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棵核桃树     
房前有片菜地,自从用篱笆圈起来后,边上就长出了一棵树。由于不妨碍种菜,就一直没动它。后来,菜地荒了,篱笆没了,门前就多了这一棵树。 孩子两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时问我:“妈妈,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的这棵也是枣树罢。” 大人不在意的事,经孩子一问,就会显得复杂。听了儿子的问话,我顿时犹豫起来。我还真不知道它是棵什么树。于是每有人来,我便多了一件事,就是问他们是否认识那棵树。 一天,农校的一位朋友来,喝茶叙  相似文献   

2.
荞麦     
《阅读与作文》2009,(10):16-18
一阵暴风雨过后,当你经过荞麦地时,你会发现地里一片焦黑,好像一场大火烧过的一样。这时,农民就会说:“这是闪电造成的。”但为什么是闪电造成的呢?我来把麻雀对我说的话告诉你。麻雀是从荞麦地边的一棵老树那里听来的,那棵树现在还在呢。那可是棵值得尊敬的大柳树啊,不过它又老又皱。树中间裂开了缝,青草和荆棘从里面长了出来。  相似文献   

3.
因旧城改造,我住的老屋被列入拆迁范围。搬家的时候,我望着后明堂的那棵枇杷树,与它依依惜别,因为新房内实在没有地方栽,我只好忍痛将它留在了原地,而带走了美好的回忆……我原先居住的老墙门内有两个明堂(院子)。为了给生活添加一分生气,我便在后明堂的地上去掉二块石板,围成一个自我感觉不错的花坛,栽上了一棵石榴和一棵桔子。一天,我发现在石榴与桔子的中间又有一棵小苗破土而出,在其中的一片叶子上还戴着一顶“帽子”。我仔细一瞧,原来是一棵枇杷。这大概是我吃枇杷时把核丢到了花坛里,它便生根发芽、破土而出。枇杷貌不惊人,没有什么讨…  相似文献   

4.
木棉花开了     
完全不经意间,突然在上课时提起校园里那两棵木棉树,我絮絮叨叨地说:“开学了,我又走过木棉树下,走上新的教学楼,开始新的一学期。我心情无比灿烂。这两棵树,伴我度过中学时代,留驻我的青春记忆。如果有一天它不幸遭受砍伐,像校园里曾经活过的无数大树一样,那么,我就要跳楼了。”  相似文献   

5.
马士钧 《新少年》2010,(9):38-39
森林里的树木,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开花,有的结果。可是,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树,它的叶子碧绿碧绿的,没开一朵花,不结一个果。斑马老师站到这棵大树下,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棵树吧。”  相似文献   

6.
余玮  石妍 《华人时刊》2004,(4):36-39
在北京景山后街的一条胡同里,有一个两进的普通院子。院子灰砖灰瓦,方方正正,院内种满了花、草、树,郁郁葱葱,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生前的生活世界,全家是1977年搬到这里的。至今,与邓小平相伴走过了58个风云多变的春夏秋冬的卓琳还生活在这里。 卓琳比邓小平小12岁,两人都属龙。院子里有两棵靠得很近的油松,一棵高大挺拔,一棵婀娜多姿,枝条互相拥抱着,并肩矗立,好像两个人相依相伴。于是,孩子们称这两棵树为“双龙树”。卓琳闲庭信步时,总爱倚靠在双龙树干静  相似文献   

7.
断木     
院子里那颗干桔的老柿子树早就不结果了,又生了许多虫子,爷爷早就想砍掉它。我主动请缨要代替爷爷完成这个重要的使命。当然也不单是因为这棵树的可恶,也是为了证明自己。  相似文献   

8.
陈伟 《可乐》2011,(9):7-7
一个周末,大伙儿一起去登杭州的天竺山。“金庸的每部武侠书我都看过不止一遍,我的梦想就是成为武林高手。”马云一边说,一边在一棵大树下捡起一根稻草,“比方说,我一发功,这根稻草就会变得刚劲无比;一甩手,它就能穿透这棵树。等我一收功,它又松软如初,两头从树干上耷拉下来。所有经过的人都看不明白这根稻草是怎么穿过树干的。哎,我若有旷世武功就好了,像风清扬那样。”  相似文献   

9.
苇笛 《社区》2002,(10):51-51
有一次,弘一法师的老友到山上去探望他,突然发现山上一棵枯死多年的树发出了新的嫩牙,心里感觉纳闷,便问弘一法师道:“这树死了多年,现在又发芽了,大概是您这位高僧到来,感动了这棵树,使它起死回生的吧?”弘一法师回答:“不是的,是我每天为它浇水,它才慢慢活起来的。”这便是慈悲。慈悲是一种真正的爱,博大而深邃;这份爱如同甘露,洒向世间的每一角落,即使是一棵枯死多年的树木,也不会被遗忘。慈悲@苇笛  相似文献   

10.
秋千是快乐的道具。但在现代人的生活里,秋千并不多见。“蹴罢秋千,起来庸整纤纤手……”这种快乐在古诗词里,它带给人的快乐已经很遥远了。但有一天却在一户人家的墙院里看见了秋千。这是一户独门独院的人家,小别墅盖得非常漂亮,一溜儿花墙,围出很大一个院子,里面栽满了花花草草。有花探出墙外,虽不是红杏,也照样出墙。显然,这是一户富贵人家。秋千就在一棵大树下,但它并不是挂在树上,它显然是主人特制的,精致好看。我看见这个秋千时,正看见几个女孩在荡秋千,女孩白衣长裙,飘飘欲飞,笑声不绝于耳。“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相似文献   

11.
槐树的启示     
刘绍义 《中华魂》2014,(14):42-42
槐树是一种长寿树,所谓“千年松,万年柏,顶不上老槐歇一歇”是也。一棵老槐树,歇上一歇,就是百八十年,槐树的寿命可谓长矣。但由于其生长缓慢,被急功近利的现代人砍伐殆尽,老槐树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住的这个小城原来有一条路两边全是槐树,如今早被新的时髦的树种所代替。我在书中看到的最老的槐树就是《中山公园二十五周年纪念册》里那棵古槐了,“当系四五百年前所遗之物”。  相似文献   

12.
生活数字     
《社区》2012,(15):7-7
中国一年人均用纸消耗1.81棵树 一人一年平均能用多少纸?近日英国《经济学人》一篇统计报道给出了答案,以一棵12米高的树计算,比利时用纸多,每人年均“消耗”8.51棵树,中国的这一数字为1.81棵树。  相似文献   

13.
原来,我家老屋门口有一株木兰树,是我读初中时栽下的。当时学校开展“每人栽一棵树”活动,还要求写一篇栽树日记,爸爸就从表叔家给我挖来这株木兰。刚栽下的时候,它跟我一样瘦小,因为埋头书本,我经常忘了给它浇水。只记得那篇极尽矫情的栽树日记,被当作范文贴在“作文园地”里。  相似文献   

14.
捕鼠器     
一只老鼠透过墙壁上的洞,看见农夫和他的妻子正在打开一个包裹。“里面是什么食物呢?”老鼠心想。当它发现那是一个捕鼠器后,吓呆了。老鼠跑到农场的院子里,发出警告:“这所房子里有一个捕鼠器!这所房子里有一个捕鼠器!”鸡“咯咯”地叫着,爪子在地上乱抓,头也不抬地说:“对不起,老鼠先生,这是你所面临的危险,和我没关系。我不必为此烦恼。”  相似文献   

15.
核桃树     
H君家房前有一块菜地,不知从何时起,在它的旁边长出了一棵树。关于这棵小树的真实身份,很长一段时间七嘴八舌,众说纷纭。张三说它是棵枣树,李四断定是棵李子树,王五出来纠正,又把它说成是一棵樱桃树。个个引经据典,言辞凿凿。这些人中间有稚童,有长者,而且不乏科班出身的专家。然而,它却是一棵核桃树。这棵曾经被人一再误解、一再张冠李戴的核桃树,最终是用自己的果实,向世人证明自己真实身份的。H君由此感叹:这棵核桃树莫非是上帝派来向人们“作某种暗示”的?它要人们知道:“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自古迄今,地球上诞…  相似文献   

16.
颗 棵     
错例:一棵星星、棵粒。诊断:这两个字容易用错“。棵”和“颗”读音相同,字形也很相近,都是以“果”作声旁的形声字,而且都是量词“。棵”的形旁“是木”,说明与草木相关,用于植物,如“一棵树”“、一棵草”。  相似文献   

17.
王也丹 《社区》2013,(5):33-33
小时候,看电影《天仙配》,里面那棵会说话的老槐树带给我极大震撼。那时的我少不更事.不知道这是一种浪漫的想象。以至于后来的许多年里,每每见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树,总是盯着细看。细听.期待着但是也害怕它们会突然发出人语。及至现在。我的耳边依然清晰地回响着董永那憨厚的声音:“老槐树啊老槐树,请你开口讲话……”然后,枝摇叶晃中.苍老的树干上渐渐现出了同样苍老的眉眼、嘴巴……  相似文献   

18.
正提起老宅,就会想起院子里的百年桂花老树,想起大伏天妈妈在院子里晒豆瓣酱,想起西厢屋里养羊,想起下雨天妈妈坐在竹凳上边结绒衣边讲故事……可是最难忘的还是老宅的小竹园,那里有我童年的天堂。小竹园在老宅的东面,我小时候常到竹园  相似文献   

19.
老家     
“门前的老树能否认我?我曾粘过它的蝉声。屋后的小溪能否认我?我曾是它水中的鱼……”在通向故乡的长途汽车上,一首回乡的诗刚想出开头几句,就听有人喊:“黄口到了!” 故乡黄口是淮北的小镇,陇海线上的一个小站。 这里过去曾是不长庄稼的盐碱地,现在却“长”出了一片楼房。小时候常到这一带割草。那时,我家有四亩薄田,为了耕地,,父亲买来了一头小毛驴。这毛驴浑身漆黑,只有四个蹄子是白的,我们叫它“雪里站”。为了喂养“雪里站”,每到寸草结籽的季节,我便带着两个弟弟,一人背一个草箕子午后到这里割草。累了在地边休息的时候,就开始做“焖烧”的游戏。游戏有趣而实惠,所以记忆犹新。先在地沟边用割草的铁铲挖一个圆坑,从自  相似文献   

20.
东汉末年,南昌有一个叫徐童的小孩,才十一岁。他不仅聪明好学,记性好,善于辩论,还特别有礼貌,所以街坊四邻都喜欢他。有一天,徐童在一个叫郭林宗的老先生家门口玩儿,看见郭先生院子里有几个人正要砍一棵大槐树。他急忙进到院子里,对郭老先生说:“老伯伯,您看这棵槐树长得多好哇!墨绿的叶子,茂密的树冠,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