导致其逆向操作行为的重要原因;政府应引导农户形成对未来粮价的理性预期,并通过实施满足一定条件的储粮补贴政策来影响农户收益水平最终影响农户决策。对于粮储企业主体,证明了其逆向操作行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必然选择结果,无外界干预下的博弈最终会导致粮食储备调控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政府应鼓励中储粮发挥"领导者"作用去影响粮企预期或引入外部政策补贴来影响博弈收益,对粮企形成正向引导和激励,使执行粮储调控政策成为企业人收益最大化目标下的最优选择,从根本上规避粮企逆向操作问题。  相似文献   

7.
博弈已经成为煤矿安全政策有效执行的"瓶颈"之一。利益主体博弈主要由利益差别、利益分配不均衡、特殊利益和高得益额等四个方面导致的。利益主体的博弈最终导致煤矿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煤矿政策执行成本增加、政府利用公共权力进行"权力寻租"和削弱煤矿政策的有效效力等四个消极后果,损害了煤矿政策的权威性与有效性。为此,中央政府以后应当从加强利益整合和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削弱地方政府间博弈,加强政府间合作效应,完善行政问责,优化政策执行主体,建立健全煤矿领域的非政府组织建设,促进煤矿政策良好执行。  相似文献   

8.
从执行主体角度探寻政策执行失真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严重妨碍政策目标有效实现的不良情形.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把作为微观经济分析出发点的个人作为集体行为的出发点,将个人的选择或决策当作公共选择或集体决策的基础.从个体的角度看,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缺陷、信息垄断和利益追求导致了政策执行失真.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推动和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融资困境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贷市场存在逆向选择的行为是一个共识,因此将信号博弈模型引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情景中,分析之后可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信息对称的信贷市场是有效率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贷款人只愿意提供一个较高的贷款利率;在信息不对称以及企业传递信号成本无差异时,逆向选择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在信息不对称以及企业传递信号成本有差异时,可以消除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基于分析结果,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中的信息监督是保证政策信息真实、有效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公共决策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基于博弈论模型,论文分析政策系统中的各方政策主体的利益诉求,从官方主体、半官方主体、民间主体三方面入手,构建政策主体关于政策信息监督的博弈模型,分析其博弈行为与均衡条件.在理论求解的基础上,为改进政策信息监督机制提出合理建议,认为激发政策信息监督行为可以从信息公开、政策学习、奖惩激励、公众参与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执行在整个政策系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我国文化因素的影响,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阻滞现象,严重影响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基于文化视角,通过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阻滞的文化因素分析,提出摒弃传统落后观念,强化政治社会化,完善公共政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对医养结合概念和政府有关部门陆续出台的系列支持医养结合发展政策进行分析,论证医养结合供需非均衡性发生的逻辑及影响,研究完善新型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新路径。研究认为,在政策演进和落地过程中,农村医养结合出现了“供需错配”问题,体现为医养结合政策制度与现实需求、医养结合养老供给主体与实施细则、地方政府行为与居民需求间的差距问题,农村医养结合呈现多元供给多元失灵的非均衡性悖论;通过多元供给模式对“供需错配”矛盾进行调处,搭建农村医养结合的“均衡性治理”体系,利用元治理理论加强政府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执行,利用内部的制度化均衡逐步转变农村养老观念,有助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可及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影响公共政策合法性的主导性因素有两个:一是公共政策的心理取向,即社会公众对政策的认同、遵从和推行;二是社会利益的正义分配,即利益分配要凸显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机会均等等价值。从综合经验主义和规范分析政策合法性内涵的基础上,对当前影响我国政策合法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我国公共政策合法性重建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均衡信贷配给理论及影子银行体系,理论分析二元结构信贷配给下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机理。选取我国2007—2015年的月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影子银行业务的流动性供给对商业银行主导的信贷配给有不同程度的弱化;扩张性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有正效应,对扩张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起到正向促进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的正向刺激作用显著,抑制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相比较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贡献度更高,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冲击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政策执行波动是指公共政策在执行的不同阶段出现波动现象,表现为政策消极执行和运动式执行。政策的适用性和政策执行压力是造成政策执行波动的最主要原因,并会引发一系列基层治理问题。分析政策执行波动的表现和影响因素,直观呈现政策执行波动与基层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政策适用性和政策执行压力着手寻求对策,以期消除政策执行波动,完善基层治理。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各项农业政策在农村落地开花。然而政策文本制度与现实执行层面存在巨大反差,出现了冷热两重天的政策执行悖论:一方面是基层政府各项农业政策执行得热火朝天,另一方面是农民等基层政策参与者对农业政策执行的冷静观望甚至漠不关心。以理查德·马特兰德的模糊-冲突模型为分析框架,分析W县Q镇农业政策执行过程,探讨科层制结构下的行政性执行、政治锦标赛下的政治性执行、积极惯性下的实验性执行、亚瘫痪状态下的象征性执行,发现:在模糊性较低的自上而下执行路径中,基层政府面对层级压力和政绩考核,一般通过树立样板的典型性执行和扶植精英的替代性执行来完成政策目标;而在模糊性较高的自下而上执行路径中,基层政策目标群体因为参与感和主动权的缺失,最终通过各种形式主义来消极应付性执行和机械象征性执行。此研究进一步解释了农业政策执行悖论产生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资源整合、利益均衡、农民参与、多元联动等提升基层政府农业政策执行效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湖北省界定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湖北省的资源环境状况能否成为构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需要注重对资源环境政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民族地区机构养老服务政策执行影响因素的探析,有助于纠正该政策在民族地区执行中的偏差。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探讨影响民族地区机构养老服务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有:政策标准与当地现实不够适切;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够到位,医护人员和服务人员严重缺乏;政策执行主体对政策认识不足,其他社会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缺乏参与;目标群体对机构养老服务政策接受程度较低;特殊的自然环境导致部分老年人迁移;传统家庭养老及互助养老对机构养老存在挤出效应;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对政策执行效果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今后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重点、战略方向和配套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通过湖北省咸宁市生育配套政策的试点,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引入整体性治理理念,从政策主体、政策执行与政策绩效三要素出发,构建了生育支持政策的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认为,咸宁市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会化治理模式,宏观层面,政府提供资源和平台,为政策落实提供保障; 中观层面,社区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家庭发展和社区稳定,用人单位提供生育便利支持家庭成员为企业创造价值; 微观层面,弘扬积极的生育文化和生育理念,提升家庭生育意愿,由此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生育支持体系。咸宁市生育配套政策项目试点工作提供的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在推广中需要注重地方灵活性与时效性相结合,使生育配套政策符合当地的实际。  相似文献   

20.
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农村政策执行过程中因为政策宣传不够等影响了执行的效力。以粮食直补政策为例分析了农村政策执行受阻滞的原因,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可为解决农村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