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创造社知识群体在向国人宣扬新的爱情婚姻观念、鼓吹妇女解放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他们对男女性爱的大胆正视和热情肯定,表现出了对虚伪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极端蔑视。他们个性鲜明的爱情婚姻观念的形成,究其根底,与他们留学时期的日本近代社会息息相关。以民主主义思想为主导的、开放自由的日本大正时期都市人文环境对他们社会观、文艺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黄亦兵 《百姓生活》2010,(11):19-19
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质朴,善良,真诚。自我懂事开始,我就把父母当作一本书来拜读——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读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爱情。  相似文献   

3.
“爱情”是个美好的字眼,一谈起它,有人就会想到鲜花,想到一对对含情脉脉,花前月下的情侣,想到甜密幸福的家庭生活,可是,爱情带给人们的并非都如此。有的人的爱情是幸福温馨的,而有的人的爱情生活却是痛苦不幸的,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在爱情的五环旗下,显出世俗众生相:有的人把爱情同理想、事业联系起来;有的人则执著于金钱和地  相似文献   

4.
韩国电影<美女的烦恼>是韩国电影工业崛起及世界爱情电影艺术前沿的表征,它以观照丑女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并与关女形成强烈对比和鲜明反差洞察到爱情中身体性的复兴趋势,并对电影的社会镜像功能做出意义呈现和观念强化.植根后现代土壤的先锋爱情正致力于真实表达爱情生活和重新定义爱情的身心关系,强调爱情的身体性与精神性并重.先锋爱情观念极有可能主导未来中国爱情与婚姻进程,且赋予新的爱情宣言:身体之爱是真实的,精神之爱是超越的,没有身体参与的精神之爱则是伪善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和以往的封建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更合理、平等、先进的新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生活方式都要求有一种新的爱情、婚姻和家庭观念去适应它们的需要,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三人爱     
他们三个,谁的生活容易呢?可就在那低矮破旧的屋檐下,这三个人跨越了世俗、肉欲、苦难和妒忌,成全了一份高贵醇厚的爱情,并为这爱,都加倍地努力生活下去。  相似文献   

7.
正一次演讲中,一位听众问道:"父母很喜欢干涉我的爱情和生活,该怎么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很普遍。那为什么父母很喜欢干涉你的爱情?这类父母的心理问题在于,他们在透过你活出他们自己的生命。父母这样做当然不对,因为他们虽然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来,却没有尊重你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当然,这样的父母也不是只干涉你的爱情,从小到大他们对你应该都是管头管脚、指手画脚的,什么事都要听命于他们。你从小被剥夺了自主权,没有划清自己的界限,所以让父母一再地越权来侵犯你。当你还是孩子时,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7,(3)
魔术师汤尼和简是在一个酒会上一见钟情的。他们爱得热烈,绚烂,都认定了对方是彼此的终身依托。为了这段美丽的爱情,简放弃了生活了22年的西班牙,随他去了加利福尼亚生活。简是一个对生活一无所知,连路都分不清楚的小女人。汤尼像宠女儿一样爱着简。就这样十年过去了,他们相继有了儿子和女儿,一家人  相似文献   

9.
鲁迅和李光洙笔下"女性形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鲁迅和李光洙二人作品中女性所处的社会层面的差异,将鲁迅和李光洙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她们都遭受着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迫害和戕杀,在婚姻、爱情、家庭、自由上有着共同的悲剧性命运。尽管表现角度和深度不同,但他们都是想通过对封建的社会、历史、文化、观念、制度的批判来达到对女性启蒙的目的,他们的关于女性的文学都是反对封建礼教及其制度的文学,都带有强烈的启蒙色彩。  相似文献   

10.
每到周末,在外企AO史密斯上班的吴红平都要奔跑于上海与南京两地之间,经过爱情的长途跋涉,在2009年,他和妻子终于在上海安下了一套二居室的家。8年来,吴红平一到周末就穿行南京与上海之间,沪宁两地的列车见证了他们执著的爱情。  相似文献   

11.
《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中男女主人公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之间的爱情描写,不同于莎士比亚其他剧本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爱情描写那样,一见钟情就热情奔放,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他们都是经过政治风浪,爱情波折,在各方面相当成熟的成年人.安东尼原是有妇之夫,女王也不是一个初涉情场的豆蔻少女.他们丝毫没有一般男女青年在热恋时往往具有的盲目性.他们之间的爱情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他们不是一见钟情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相似文献   

12.
流浪归来的老者是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形象群体,他们虽然都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但具有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他们在当代历史文化大背景下,在乡土观念、爱情观念、民间智慧等方面表现出自由的共性特征,在具体叙事文本中又可分为依附型、单一型和复合型三种不同类型。这一文学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观念的转变导致的。  相似文献   

13.
《穆斯林的葬礼》深刘的鞭笞了种种反人道的陈规陋习和伦理观念,强烈的民族历史意识,独特的哲学伦理观念和富于个性的宗教文化心理。令人读后留下长久的伦理审思。又由于女性作家特点,于是我们就有一个新的现场,即从女权主义视域来分析审思其中的伦理意蕴。同时,无论是爱情、宗教、信仰都需要伦理观念的规范,但不能完全束缚人性的自由;没有伦理道德规范的自由对个人乃至社会都有损害,而完全束缚人性自由的伦理道德也对个人乃至社会的发展不利。本文通过对其伦理维度的研究分析,探究对现实社会生活及研究规式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与十七年相比较,新时期文学在描写婚姻爱情方面表现出了值得注意的新的经验和新的特色。爱情题材的小说创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十七年婚姻爱情题材的小说作品在主题选择、人物描写、思想蕴含、格调情趣等方面,都表现出一种特定的历史的、时代的艺术规范。这就是满腔热情地歌颂新生活、新人物、新的道德品质、新的社会风尚,向读者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情操的教育。大部分作品表现出主题单一、内涵单纯,思想清新健康,却未免蕴含肤浅的特征。将爱情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意欲通过爱情表现社会是这些作品的  相似文献   

15.
王蒙创作初期的小说大多涉及爱情叙写。这些作品主要讲述紧随社会主潮的一代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表现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理想与价值追求;这些青年的爱情都非常短暂,基本上都是以主人公结束(或暂时搁置)儿女情长,专心投入革命事业为结局。王蒙初期小说中个性爱情在革命、集体事业中的主动退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人情结。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人》2008,(4)
我18岁写诗,写了不少爱情诗篇。我28岁开始怀疑爱情。我30出头写了小说《不谈爱情》,成为一个不谈爱情主义者,一直到40出头,我都是爱情的铁杆否定派。然而,就在这个时刻,似乎我所未知的某个季节来到了,仿佛正在成熟的麦子懵懂于金秋的降临,但是它会自然地敞开胸怀接受大自然的恩惠。我是不由自主地发生着变化,我感觉自己慢慢地进入了一种处静而知微的状态,可以眼看着爱情这桩美丽的事物,从生活的一团混沌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7.
你会回来     
他是一名消防队员,年轻的妻子是名教师,他们相识于那个城市的那场大火灾。在那场火灾中.他救了她,她因此爱上他,爱上她心目中的英雄。她从小就爱英雄。但他们的爱情,曾一度受到阻隔,她的父母以及亲戚朋友都不赞同她嫁给一名消防队员,因为就在那次火灾中,有两个消防队员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他的职业太危险了,虽然崇高。  相似文献   

18.
《阿Q正传》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种复杂情感的背后,时代语境造成了对乡土中生活着的阿Q们爱情的合理欲求的漠视,阿Q们的爱情被处在中心位置的思想和政治解放挤到了边缘位置,他们失落了自己的爱情。在跨越了一个世纪之后,通过贾平凹《秦腔》中的引生去反观乡土中的爱情,我们发现了新的爱情价值观的确立和爱情的再一次的失落。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农民经历的复杂的精神变迁。  相似文献   

19.
池莉小说所呈现的有关"不谈爱情"一直是打动读者的一大亮点,她笔下的人物在细水长流的生活中总是说出或者表现出"不谈爱情"的意向,仿佛爱情总是与心、婚姻相游离的。但小说中看似"游离"下却包含了浓郁的脉脉温情,且持久不散。为此,从池莉的几部小说出发,就几位主要男女主角在爱情的抉择上面的表现,来分析其"不谈爱情"背后的满是爱情存在,以期让大众明白爱情始终存在于普通生活的每分每刻。  相似文献   

20.
普罗旺斯抒情诗中的骑士爱情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欧中世纪骑士爱情观念最初以普罗旺斯抒情诗为载体产生并发展起来,这类诗歌产生于法国南部地区并由行吟诗人用普罗旺斯地区的方言创作并演唱,其中主要表现骑士的爱情情感和观念。骑士的爱冲破了中世纪的传统观念,使爱情至上,追求和崇敬贵妇人,把爱情与骑士的品格提升相结合,在迷恋神圣精神满足的同时不乏“通奸”和性欲的渴望。骑士爱情观念的产生,是法国南部当时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综合环境中骑士们新欲念得以抒发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